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墓葬发掘典型器物分期特征

2021-09-05郑晓春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陶罐

【摘要】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典型器物类型丰富、数量颇多,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保护意义,为我们了解河西走廊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本文通过与《张掖甘州黑水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对比研究,浅析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典型器物分期特征,为河西地区汉墓的分期断代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陶罐;陶壶;陶灶;陶案;分期特征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2-193-03

【本文著录格式】郑晓春.浅析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墓葬发掘典型器物分期特征[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2):193-195.

张掖地区目前已发现和配合发掘的汉代墓葬数量较多,但缺乏对典型器物的系统研究和完整资料。本文通过与《张掖甘州黑水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对比研究,以西汉中期偏晚、西汉晚期、王莽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及东汉末期至魏晋四个历史时期为主线,浅析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典型器物分期特征,以飨读者。

一、器物特征

甘州區博物馆馆藏陶器器型丰富、数量众多,现以陶罐、陶壶、陶灶、陶案及陶耳杯为例依次分类详解。

罐:直口或侈口,矮领或矮束领,平沿、圆唇,圆肩或溜肩、鼓腹,下腹内收或斜收,平底。大部分肩、上腹部磨光,肩、腹部施凹弦纹、成组的压印纹或弦断绳纹。根据口、颈部特征的不同分三个类型。

A型:直口,矮直领,方唇或圆唇,圆肩,鼓腹,下腹斜收或内收,平底,一般腹部施绳纹或压印网格纹,部分下腹施有凹弦纹。根据腹部特征的变化分三式。

Ⅰ式:最大腹径位于上腹,近肩部,下腹内收,如标本00542 (图 一,1),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57:1相似。

Ⅱ式:最大腹径较Ⅰ式下移,但仍位于上腹,下腹斜收,如标本00593(图一,2),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10:9相似。

Ⅲ式:最大腹径较Ⅰ式下移至腹中,下腹斜收,如标本00747(图一,3),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99:11相似。

B型:侈口,口较A型小,平沿、卷沿或折沿。短束颈,圆肩,鼓腹,下腹斜收或弧收,平底。大部分肩、腹部施有绳纹。部分压印网格纹。根据腹部特征的变化分三式。

Ⅰ式:圆鼓腹,最大腹径位于腹中,下腹弧收,如00925(图一,4),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23:16相似。

Ⅱ式:圆鼓腹,最大腹径位于上腹部,下腹斜收,如标00231(图一,5),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10:4相似。

Ⅲ式:上腹鼓,下腹斜收,最大腹径位于肩腹部,如标本0072(图一,6),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97:3相似。

C型:侈口,口较大,平沿、卷沿或折沿,短束颈,圆肩,圆鼓腹,下腹斜收或弧收,平底。大部分肩、腹部施有绳纹,部分施有压网格印纹。

Ⅰ式:最大腹径位于腹中,下腹内收,如标本00483(图一,7) ,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30:5相似。

Ⅱ式:最大腹径位于上腹部,下腹斜收,如标本001747(图一,8),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50:3相似。

Ⅲ式:最大腹径位于肩腹部,下腹内收。如标本00678 (图一,9),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99:10相似。

D型:双耳罐。侈口,尖圆唇,束颈,溜肩鼓腹。小平底颈。腹之间有对称的双耳,如标本00924(图一,10),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10:10相似。

壶:部分配套有器盖。多泥质灰陶,少量为泥质黄陶,轮制。大部分肩、上腹对称粘贴模制兽面铺首,部分颈肩及上腹部施有彩绘或凹弦纹。根据器型特征,分为盘口壶和敞口壶两个类型,器型较大,部分特大。

敞口壶:大部分器型较大。敞口,圆唇或方唇,束颈,溜肩或圆肩,鼓腹或圆鼓腹,腹部多对称粘贴兽面铺首,部分衔环。肩、腹部多施凹弦纹。根据口部、底足部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大敞口,圈足底或平底,圈足外撇。部分口、腹部施凹弦纹,根据颈和腹部特征的变化分二式。

Ⅰ式:圆肩,腹近似球形,部分略扁最大径位于腹中部,下腹与圈足结合处外撇明显,如0038(图二,1),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57:3相似。

Ⅱ式:溜肩,鼓腹,最大腹径较Ⅰ式下移,下腹与圈足结合处外撇较明显,如00237(图二,2),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21:2相似。

B型:大敞口,圆肩,鼓腹,下腹内收,小平底,如标本001749(图二,3),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18:1相似。

C型:口微敞,部分近直口,大部分口部有凸棱周,多方唇,长束颈, 圆肩,鼓腹或扁圆腹,假圈足。腹部多对称粘贴兽面铺首。部分口、腹部施凹弦纹。根据腹部及圈足特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假圈足,圈足较矮,圆鼓腹,下腹部与假圈足连接处内收不明显,如标木00776(图二,4),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74:1相似。

