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2021-09-06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赵敏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化民众图书馆

文/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赵敏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民众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体系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模块,目前也开始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面向社会民众提供知识传播等服务。这种方式可以较好满足我国社会民众的知识需求,并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但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开展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综合考量多个方面的内容。这种情况也导致部分高校图书馆无法灵活开展社会化服务,最终使得社会化服务很难取得预计的成效,有必要在后续时间里进行全面的探索与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化服务的现状

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高校教育体系已经开始走向大众化,使得高等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全面转变为了“大众教育”。这种转变也使得我国各个高校的教育方针与知识传播方式出现了较大变化。即很多高校开始面向社会环境提供多元化公共教育服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也是其中之一。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地方高校都已经开展了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给社会民众提供知识传播的途径与场所。特别是部分高校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线上平台中,比如微信公众号等,使得社会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得自身所需要的资料,给社会民众获取知识带来了较多便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社会化服务活动还比较初级,提供的文献知识信息也不全面,无法充分满足社会民众的知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社会化服务活动进行综合探讨。通过深入研究,明确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内容存在的具体问题与不足,并能够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二、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里也进行综合分析。第一,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活动缺乏顶层设计的支撑,导致服务内容比较散乱,整体活动也存在不规范之处。第二,当前我国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活动的法律法规还存在明显欠缺,导致图书馆无法得到法律支撑,无法保障服务质量。第三,多数图书馆在拓展社会化服务活动的时候没有融入共享理念,导致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处于割裂和独立的状态,很难形成服务联动,不利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长远发展。第四,较多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时候,没有进行反馈调研工作,使得社会化服务活动的整体质量水平不高。

三、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化服务的改善对策

(一)优化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顶层设计。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要想保证社会化服务取得较好的综合成效,就应该做好这项服务的顶层设计。一方面,高校应该充分明确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战略价值,并在高层会议上进行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专项讨论。在会议开展的过程中,组织者应该积极引入当前我国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政策文件,同时还要结合区域文化事业发展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使得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战略价值变得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开展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建设,从制度层面明确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体制内容、政策导向、服务目标等内容,给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提供较好的制度指引,最终形成完善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这些制度内容的全面实施,高校也可以考虑将顶层设计体系中的制度目标与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并由高校图工委牵头成立专项管理小组,尽快推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规范开展。

图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展示图

(二)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活动开展效果之所以存在较多不足,也跟法律法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后续时间里,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完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比如美国制定的《图书馆法》与《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方案》等。在具体借鉴这些法律法规的时候,也应该关注我国的特殊国情,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使得新建立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在具体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我国可以结合图书馆管理部门和文化部门,明确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还要从法律层面上细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覆盖范围、责任分配、服务规范、收费标准等。通过这些设计,就可以使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活动在进行过程中有法可依,同时各项服务内容的开展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加快社会化服务的改革创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该突破陈旧的理念,实现服务形式的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高校应该秉承以人为本、共享开放等理念,使得图书馆中的知识内容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中实现共享传播。这要求高校摒弃逐利思想,同时还要立足于长远目光看待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积极跟其他高校进行合作联动,最终形成集合多个高校力量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平台。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活动也应该积极拓展互联网渠道,同时还要引入大数据等技术,针对平台用户的阅读习惯和操作规律进行深入剖析与总结,最终测算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平台应该逐步拓展联动范围,能够将其他社会文化教育组织也纳入其中,实现资源、技术、人才的共享,真正突出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平台的功能。

(四)切实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对于各个高校来说,也要在后续时间里积极提升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整体水平,强化社会用户在享受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过程中的综合体验。这要求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服务活动的时候,可以充分关注各个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图书馆开发的网络平台上,拓展用户与平台沟通互动的渠道,征集用户对于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图书馆还要提供用户直接投诉的渠道,具体有电话、邮箱等。通过这些方式,高校图书馆就可以明确用户在享受社会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负面感知内容,以及社会化服务活动可以提升的方向,在后续时间里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使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可以越来越好。

四、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可以给社会民众提供知识传播的渠道,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战略意义。但是鉴于多数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社会化服务还存在一定不足,应该在以后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改善。对于各个高校图书馆来说,应该充分重视社会化服务,并将其当作自身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具体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时候,应该积极利用现代智能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服务在互联网渠道中的延伸。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切实充分明确社会民众对于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感知水平,结合这些反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最终使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得到长远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化民众图书馆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图书馆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去图书馆
第三方高考
圣诞礼物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