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关于形体教学的理论和研究

2021-09-05张辉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声乐表演声乐教学

【摘要】随着观众的审美需求的变化,观众对声乐表演艺术从单纯的听觉艺术观赏需求逐渐转变为综合听觉、视觉、舞台表现力等多种方面的感官需求的艺术形式,因此就要求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融入对形体的教学,本文将从形体艺术的特点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分析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的作用,最后提炼在日常教学中形体艺术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声乐表演;声乐教学;形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2-048-03

【本文著录格式】张辉.声乐教学中关于形体教学的理论和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2):48-50.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度高教科研重点课题“形体艺术与声乐表演在教学中的有机融合”(项目编号:JGJX2018C24)的结项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及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声乐表演的承载形式发生了变化,借助视频影像等形式突破单一的舞台表演及音频形式;与此同时,观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观众对声乐表演艺术从单纯的听觉艺术观赏需求逐渐转变为综合听觉、视觉、舞台表现力等多种方面的感官需求的艺术形式,因此声乐表演日益需要和声乐演员的形象紧密相连,歌唱者的形体、气质、肢体动作等已经成为表演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声乐的日常教学中,既要求学员具有特色的声乐技巧,也需要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形体表演训练。

一、形体艺术的特点

(一)形体艺术内涵丰富

形体艺术是指表演者运用肢体语言,形象生动表现内心情感、性格气质、所思所想等方面的内涵。形体艺术训练则是指向于提升表演者的增强形体美、气质美及舞台感染力及表现力为目标的训练。最初是起源于芭蕾舞等舞蹈艺术,舞蹈要求表演者具有一定的形体表演及身体素质,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身姿体态及精神气质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美及舞台的掌控力和表现力。

(二)形体艺术训练内容丰富

形体艺术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分为基础形态肢体训练及组合高阶训练,在每一个训练阶段将结合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做定向的形体提升。一般而言在训练初期,首先着眼于学生的柔韧性、灵活度训练,同时要结合纠正不良的体型体态的规范化训练进行,例如快走、跑步、舞步、伸屈、旋转、跳跃等单项训练及组合动作的训练,通过以上训练,提升学生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上肢及下肢肌肉力量,并改善关节灵活度,为进一步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基础形体训练的基础上,要注重综合高阶的舞台训练,可借鉴如舞蹈的训练方式,将节奏律动性、形象性、抒情性融入到舞台训练中去,同时,可借鉴舞蹈表演艺术中一体化的体系逻辑,即训练体系、编导体系、表演体系,三者三位一体融入到形体教学中去。

(三)形体艺术是舞台行动的基础

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以“精”“气”“神”来形容表演者的整体的表演状态,而三者相互独立且相辅相成,强调的是人需要将内在的气韵与外在的形体狀态相统一。这就要求学生及表演者在日常基础的形体训练的基础上,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形体动作构成形体的艺术化表达,而肢体的表达方式是舞台行动的基础,也是声乐表演者舞台表演的重要视觉载体,同时,要用肢体语言将内心的真实情感进行表演出来,更好地诠释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实质。

二、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一)良好形体有助于表演者更好地情感表达

声乐表演者的情感是否饱满,舞台状态是否到位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舞台表演的成功与否,而恰如其分的形体表演可帮助表演者更好地进入表演状态,通过良好的形体艺术表达与表演者的歌声二者相辅相成,将真实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与此同时,也有助于为观众营造立体的、真实的舞台观赏体验。

(二)形体表演细节是声乐表演的关键

细节决定成败,声乐表演也是一样。成功的声乐表演要求表演者具备很强的舞台掌控力,对舞台的驾驭则主要是体现在肢体形体语言,而形体动作需要在日常根据具体的表演场景进行设计,肢体动作要与整体的演唱风格、表演者的身份特质相切合,对每个细节的把控决定了舞台表现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声乐表演的关键之所在。

在日常教学中就需要适当模拟舞台表演的条件和状态,将表演者至于万众瞩目的表演空间内,让可能影响表演的动作及无意识不经意的动作充分来展现出来,通过视频录制等形式来提供评估依据,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学员的形体肢体动作。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表演者与观众互动的肢体动作的设计,通过形体表演正向引导观众的情绪跟随声乐表演的起伏,并且充分考虑到避免引起适得其反舞台效果的肢体动作,在和台下观众形成积极互动响应中缓解舞台紧张情绪。