Ⅱ式:多棱状高假圈足,微外撇,下腹部与假圈足连接处外折明显,如标本00870 (图二,5),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95:1相似。

盘口壶:大部分配套有器盖。部分器型较大。圆唇或方唇,圆肩或溜肩,鼓腹或圆鼓腹,圈足、假圈足亦或平底。腹部对称粘贴兽面铺首,且部分衔环。肩、腹部施凹弦纹。大部分器身表面施彩绘。根据底部特征可分两个类型。

A型:盘口,圈足,束颈,圆肩或溜肩,鼓腹,腹部对称粘接兽面铺首,部分衔环。根据肩、腹部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两型。

Aa型:溜肩,圆鼓腹,下垂,如标本00940(图二,6),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57:9相似。

Ab型:圆肩,圆鼓腹,圈足,根据腹部特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球形腹,略扁,最大腹径位于腹中偏下,下腹部与圈足外折明显,如标本0028(图二,7),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19:15相似。

Ⅱ式:圆鼓腹,最大腹径位于腹中,下腹部与圈足外折较明显,如标本001736(图二,8) ,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72:4相似。

B型:小盘口,假圈足底或小平底,束颈,圆肩或溜肩,鼓腹或圆鼓腹,部分腹部对称粘接兽面铺首,部分衔环,肩、腹部施凹弦纹,大部分器表饰有彩绘。根据颈部腹部特征不同分为三型。

Ba型: 束颈,溜肩,垂腹,假圈足,如标本1745(图二,9),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57:4相似。

Bb型:束颈,较长,圆肩,圆鼓腹,下腹弧收,矮假圈足,如标本00601(图二,10),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42:10相似。

Bc型:短束颈,溜肩,鼓腹,下腹弧收,呈橄榄球形,小平底,如标本0044(图二,11),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63:4相似。

灶:平面分马蹄形和方形,灶面之上有双釜和三釜之分,极少数为四釜。灶正面有方形灶门,灶门有落地和不落地之分,大部分灶面后端有弧形或方折形后壁,并有圆柱形或者曲尺形烟囱,少部分无后壁。大部分灶面边缘模印三角折线形、菱形网格纹和乳钉纹,灶面之上模印有鱼、禽等动物图案,或瓢、勺、叉、刀、案、耳杯、盘等庖厨图案,少量為素面,部分釜前端有弧状凸棱。根据灶体形状不同分为两个类型。

A型:方形,灶面之上有两釜,正面有方形灶门。大部分釜、灶面分别模制,釜置于火口上,部分釜灶连体。素面。根据有无后壁分为两个类型。

Aa型:有后壁,如标本00679 (图三,1),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57:7相似。长方体船头形,底空,一端正中开一方形灶门,灶台面上前后有一大一小两眼釜口,呈鼓状凸出台面,大釜口台前堆塑三个小乳钉,台面四边以双线夹折线纹钩边,右侧堆塑有四个耳杯和一个长方形盘,台面一端设有灶墙。

Ab型:无后壁, 如标本0095(图三,2),与黑水国汉代墓葬M16:4相似。长方体形,一侧灶体正中开一方形灶门,门眉向上凸出台面,灶台中间有前后一大一小两眼釜口,釜口呈鼓状凸出台面,左右两侧台面贴塑有耳杯、刀鱼、肉等图案。

B型:马蹄形,前方后圆,灶面之上三釜呈“品”字形分布,或为两釜,前后分布。正面有方形灶门,灶门落地或者不落地,大部分灶面后端有弧形后壁及圆柱形矮烟囱,部分无弧形后壁。多数灶面边缘模印有三角形和菱形网格纹,三釜周围模印鱼禽等动物图案,瓢、勺子、叉子、刀、案、耳杯、盘等庖厨图案。釜上一般倒置盆、甑各一个,个别之上倒置盆三个,勺一 般放置在釜内, 数量为一个。根据有无后壁分为三个类型。

Ba型:有弧形后壁。根据釜的数量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灶面上有三釜,呈“品”字形分布,如标本00754 (图三,3),与黑水国汉代墓葬M57:14相似。灶体一侧为弧形,一侧正中下方开一长方形灶口。灶台上设有三个圆形釜口,呈“品”形排列,釜口为鼓状凸出台面,台面周边押印带状棱格纹装饰,在两釜口前台面上,分别有五个乳钉点缀。依弧形灶体上端设有较矮灶墙,墙正中有一凸出的烟道,灶体小巧玲珑。

