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音提琴的演奏及其效果提升的路径探讨

2021-09-05王瑶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演奏艺术低音提琴路径探讨

【摘要】低音提琴音色浑厚,音调较低,是管弦乐队里重要的和声基础,低音提琴和其他低音部乐器的有机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乐队的节奏感和起伏乐律,是弓弦乐器重要的类型之一,也是管弦乐队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弦乐比,低音提琴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演奏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对低音提琴的演奏艺术进行描述,从低音提琴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针对如何提高低音提琴演奏效果,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低音提琴;演奏效果;效果提升;演奏艺术;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3-125-03

【本文著录格式】王瑶.低音提琴的演奏及其效果提升的路径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3):125-127.

低音提琴作为西洋弓弦乐器中体积最大的乐器,音调低,在弓弦乐器中具有独特的表演魅力。低音提琴在近现代传入中国,很多人仍缺乏对低音提琴的认知,觉得低音提琴是伴奏乐器,对其独奏能力有所忽视。近年来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喜爱和了解音乐的魅力,喜欢低音提琴的演奏艺术,低音提琴的理论研究、演奏技巧和教学方式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现代演奏家也越来越重视低音提琴演奏效果的提升,本文针对低音提琴的演奏艺术和效果提升进行讨论。

一、低音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低音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

1.制成低音声部

在交响乐队中,低音提琴在低音声部中起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大提琴配合能够稳定低音声部的音响,从而支撑起整个乐队的低音效果,使演奏效果更为鲜明、牢固和深刻,增加表演的魅力和辨识度,充分更加丰富浑厚的层次感。

2.融合各种乐器,让表演更加紧密

低音提琴与弦乐器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音响之间融合效果也较好,与其他乐器的融合不仅能够提高乐器的共鸣性,还能突出各乐器的特色,为听众带来更加优美的体验,作为“黏合剂”,使整个表演更具紧密的效果。

3.增强表演的表现力,提高意境

低音提琴的音色浑厚,意境深远,在实际演奏中实用性强,技法丰富,指板演奏能够表现出更加鲜明的音效,使柔和、朦胧或晦涩的效果表现到极致,形成更大的神秘感或通透感,使整个演奏表演更具丰富感。

(二)低音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

1.基础性的构成乐器

低音提琴的音效较为柔和、深沉且富有弹性,具有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这种特点作为低音声部之一为乐队表演提供重要保障,具有无可撼动的基础地位。大部分交响乐队表演都会应用低音提琴,大型表演中低音提琴发挥关键的作用,成为管弦乐器中流砥柱的构成基础乐器。

2.主导性的低音部乐器

在管弦乐队的低音声部中,低音提琴是先行主导地位的乐器,在听众对交响乐队表演的欣赏过程中,低音和高音都是可直接感受到、最容易听到的清晰的声部,这就要求低音声部更为低沉、浑厚,低音提琴在管弦乐队的低声部乐器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地位。

3.秩序性的平衡乐器

低音乐器在交响乐表演中承担着基本演奏任务,低沉强劲的低音能够帮助整个交响乐表演的平衡进行,维持表演秩序,低音提琴作为低音部中流砥柱的乐器,具有重要的秩序性,使交响乐表演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维持整个表演的平衡和固定。

二、低音提琴在交响乐中的艺术效果

低音提琴在管弦乐队中的魅力被不断发掘和关注,低音提琴在交响乐表演中的艺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域宽广,音色饱满

低音提琴的音域非常豪迈宽广,音色低沉、饱满,为交响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音色,展现出更优美良好的音律体现。作为低音部重要的输出乐器,其与中高音乐器的配合,为表演带来不同的演奏效果。根据不同的演奏需要,低音提琴能够在广阔的音域中选择合适的音律效果。各个音域的转变为听众带来更加丰富的音色输出和情感享受,轻松适应不同的乐曲乐章,给交响乐表演增添柔和的音色润色,提高演奏的艺术效果。

(二)情感丰富,感染多变

越来越多的听众关注并感受着低音提琴的独特魅力,其独特的音色和立体感能够增添表演的感染力,引得听众在演奏过程中为之深深陶醉,在表演时迸发出的情感能够对整个交响乐表演进行升级优化,为观众带来音乐的享受和高雅艺术的熏陶。低音提琴演奏者在表演时的技巧、体态和情感宣泄,为整个交响乐带来更为高端的艺术效果和表演力量,为听众带来震撼的听觉享受。

(三)富有生机,引发思考

通知持弓方式的变化以及指法的转换,低音提琴演奏者在表演中提供不同的音律输出,利用低音提琴广阔的音域带来不同音色的转变。高音演奏选择高音音律,表现出非常高的明亮音色和穿透力,同时带来轻快的音感;中音演奏时通过雄浑的音律表现出极大的情感渲染和稳定的音色;低音演奏时的温柔低沉的音色,与高音的鲜明对比,为演奏带来更多的生命力和情感,引发听众的思考与共情。低音提琴在交响乐的演奏中为乐曲增添无限的生机,传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饱满的情感,让表演更具生命力,让听众沉浸其中。

三、低音提琴演奏效果的影响因素

低音提琴在演奏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音乐的感染力和作用力,加强管弦乐的整体表现力。低音提琴的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演奏的技巧和低音提琴的发音特点,体态平衡也是演奏的重要环节。

(一)音准和换把问题的把握

在具体的管弦乐演奏过程中,弦乐器演奏者在音准方面的掌握非常困难,在实际演奏时,低音提琴演奏家只能凭感觉在演奏时进行正确的换把、在正确的时间换把。由于很多演奏者在換把上的基础操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换把影响了低音提琴的演奏音准[1]。

