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医学院校二级系部文化建设探析

2021-09-05涂诗宁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文化建设

涂诗宁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最基础、最广泛的影响。文化对于高校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文化建设对于新时期医学院校特别是二级院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学院校;二级系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30-03

一、医学院校二级系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二级系部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化[1],对师生的影响更加直接、深入,具体可表现为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师生谈心谈话、系部文化活动、各类会议等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对全体师生教职员工有着深远的影响。

1. 有助于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作为医学院校子单位的二级系部,做好文化建设工作不仅是对校园文化的延展与创新,更是对校园文化的反哺。在坚持校训、校风、学风建设的同时,打造自身特色文化,为校园总体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不断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

2. 有助于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医学院校二级系部做好文化建设工作,挖掘学科特色育人元素,如护理学的人文关怀、药学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对实验动物的感恩与尊重、人体解剖学的感恩“无语良师”等,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3. 有助于提升教学科研工作温度。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繁重,但是,教学、科研的过程并不是冷冰冰的,应赋予其温度。做好二级系部文化建设工作,有助于为“生硬”“枯燥”的教学科研工作提升温度。

二、医学院校二级系部文化建设的现状

1. 文化氛围布置缺乏整体性。系部文化氛围布置容易出现缺乏整合、与校园文化融合性低的情况。比如,系部文化墙建设虽然坚持与校园文化同向同行,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不同楼层存在不同风格。这与文化墙分区域招标设计有关,不同的设计公司对于系部文化解读不尽相同,导致有的楼层文化墙建设偏向中国风,有的楼层文化墙建设趋于科技感。

2. 榜样力量发掘不够充分。榜样在力量在群体中的作用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二级系部师生每年均有参加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全国比赛,对于参赛获奖、荣获表彰的师生、团队等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单一,因此,榜样力量并未充分发掘,文化建设的凝聚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 文化活动趋于大流。系部活动容易出现随大流的情况,缺少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活动。以基础医学部为例,文化活动以学校各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子活动居多,比如清明節感恩“无语良师”“两清两锻炼”、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未有整合基础医学部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活动,文化缺少辨识力。

4. 文化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二级系部的文化传播主要面向系部师生乃至全校师生,系部的文化沟通渠道多数还停留在学校官网下设二级单位网站,传播内容较为刻板,网站受众面窄,点击量较低;新媒体传媒较少,且由于人员不足,维护力量有限,未能构建良好的传播格局。

三、医学院校二级系部文化建设对策

(一)文化设施建设

环境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契合文化的环境建设可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承载着转化和促进师生行为动力的功能[1]。建立完善文化设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基础医学部办公教学点在励行楼,主要通过文化展示墙建设营造系部文化氛围。针对前文提到的文化墙建设短板,可在当前尚未制作的空白墙面的文化墙招标中,对中标的设计公司提出文化风格一体化的要求。将当前文化墙按照风格划分,尽量将文化墙风格区域化。比如,楼梯间统一延续前期的中国风,主要以中医药文化、中国古代名家名言等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主楼楼道墙面延续前期科技感较强的风格,以宣传弘扬科学精神为主。制作党建文化墙、设置优秀师生风采展示墙,开辟系部荣誉板块等,定期展示系部所获荣誉和成就。