(三)形体表演为声乐表演注入活力

声乐表演是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除了讲求高超的声乐技巧及个人演唱风格之外,也需要综合高水平自然而然的肢体形体表演,让形体与演唱间互相配合,打造综合的自然天成的表演。同时,就观众的视觉观感而言,除了听觉的感受,越来越来需要视觉及舞台表现效果的形式来增强感官刺激,而多重的欣赏体验也成为现代舞台表演的关键点和创新点。在现场高清大屏的投射下,表演者的眼神、面部姿态、身体心态等被充分地清晰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因此形体表演在很大程度上为声乐表演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形体表演让声乐表演的人物形象更立体

在舞台表演上,表演者需要通过声乐表演传递的是一种情感、一段故事、一种人物形象,而通过结合形体表演及肢体动作,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使得观众更容易达到情感共鸣。例如,需要表现青春活力的歌曲需要表演者结合青春洋溢的肢体动作及服装及舞台效果来进行情感的渲染及表达;再如同一个表演者需要表演者表现压抑的、沉重的情感故事的歌曲,需要在形体动作中确保符合人物形象的心情的肢体动作。因为歌曲中不同的故事及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的不同,也使得需要特定设计的动作不同,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就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声音及肢体语言外向传递情感诉求,不断与观众进行情况沟通,在获得观众的反馈中及时调整形体动作,由此提升舞台表演的感染力和整体舞台效果。

(五)将形体表演引入声乐表演教学的作用

在声乐教学中引入形体表演,可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演激情及欲望,从而更加积极投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了解和学习,由此使课堂内容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其次,为表演者在真实的表演提供预演和模拟的机会,让学生未雨绸缪,在表演模拟中不断发现自身潜在的各种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再次,可以将课堂实践和形体教学相结合,做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三、 在日常教学中,形体艺术实践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掌握正确的体态步法

体态步法在声乐舞台表演中至关重要,也是声乐的基本功,正确的歌唱姿态是保持歌唱技巧的基础之一。在正式的表演中可采取站姿与坐姿两种体态步法,女生表演者一般采取“丁”字站姿,双脚呈现垂直方向接触,其中一只脚跟部靠在另一只脚的脚窝处,两脚脚尖对两斜角,整体姿态成如“丁”字,同时,双手相互紧握至于腹部,身体站直,胳膊微微弯曲。而男生表演者则需选择正步站姿,自然站直,情绪饱滿,积极演唱为基础来展现放松自然的状态。选择坐姿的表演者需要保持身体直立,背部需要避免紧靠座椅。从歌唱的姿态来看,表演者一定要结合歌曲中所要展现的故事及情感氛围来选择步法,假如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是开朗的或者需要表现的是欢乐喜庆的情景氛围,则演唱者可以选择灵活轻快的姿态及步幅;假如歌曲需要表现稳重的人文性格及磅礴大气的环境氛围,则演唱者可以选择克制的、得体的步法来配合歌曲的氛围。

(二)面部表情和眼神要训练到位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面部表情及眼神在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表达的作用。面部表情具体是指除了眼睛之外的面部肌肉所形成的表达情感的行为组合,具体分为以下四种,即喜怒哀乐,而每一种表情皆为传达歌曲情绪的载体之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专项训练,训练演唱者的面部表情与歌曲的旋律、风格及节奏保持自然与统一。

与此同时,注意眼神的训练,所谓“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可见眼部的传神与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舞台表演中也是如此,眼神是表演者用以与观众交流的重要媒介,甚至可以认为眼神是声乐演唱作品的灵魂,有效的、有力的眼神交流才能使表演作品充满感染力。在表演中常用到的眼神训练动作简单概括为“眼球的左右转动、上下转动、顺时针逆时针滚动、远望近看”等提高眼睛的运动活力,从而增强舞台上眼神的表现力。

(三)加强手势动作的训练

在加强肢体动作、面部动作的训练都基础上,也要加强手势动作的训练,在声乐表演中,常用的手势有“引、定、开、合、托、错”几种,例如“引”主要是为了引导观众的视线或者注意力引导到某个具体的位置,并引领观众进入或者想象某个场景。“定”主要是手势立而稳,一般是用来表达坚决而不可侵犯;再如“开”“合”两种动作是相对而言的,表演者需要将双手在身体两侧保持自然打开或者是自然合拢的状态,这两个动作主要用于气息控制。

手势姿势动作可以通过双手的变化、开合变化、屈伸等来表现形体的状态,因此要用好这种“无声的语言”,一定要结合歌曲的内容,搭配得体的手势动作来增强和渲染气氛,提升表演的表现力。同时,也要注意手势动作仅是辅助动作,在表演上需要避免“喧宾夺主”,让观众的注意力仍然聚焦在歌声本身,并保持动作的自然协调。