Ⅱ式:灶面上有两釜,呈前后分布,标本00753 (图三,4),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95:3相似。长方体形,底空,一侧为半弧形,灶墙正中开一长方形火口,灶台上纵向排列有前大后小两个釜口,釜口圆形四周凸鼓,高出台面,沿弧形灶体一端上设较高灶墙,墙面中有一凸出的烟道,通体素面无纹饰。

Bb型:无弧形后壁。根据釜的数量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灶面上有三釜,呈“品”字形分布,如标本00257(图三,5),与黑水国汉代墓葬M25:3相似。马蹄形,一侧灶体正中下方开有一长方形火口,台面上有三个釜口呈“品”形分布,台面四周有押印的棱格纹作装饰。

Ⅱ式:灶面上有两釜,呈前后分布,如标本00898(图三,6),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63:11相似。马蹄形,一端灶体正中开一长方形灶口,台面中部设有前后两个釜口,釜口为鼓状凸出台面。底空。台面前及左右两侧堆塑有刀、勺、碟、盆等器皿和象征食物的乳点,台上无灶墙。

案:圆形案面。案面施凹弦纹波浪纹。根据有无足分为两个类型。

A型:案面下粘接有三短柱状足如标本00981((图四,1),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95:11相似。

B型:无足,如标本00170(图四,2),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99:2相似。

耳杯:泥质灰陶或者 黄陶,模制。杯口椭圆形,敞口,圆唇,浅弧腹,矮实足,模印小平底或无底。口沿两侧对称有牙形耳,耳略低于口沿或者与口沿平齐。少部分耳面施有刻画纹,部分杯内壁施红彩,底施黑彩。根据耳与杯口位置的不同分为两个类型。

A型:杯耳低于杯口。根据杯腹部与底部特征,分为两个类型。

Aa型:杯腹弧收不明显,内底模印小平底,如标本00673(图五,1),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115:15相似。

Ab型:杯腹弧收较明显,内底无小平底,如标本00977(图五,2),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115:9相似。

B型:杯耳与杯口平齐。根据耳杯腹部与底部特征,分为两个类型。

Ba型:杯腹弧收较明显,内底无小平底,如标本001692(图五,3),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96:10相似。

Bb型:杯腹弧收较明显,底有小平底,如标本00895(图五,4),与黑水国汉代墓葬标本M97:18相似。

二、历史分期

《张掖甘州黑水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1]对比总结,A型Ⅰ式罐在西汉中期偏晚、西汉晚期、王莽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及东汉末期至魏晋四个历史时期均有出现,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罐的类型。A型Ⅱ式、B型Ⅱ式罐、C型Ⅰ式和Ⅱ式及D型出现于西汉晚期。A型Ⅲ式罐出现于王莽至东汉早期。B型Ⅰ式罐出现于西汉中期偏晚。B型Ⅲ式罐、C型Ⅱ式罐及C型Ⅲ式罐出现于东汉中晚期及东汉末期至魏晋时期;A型Ⅰ式敞口壶延续至西汉中期偏晚、西汉晚期。之后新出现A型Ⅱ式敞口壶、B型敞口壶。王莽至东汉早期A型敞口壶消失,B型敞口壶仍然流行,新出现C型Ⅰ式敞口壶。东汉中晚期及东汉末期至魏晋时期新出现C型Ⅱ式敞口壶。其他型式壶消失;Aa型方形灶从西汉中期偏晚出现存在至王莽至东汉早期。西汉中期偏晚出现Ab型灶方形灶、Ba型Ⅰ式、Bb型Ⅰ式马蹄形灶。西汉晚期Aa型、Ba型Ⅰ式灶、Bb型Ⅰ式灶仍然流行。王莽至东汉早期Aa型灶、Ab型灶、Ba型式灶、Bb型Ⅰ式灶仍然流行,新出现Bb型Ⅱ式灶。东汉中晚期及东汉末期至魏晋时期灶仅存Ba型Ⅱ式灶Bb型Ⅱ式灶;Ba型和Bb型耳杯时间略早于Aa型、Ab型。东汉中晚期圆案逐渐增多,并成为主流。[2]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典型器物符合以上历史分期特征。

伴随着人类前进的脚步,墓葬出土器物圆满的结束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留给后人的不仅是绚丽多姿、惟妙惟肖的艺术形式,在它背后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另一个轨迹。希望通过以上资料,能让更多的考古爱好者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文明艺术,培养爱国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陈国科,杨谊时,刘兵兵,主编.张掖市黑水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R].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9:84-87.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陈国科,杨谊时,刘兵兵,主编.张掖市黑水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R].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9:92.

作者简介:郑晓春(1978-),女,甘肃兰州,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考古发掘。

猜你喜欢

陶罐
陶罐(外一首)
蛙事
陶罐,盛满谶语
陶罐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神秘的巨石阵
装在陶罐里的春天
不一样的小陶罐
不一样的小陶罐
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