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璞归真”教作文,“千锤百炼”磨作文

2021-09-05王健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返璞归真作文教师

王健

摘 要: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只重开头、形式而忽视内涵的现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教学生“返璞归真”,通过欣赏、再写、修改的教学环节磨作文,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写作的信心。

关键词:教作文 磨作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17

肖培东老师微信公众号“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2020年8月4日)中有一篇题为《这些句子让我们生活在树上》的文章,他面对学生的作文发出了一些感慨:“冰心、史铁生、海子、木心……如果这些名人的经典句子都被用过,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那就引用外国的,偏僻的,知道人甚少的,哲学的,抽象的,最前沿的。或者外国电影里的对白,外国小说封面或封底上的经典……没读过不要紧,放好位置很重要。比如,纪德说‘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句经典,在学生的作文中绽放过多次。哪句被用多了,哪句果断放弃。这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少新鲜的句子。这些句子让我们生活在树上,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不少作文课程所呈现出来的,只是对作文技巧的操练,没有触及作文教学最为核心的部位。”“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去弄什么花样,玩什么技巧,更不是去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

学习的过程是体悟、积累、仿效的过程,也是提升、优化教师指导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教师如何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返璞归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可以通过欣赏、再写、修改的教学环节来“千锤百炼”磨作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一、欣赏,让学生领略文章的精妙

当读到文章中的佳句时,我们常常为之叹服,细细品读,常常能思索出其中的奥妙。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经典例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指导学生提炼“教学资源”。没有反复深入的、真正有收获的课文研读,就不能指导学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和精妙之处。

下面就列举几个经典例子。

例1: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例2: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宋学孟《柳叶儿》

例3:“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例1中一个“闹”字写出蜜蜂的热闹,侧面突出春花的香气,生机盎然。“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更值得我们推敲。例2中一个“抢”字尽显当时人们之饥饿、饥荒程度之重。例3中一个“排”字,表示他给的钱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同时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以遮掩自己被嘲笑的窘态。

优秀的作家,无不是善于用词的能手。在他们的笔下,干瘪的句子生动形象起来。这些文字可谓“一字传神”。通过欣赏经典作品中的精彩用词,学生品读出了名篇中的妙笔生花,体会到这些动词的精妙之处,从而在以后的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中精心选词、用词。

二、再写,让学生取得作文的进步

再写,可以理解为黄厚江老师的“再度写作”,是对同一个题目、同一个立意多次进行写作。我们可以通过再写,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写过的作文尤其是优秀的作文不能轻易扔了,要养成经常阅读自己文章的习惯。

通过再次重写,可在原作的基础上写出新的作文,形成新的构思,新的语言。同样一篇作文《等待》,经过再写,可以取得较大进步。

学生原文:

我一打开房门,客厅黑黑的,皎洁的月光洒在客厅的桌子上,一个大蛋糕,突然有一双苍老的手把蜡烛点燃了。在火光的衬托下,我看到了那个母亲,那个苍老的母亲,她的头发渗出了点点银丝。突然,她让我去许愿吹蜡烛我一下跑到蛋糕旁,许了愿吹了蜡烛,灯开了家人们都出来了,桌上摆着一顿丰富的菜,那晚大家都很开心,并且那晚我才知道拉飞是我的一岁生日礼物。拉飞是纪念了家庭的回忆器。我爱我的家人。那晚我才知道原来爱离我不远只是我没发现。家人的爱是平分的,我爱他们!

爱离我不远,有时只需要静静等待!

学生修改后:

……我的母亲,不善言辞,她不懂怎样用优美华丽的辞藻,不懂什么修辞,可对于孩子的爱却渗透到了每一个细胞。

我,却总爱和母亲顶撞。可她却从不与我置气,她只知全身心地爱我,等待着,等待着我的谅解,等待着我的理解。

她早就习惯,等待我烦闷时的发泄,等待我苦恼时的倾诉,等待我的理解,她并不要求什么,只是耐心的等待。

只是耐心的等待……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同一篇作文题目,同一个主题“母爱”,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再写”,无论从语言还是句式都有了质的飞跃。再写,有助于学生在原文基础上进行的自我提升,形成新的构思,从而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修改,让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

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是:“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和续写;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初中作文教学是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文字传情达意的能力。学生应该具有文字表达能力,如遣词造句的常见技巧、谋篇布局的基本章法、传情达意的基本技能。所以,作为教师,可以分别从用词、句子角度和谋篇布局的角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指导。

学生作文1:和我一同在树荫下的还有一对母子,出于烦躁,我并没有注意那对母子,只知道母亲抱着孩子,手中拿着一片树叶,那样子似乎是在为孩子扇风。这种大热天,连空气都被烘烤得燥热,扇风怎么可能有效果?

例中的“燥热”能否修改得更精彩一點?

学生的答案有“闷热”“干燥”“发烫”等。其中一位同学修改为“融化”一词,十分精彩,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学生作文2:我露出了有些怜悯的表情,好像忘了我也是一样的遭遇;可能是幻觉吧,那个母亲似乎瞟了我一眼,然后转过头去,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片树叶,短暂的休息后,依旧不知疲倦地在那里扇着,汗水顺着她的额头流到脸颊,到脖子,滴到手上。

修改后:流过脸颊,划过脖子,滴到手背。

学生将句子以整齐的句式呈现出来,读起来更通顺,也更有利于抒情达意。

朱光潜指出,在作文构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给它们一个完整的生命的形式。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同样,作文的素材也需要经过加工、整合,从谋篇的角度要求素材之间要搭配好,形成一个好结构。

学生作文3:今天是周五,按照惯例父母应该早就在等我了,这次却连个人影都没有看见。这种大热天就让我在这里等着?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后,迅速地找一片树荫坐下,燥热感并没有退去,反而有愈发增加的感觉,内心烦躁地站起,脚不自觉地跺了起来,汗珠淌进嘴里,很咸,还有些苦涩,不快的心情都写在脸上了。

……

感动之余,才发现那对母子很快地离开了,总感觉她们是特意让我看到的,留下我一个人站在树荫下,望着来往的车辆行人,心情似乎也不是那么坏了, , 。

修改后:又是一滴汗珠滑下,这次,是甜的。

我们都明白汗水不可能是甜的,但增加这样诗意的结尾,让整篇作文的情感得以升华,突出母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对我的影响。正是在谋篇布局方面下功夫,才能反复“磨”出优秀的作文。

总之,作文教学需要教师“返璞归真”,在指导中求证“教”;学生的作文需要“千锤百炼”,在实践中反复“磨”。

参考文献:

[1] 黄厚江《作文课的味道:听黄厚江讲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2] 赵希斌《返璞归真教语文:文本的艺术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猜你喜欢

返璞归真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返璞归真亲切自然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