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生理学特征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研究

2021-09-06李海涛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武术套路应用

李海涛

摘要:本文结合武术套路项目的特点及训练方式,结合运动生理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武术训练中的生理学特征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与阐述,此外还对运动生理学在武术训练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详细探讨。基于此,对运动生理学在武术套路中的运用方式及注意事项进行详尽的讨论和分析,旨在运用运动生理学的学科知识对武术训练做出详细科学的指导,规范武术套路训练,从而提高武术套路训练的质量和效果,为广大武术教师和武术套路学习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武术套路;运动生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75(2021)12-009-02

武术套路是一项对身体素质中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灵敏要求都较高的体育运动,具有供能方式相互交替、非规律性(非周期性)等特点。为了获得更好的武术套路专项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完成高难度的武术动作,就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而运用运动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对武术训练进行指导,就需要对武术的供能方式、呼吸形式、神经机能和各种反射动作的发力肌群等相关生理学特征及发展规律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与应用。

1武术套路训练中的生理学特征

1.1供能特征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术,源远流长,其中的武术套路可以分为器械、对练、集体表演等。按照套路的演练强度与演练时间可以将武术套路的供能方式分为有氧和无氧两种,例如太极拳的武术套路表演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动作舒缓,是典型的有氧供能方式的武术套路比赛竞技武术套路的表演时间在1分半钟左右,其中包含各种高强度和高难度动作,是典型的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的武术套路。

1.2姿势反射特征

姿势反射,指通过调节全身的肌肉张力,保持或变更身体各部分的位置来完成动作。提高姿势反射的能力,可以直接提高武术套路的演练能力,在包含跳跃腾空、翻转等高难度动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正确掌握并运用姿势反射,有助于掌握武术套路演练的要领,快速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运动技能,减小武术套路演练时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

1.3呼吸特征

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中,也同样讲究呼吸与动作相结合。呼吸形式与动作相结合的运动生理学原理,在武术套路中,一般将其通俗地理解为提气、托气、聚气、沉气这四种方式[1]。

2运动生理学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作用与价值

首先,缺少运动生理学指导的武术套路训练和教学,不仅会导致训练目的盲目、训练效果低下,而且不良的训练负荷与训练模式还会导致训练者受伤。对运动生理学有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并能将运动生理学的知识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武术套路中,可以实现运动生理学对人体体能、专项技能产生高效且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运动生理学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如心率、血乳酸、最大摄氧量等,不仅能帮助监控训练强度和训练效果,还能达到对运动员健康水平、生理缺陷、体能强项、体能消耗等的多维分析与追踪,不仅可以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还能合理地预测运动员的临场状态和恢复时间[2]。

3武術套路训练中运动生理学的运用

3.1供能方式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

武术套路运动中无氧糖酵解供能水平是限制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武术套路是由不同的动作编排而成,一整套套路是一种非周期性间歇运动,单个武术动作的完成属于无氧供能,良好的无氧供能系统能为完成武术套路中的高难度跳跃腾空、翻转类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无氧供能和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也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员取得的成绩和无氧供能系统存在线性关系。

武术全能和太极套路则需要运用有氧供能系统,这类武术套路持续时间较长,对运动员的有氧供能系统提出了一定的需求,不同的武术套路有着不尽相同的强度特征和节奏特征,对供能系统也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在武术套路训练中,应合理地安排三个供能系统在训练中的供能比例,不同的武术套路具有不同的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也拥有不同的供能比例,应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发展磷酸原系统和乳酸供能系统的同时,也应平衡地发展有氧供能系统。进行有氧和无氧训练的结合,增加有氧训练的强度,可以提高整体的训练强度。[3]尤其还要注重磷酸原供能系统的训练,可适当安排冲刺跑或折返跑这种短距离短时的爆发性运动,提高三磷酸腺昔的存储量和合成速度与分解速度,增强氧化还原酶的活性。

3.2姿势反射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

姿势反射与武术套路教学有密切的关系,难度系数越大的武术套路,其高难度动作越多,这些高难度动作,大部分是在人体的非正常状态下完成,而这些高难度动作的完成,则需要掌握姿势反射。姿势反射有三种,分别是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减速反射。