(四)重视舞台台位训练

在动作的训练的基础上,要注意舞台站位及走位的训练,在舞台上的行动及站位的变化,从而提升舞台的表演的张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对舞台站位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需要重点把握表演者节奏与步伐的统一。如在主持人完成报幕后,演唱者需要带着歌曲情绪走上舞台, 走到舞台中间后一定要站稳、站直,给观众以优雅的台风。在舞台表演中可适当变换走位和位置,同观众形成有效互动。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中,要着重讲解舞台黄金分割点理论,即4:6的舞台比例,在练习中就要基于这一理论进行训练,而避免偏台。同时,要将步伐和音乐节奏充分的统一,掌握好移动和步伐的频率,保持好站立及行走的稳定性,并在训练中摸索转身的时机。

演员在演唱中或歌曲间的间歇时,也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形体状态,眼神一定要集中,表情一定要投入。因为演员在舞台上就是聚光灯的焦点,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观众的关注点,因此演员始终要保持落落大方、自然得体的行为姿态,通过优雅的气质及美好的姿态,给观众留下美好且深刻的舞台印象。尤其是在谢幕环节,观众会对演出及演员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此时此刻,表演者一定要保持好姿态,彬彬有礼地向观众表达诚挚的谢意。

(五)舞步基本功的训练

在演唱中常常需要将演唱和舞蹈相结合,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的舞步基本功开始训练,以此更好形成自己的舞台风格。

芭蕾舞舞步训练可有效培养优雅的气质,将姿态美、线条美、力量美融入到声乐表演中去,可以全方位地锻炼表演者的柔韧性。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节奏感强的音乐来辅助舞蹈的训练。其次,可选练习中国古典舞进行练习,这种舞蹈类型重点强调的“精”“气”“神”等组合的训练,讲求全方位的舞台表现,需要演员充分调动包括面部、眼神、肢体、走位等组合动作,需要演员具有一定的力量和气息控制。最后,可引导表演者学习玛莎格朗姆的现代舞体系,此种舞蹈形式更为强调“收”与“放”。其中“收”,主要是利用腹部收缩产生的力量;而“放”,则强调更为有力的延展。在舞台上进行更有冲击力的表现,而这也对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基本功的要求。

四、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及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声乐表演的承载形式发生了变化,借助视频影像等形式突破单一的舞台表演及音频形式;与此同时,观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观众对声乐表演艺术从单纯的听觉艺术观赏需求逐渐转变为综合听觉、视觉、舞台表现力等多种方面的感官需求的艺术形式,因此声乐表演日益需要和声乐演员的形象紧密相连,歌唱者的形体、气质、肢体动作等已经成为表演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声乐的日常教学中,既要求学员具有特色的声乐技巧,也需要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形体表演训练。本文着重分析了形体艺术的特点,即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丰富的训练内容,同时,又是舞台行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即良好形体有助于表演者更好地情感表达,其次,形体表演细节是声乐表演的关键;同时,形体表演为声乐表演注入活力;最后形体表演让声乐表演的人物形象更立体。最后,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下几点在日常教学中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求表演者必须掌握正确的体态步法,同时要加强面部表情和眼神的训练,并且,一定要加强手势动作的训练;与此同时要综合运用以上的形态动作,并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舞台台位及走位,最后要有侧重地加强舞步基本功的训练,重点介绍了芭蕾舞、中国古典舞及玛莎格朗姆的现代舞体系。

参考文献:

[1]韩洛怡.声乐专业《形体课》教学研究[J].艺术研究,2018,(4):158-159.

[2]杨静.基于普通高校声乐公选课中的形体动作教学探讨[J].音乐创作,2013,(5):189-190.

[3]直爱妩.浅析民族声乐表演形体教学与实践[J].北方音乐,2009,(11):51.

[4]直爱妩.声乐表演学科形体教学刍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3):149-149.

[5]禹魁英.戏曲身段与民族声乐表演——高校民族声乐专业形体训练教学改革[J].艺术评论,2007,(8):72-73.

[6]王江奇,李柏松,王明霞.形体表现--声乐教学急需补上的一课[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1(4):106-107.

[7]刘灵珊.高职类声乐类专业形体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品鉴,2018,000 (06X):P.282-283.

[8]石胜.从舞台表演实践探讨音乐表演形体与舞蹈教学改革 ——以声乐表演方向为例[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5):183-184.

作者简介:张辉(1970-),女,吉林松原,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本科,教师,讲师,舞蹈学。

猜你喜欢

声乐表演声乐教学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表达与技巧运用的完美结合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背景下音乐专业声乐表演中表现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