(二)发挥榜样力量

打造英雄人物的目的是通过选树行为模范,用以引导、规范、激励师生的行为[2]。因此,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除了上述可利用文化墙设置可随时更新的“风采展示墙”板块,还要在宣传途径方面,做到点面结合,一是通过召开系部大会选树榜样、表彰先进,对获得教学、科研竞赛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宣传,邀请优秀教师分享经验;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发挥“传帮带”作用,激发教学科研团队活力;三是开辟优秀教师、先进团队等板块,利用系部官网、宣传手册等媒体长期展示并实时更新相关信息;四是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在QQ群、微信群等载体上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成果,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三)打造品牌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中指出,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内容很多,有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3]。对于医学院校二级系部来说,这也是同样适用的。医学院校二级系部各有专业学科特色,打造独具系部特色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础医学,顾名思义,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有着普及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打造基础医学部品牌活动过程中,要注重面向师生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因此,可以通过打造“健康医学科普节”,面向全校师生乃至校外社区居民、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切实发挥健康医学科普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的重要作用。科普节可包含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发挥基础医学部管理的红十字生命体验馆的场馆功能,让体验对象参与应急救护培训,提高生命安全健康意识,学习基本自救和救护技能;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发挥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实验室、药理实验室、机能实验室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等实验室优势,为师生尤其是学生提供与实验室“零距离”的机会,培养师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敬畏生命、感恩奉献,提升师生医学人文素养;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发挥基础医学部学科优势,组建由各教研室骨干组成的“健康宣讲团”,与校园周边社区共建,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整合传播网络

要结合新时期师生接收信息的习惯,进一步丰富宣传载体,对系部文化进行有效传播。一要结合当下流行的微博、短视频、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特别要开设并维护好系部的微信公众号,采用团队轮流运营维护的模式,定期更新发布系部的通知公告、喜报喜讯、优秀师生风采等,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温度,丰富文化传播渠道,避免出现“僵尸”账号;要发动系部师生,做到每一名师生都是“系部宣传员”。二是制作系部宣传册。通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梳理系部信息,设计制作包括系部简介、教研室简介、教授博士团队、优秀教师风采、特聘专家、教学科研成果等板块,扩大基础医学部影响力。三是对系部宣传品、网站等的传播内容进行筛查并纠错,确保发布的信息与学校、系部的文化相吻合,避免出现原则性错误信息或是负面信息的情况[4]。

(五)建立健全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是基础,是根本。要建立完善系部相关规章制度,既要修订、废止、完善现有相关制度,如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修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新修订系部《印章管理和使用规定》等,更要针对学校各职能部门有关要求,及时制订发布配套规章制度,如《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媒体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实施办法》等,调整系部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等,确保系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落实制度执行情况,开展好相关工作的督查督办,重点督查督办学校重大决策部署、系部重要事项进展、师生关心的难点热点等问题。

(六)坚持“以人为本”

系部的发展离不开师生。因此,系部的工作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做到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系部应注重人文关怀,加对师生员工的关心关爱,营造关系融洽的共事氛围,优化管理,促进发展。一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推进系部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工作,做好办公教学楼的文化氛围布置、绿植养护,要做好实验室、公共区域等的安全卫生工作。还可以利用电梯口等角落,购置桌椅,设置“休息点”“谈话角”,解决师生休息和谈心谈话场所有限问题。二是开辟师生反馈意见通道,如设置系部负责人接待日、开通“主任信箱”、定期走访调研等,推动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烦心事、操心事,增强师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七)加强系办建设

系部办公室的责任就是上传下达、内外联动,办公室人员既要善于当好“总调度员”,又要善于当好“总服务员”[3]。作为系部工作运行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办公室工作要做到“三个心”。一是“耐心”。系部办公室,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在于“服务”,既要为系部全局工作服务到位,又要为系部领导和全体师生服务到位。要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冷静梳理,做到不遗漏、不误事[5]。二是“匠心”。匠人之心,就是要做好细节管理,向细节要质量。系部办公室要起草各类工作计划、总结、报告、会议纪要等材料,也要做好收发、借阅、保管、归档等文件管理工作。三是“责任心”。办公室的工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 张浩. 对加强医学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的研究[J]. 學周刊,2014(31):36-37.

[2] 高昊.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视角下榜样文化建设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2):69-70.

[3] 郭泽邦,张杨,冯劲涛. 加强高校办公室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3):1-4.

[4] 朱岩.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科技视界,2020(09):57-58.

[5] 林春贵. 弘扬“闽东之光”谱写宁德篇章[N]. 闽东日报,2021-03-05(06).

(荐稿人:王玉孝,厦门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文化建设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微信在医学院校医院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