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2021-09-06高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0期
关键词:理论课程思想政治传统文化

高源

[摘要]  为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质量水平,需要从工作创新方面加强重视,在教学的思想观念以及教学的思维模式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为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打下基础。将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对创新理论课程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问题以及融入的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良好推进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136-02

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从教学创新环节加以重视,只有改变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方式,以学生素质培养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能突出课程教学的价值。新的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结合实际课程内容进行有效优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之理论课程有效融合起来,对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有保障,能为实际工作的良好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问题

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为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问题,需要对相应问题明确,针对性解决教学问题。

(一)传统文化融入方式单调

教师在面对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要从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培养方面加强重视,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加以有效融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能力素质,为学生可持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但教师在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候,融入的方式比较单一,没有采用创新的方式,知识點的融入比较僵化,学生难以从整体上领悟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这对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会产生影响。

(二)教学的思想观念僵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和新的教育改革要求紧密结合,这会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传统文化的融入过程中没有从多角度出发进行考量,缺乏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必然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融入传统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价值观构建为目标,如此才能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但从实际教学的现状发现,教师由于没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缺乏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提升[2]。

(三)教师自身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就需要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程和传统文化间的联系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从而才能结合学生学习的特征进行优化设计教学方案。但从实际教学的情况发现,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全面,多数教师的专业背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传统优秀文化专业背景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优秀文化进行联系,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素养培养等方面加强重视,影响了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3]。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停留在文、史、哲课程的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面比较窄,这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的高效化开展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形成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为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将相关的课程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展需要和传统文化融合,而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把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的过程中,有的学校没有对课程内容和方式统筹协调,各教研室组织开展以及交流沟通不畅,使得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的时候存在内容重复以及侧重点不同等现象,并没有将合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措施

为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要解决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传统文化融入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从以下措施的落实方面要充分重视。

(一)创新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方式

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为有效提升传统文化融入的质量,需要教师在融入的方式创新方面加强重视。要能突出学生素质培养的主体地位,要采用专题式的方式进行融入,让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中拿出两个课时,在专题讲授的时候能够和传统文化的知识进行练习,做好知识点的有效融合,形成系统的内容体系,这对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有着积极意义[4]。

如为学生讲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理想信念进行坚定,对学生爱国精神积极培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法律素养有效提升。教师在挖掘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将爱国精神和伦理道德规范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立场以及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把传统文化中朴素唯物主义以及朴素民本思想内容与之相结合,促进学生思考探究。

(二)创新教学思想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理论课程思想政治传统文化
论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未来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