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PDCA 管理在内镜操作人员自身防护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06王维红孙琳寅翁杏花包震飞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院感新入护目镜

王维红,孙琳寅,翁杏花,包震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目前,中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已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各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在此形势下,做好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医院感染至关重要。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内镜操作人员自身防护难度较大。研究显示,应用PDCA 循环模式可有效降低内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2]。本文拟探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PDCA管理在内镜操作人员自身防护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宁波市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共有胃肠镜诊疗室9 间,呼吸内镜诊疗室1 间,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室1 间,每日每间工作时配备1 名医生,1 名护士。实施PDCA 循环管理前,2020 年6 月份随机对诊室操作人员进行自身防护查检135 人次,记录查检情况,分析相关原因,拟定针对性对策并实施PDCA 循环管理。PDCA 循环管理半年后,2020 年12 月再次随机对诊室操作人员进行自身防护查检150 人次,记录查检情况。

1.2 分析原因 (1)数据收集。护士长组织科内质控小组对本中心2020 年6月份诊室操作人员自身防护规范性进行查检,查检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制定内镜洗消规范》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对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操作人员防护要求,并结合本院内镜中心院感管理制度,收集数据,进行整合。(2)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柏拉图法选择主要原因[3]。应用柏拉图对导致防护不规范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80/20原则,找出需要改善的重点因素为:未及时手卫生(32.55%)、未戴面屏/眼罩(32.55%)及未规范穿防护服(15.13%)3项,占比80.23%。(3)运用鱼骨图[4]对防护不规范的3 大因素进行原因分析。护士长组织内镜中心医护人员,采用头脑风暴法与根因分析法找出导致防护不规范的3 大因素的原因,绘制3个鱼骨图,见图1~3。鱼骨图中主要原因为新入科工作人员缺乏相关防护知识;部分人员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思想懈怠;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力度不够;防护用品的缺陷;防护标准更新不及时。

1.3 拟定对策并实施 (1)加强培训和学习。针对新入科内镜操作人员未进行过系统的有关防护知识的培训、相关培训知识未及时更新,制定出3 个实施方案。①对新入科护士加强自身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将操作防护标准列入新入科护士岗前培训内容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②科室业务学习时进行防护相关知识培训;③参加医院组织的相关培训,知晓现阶段疫情防控需要,及时更新相关防护知识。(2)建立健全三级管理体系。院感科虽有监督,但未能实时对内镜中心进行全方面监管,因此未真正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制定了3 个实施方案:①院感科指导下科室设立院感监督岗,该岗位成员由科室院感质控组成员担任,对各诊室的内镜操作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进行监督,及时指出自身防护不到位的医护人员,若有防护不当之处,则令其立即改进。②修改并完善科室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操作人员自身防护查验标准。③每间诊室安装摄像头,对内镜操作人员自身防护进行实时、全方位、全过程监控。(3)完善调整设施和防护装备。①由于部分医护操作人员认为现有的手消液对皮肤有刺激性,手消液放置位置取用不方便,导致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低,手卫生不到位等问题出现。针对此问题,尝试更换不同类型的手消液,选择对手部皮肤耐受好的手消液提供给各诊室使用,调整手消液放置位置,方便取用。②由于操作时的防护服不透气、不合身、不易穿脱等原因,诊室人员操作时间一长,会感觉闷热,不舒适,操作不顺手,导致诊室人员穿戴防护服不规范。针对此问题,根据各诊室操作项目的要求,调整合适的防护服或隔离衣,在院感科指导下定制了可重复消毒的隔离衣,透气、防水,且降低了成本。③由于面罩或护目镜长时间佩戴易起雾,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视野,部分眼罩佩戴舒适度不够,导致一部分操作人员操作时未佩戴护目镜或面罩。针对此问题,选择舒适度较高的面罩类型和护目镜,让工作人员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护用品,在面罩和护目镜表面涂防雾剂,预防面罩和护目镜起雾。(4)建立规范防护的标准。对科室所有护士及前来内镜操作的医生进行规范的自身防护流程培训,此流程参考医院院感科发布的二级防护标准流程,并要求每人考核通过;规范防护的示范照片上墙,用以提醒操作人员。

图2 未戴面屏、眼罩的原因分析

图3 未规范穿防护服的原因分析

2 结果

实施PDCA 循环管理前,查检135人次,自身防护规范81 人次,规范率60.00%;PDCA 循环管理半年后,查检150 人次,自身防护规范138 人次,规范率92.00%;实施前后规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10<0.05)。且制定了新入科医护人员进入内镜操作诊室的标准化流程,见图4。

图4 新入科医护人员进入内镜操作诊室的标准化流程

3 讨论

PDCA管理模式不仅能直观地反映出内镜操作人员的自身防护行为的情况,而且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医院的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巩固防疫成果,保护好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宁波市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运用PDCA 管理模式对内镜操作人员的自身防护行为进行管理,通过柏拉图进行分析,找出最需要改进的不规范行为,即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群策群力,进行根因分析,绘制出鱼骨图,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6 个月的整改,内镜操作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护规范率由60%提高到92%,并制定了新入科医护人员进入内镜操作诊室的标准化流程。

猜你喜欢

院感新入护目镜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显示护目镜裂纹故障分析及改进
平视显示护目镜
你是谁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规范保洁程序 确保院感安全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