3.2.1状态反射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

状态反射表现为: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当头部扭转或侧倾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4]因此在练习燕式平衡武术套路动作时,可以将头部后仰,加强整个背部的张力,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在提膝平衡武术套路动作时,可将头前向支撑腿另一侧(抬起腿的同侧),加强左臂伸肌的紧张,以维持身体平衡,在做后空翻类动作时,团身将头部充分后仰,加强上下肢和背部腹肌的紧张程度,顺利且流畅地完成后空翻动作。

3.2.2翻正反射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

翻正反射,是指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翻正反射通常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和内耳迷路受到刺激所引起的,从而引起头部位置的翻正。在武术套路中,动作在水平方向进行转体时(例如旋子转体720度),头部的转动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身体躯干的转动,运动中,加大头部和两臂向运动方向左上方的弧线摆动速度,可以提高身体绕人体水平方向的转动能力,此外还要注意头部转动的时机。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在垂直方向进行转体时(例如旋风脚转体720度),头颈部的旋转速度加快可引起身体旋转速度的提高。

3.2.3直线和旋转加减速反射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

直线和旋转加减速运动反射在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着地反射动作中。着地反射的表现是在人体落地的一瞬间,人体上肢张力加强,下肢自然张开,减缓落地震动。在武术套路中的旋风脚接马步类动作中,着地反射的运用能很好地帮助完成此动作。在完成旋转和直线加减速动作后的着地瞬间,上肢保持紧张,两腿自然顺势张开,武术套路表演者则能很好地落地,且保持稳定,加强整个动作的成功率。

3.3呼吸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

3.3.1呼吸形式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

根据目前的运动生理学研究,主要将呼吸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胸廓运动为主导完成的呼吸形式,称之为胸式呼吸另一类是膈肌运动为主完成的呼吸形式,称之为腹式呼吸(武术套路中将其称为沉气)。

在进行武术套路的演练时,应以有利于呼吸形式而又不妨碍运动技术为原则,灵活地切换两种呼吸形式。某些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在需要肩甲带稳定时,此时就应使用腹式呼吸(如倒立等动作),在需要使用腹部稳定身体时,则应使用胸式呼吸(例如腾空飞脚、旋风脚、外摆莲等动作)。

3.3.2呼吸时相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

武术套路表演属于非周期运动,需要特别注意呼吸的时相,即在什么时候呼气什么时候吸气。一般武术套路中的动作涉及两臂后伸、外展、外旋、扩胸、提肩、展体或身体反弓动作时,此时吸气更有利于后续动作的完成。相反,在武术套路动作中涉及两臂前曲内收、内旋、收胸、宫肩、屈体或团身动作时,用呼气则比较顺畅。

3.3.3呼吸节奏与憋气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运用

武术套路属于非周期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呼吸节奏对武术套路不重要。合理運用呼吸节奏对武术套路的演练有显著的帮助[5]。武术中的吸气分为两种:深吸气和浅吸气,武术动作节奏快慢的变化,对吸气快慢也做出了相应要求,武术套路的演练节奏多变,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节奏,因此合理地运用和掌控呼吸节奏,对武术套路的演练会更加得心应手。

武术套路中有一种运气方法叫做屏气(亦称之为聚气),屏气是指在吸气后,短暂地停止呼气,就是运动生理学中所称的憋气,憋气的长短根据单个武术动作的时间而定。憋气在武术中的应用也较为常见,例如在跳跃动作中为了在空中能控制身体保持平衡,延长腾空时间,在吸气后就要快速憋气。另外,在武术套路表演中间歇停顿或断开一个节奏时,一般也采用憋气,如套路中的定式。

4结论

运动员在武术套路中掌握呼吸、供能、姿势反射等相关运动生理学知识,结合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将运动生理学的理论运用到武术套路中,不仅可以提高武术套路教学质量,提高武术套路学习演练的速度,还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武术套路的训练质量,减少受伤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俊卿.呼吸在少儿武术训练中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26:80- 81,84.

[2]刘旭.浅谈运动生理学在足球训练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64(14):165,207.

[3]刘雅媚.试论武术项目供能特点及其训练的科学化[J].湖北体育科技.2004(3):359-361.

[4]唐韶军.合理运用状态反射提高武术动作质量[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49-351,356.

[5]周家宝.浅析武术套路动作节奏的训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武术套路应用
竞艺语境中武术套路的现代意蕴
论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与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NBA赛事与中国武术套路赛事的差异
武术套路之动作节奏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