(二)演奏者体态的把握

低音提琴的演奏需要演奏者保持身体的平衡,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和稳定体态重点,手指力量才能足够按动低音提琴的琴弦至相应纸板,才能有效保障演奏质量。由于低音提琴的形状,弦粗、弦长和体积较大等导致不好控制,需要演奏者更大的左手力量[2]。

(三)表演节奏的把握

节奏感对低音提琴的演奏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节奏感不只要求演奏者准确演奏出乐谱,还要求其在演奏时全身心投入,将低音提琴的音色和魅力彻底展现出来。

四、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

低音提琴在交响乐中的领导作用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具有严格的要求,让低音提琴的演奏与其他乐器协调统一,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发挥出低音提琴的独特魅力,需要演奏者掌握熟练准确的演奏技巧。

(一)正确持弓

低音提琴在演奏时,持弓需打开右手手掌,将弓杆和弓尾箱在手心处安置,呈自然垂直状态,大拇指按压弓杆,食指、中指将琴弓抚住,无名指和小指贴近弓尾箱,若感觉琴弓融为手臂的一部分,则持弓姿势较为标准,运行中,手臂与琴弦垂直,通过大臂来带动小臂,利用手腕和手臂的自然力量拉动琴弓,这样持弓能够使演奏更加自然有力。

(二)正确换把

拇指是低音提琴声音体系的分界线,以拇指为界,音区分为假音区和真音区,跨音区演奏需要演奏者提高注意力。换把时,拇指不发力,大臂带动拇指能够让发出的音色更为自然[3]。在进行换把练习时,不需要刻意持弓训练,在弓弦上进行滑上和滑下的练习,让手臂和手融为一体,练习流畅发音即可。如果不想改变手型,在演奏过程中用不到的手指也要一直放置琴弦之上,如拉弦相似。手指之间要保持固定的有效距离,能够使换把时的低音提琴的音准更加准确、自然。

(三)正确揉弦

揉弦也是重要的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能够有效美化音色、柔和音响、强化情感。揉弦时演奏人员应该上下按压手指、手腕和手臂,使之协调,最主要的是准确把握上下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高音区上下波动幅度更小,频率更快,而低音区则上下波动幅度更大,频率稍慢[4]。

如何通过揉弦使低音提琴的发音效果更加良好,需要演奏者以具体表演乐曲为基础,在充分把握作者情感和作品的创作目的上,把握音乐内容,从而与揉弦结合。揉弦时,演奏者需要放松手臂各关节,手腕避免下凹,要使臂重达到揉弦所用的手指上,食指揉弦时,其他手指要与食指靠近,提高食指的重量,保持松弛并稳定的水平,让力量更加集中且灵活;中指揉弦时,食指中指靠拢;无名指或小指揉弦时,适度抬高食指和中指,让臂重达到无名指和小指上[5]。

五、低音提琴演奏效果提升基础方法

想要提高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首先要重视并加强对基本功的练习,反复练习能够一定程度上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进行完善,从而提升演奏效果。

(一)掌握多种演奏弓法,提高演奏能力

低音提琴有抱拳式和指捏式两种基本持弓方式,因地域和习惯的各不相同,持弓方法和使用也各不相同,在我国,北地多采用抱拳式弓法,南地多采用指捏式持弓,两种持弓方法都各有优势,低音提琴的演奏者应该大量练习,熟练掌握多种弓法,为了演出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弓法。

(二)规范演奏动作,稳定演奏体态

保持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动作是保证低音提琴演奏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想要提升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必须对演奏者的动作和体态进行严格规范。站立式和坐奏式是低音提琴的常见表演姿势,无论哪种姿势,对演奏者保持平稳握琴有着一定要求。在演奏过程中,演奏人员想要让低音提琴发出悦耳优美的旋律,就需要将身体与低音提琴融为一体,让弓体横向垂直于琴弦运动,握琴的手不可以用力过度,演奏人员手腕的灵活性对演奏效果有重要的影响[6]。实际演奏时,演奏人员要合理把控手腕部的力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手腕部分的动作要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一致,手腕力度不可过大,否则会让演奏变得不自然。尤其在演奏短音符时,不可过度夸大演奏人员的手腕动作和力度。

(三)保持自然心态,多听多练多感

由于低音提琴在整个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很多演奏人员在演奏过程中紧绷精神,导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过度紧张反而影响演出质量。在实际演出过程中,低音提琴演奏人员应放松心情,保持自然心态[7],肘部呈现自然下垂状态,使肩颈部肌肉放松,不仅有利于演奏效果的提高,还能有助于演奏人员调整气息,保持体力。在节奏感的培养上,低音提琴的演奏者应多听取别的演奏人员的表演现场,感受别的演奏者的经驗和技巧,增加练习,在练习中提高节奏感。

六、低音提琴演奏效果提升进阶方法

(一)增加与低音提琴演奏者的专业沟通,学习演奏技巧和经验

低音提琴演奏的长期发展阶段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演奏者,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演奏技巧或独具特色的演奏经验。低音提琴演奏者之间可以加大专业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各自优秀的演奏技巧,有助于提高双方的演奏技术[8]。但对别人演奏技巧和经验的学习借鉴不可过度,导致模仿别人,失去自身的特色。演奏人员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吸收别人的经验,帮助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表演风格和技术。

(二)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增加与乐队的配合

目前交响乐室内乐以弦乐为主,低音提琴演奏人员要与乐队其他演奏者进行充分交流,充分领悟和利用各种乐器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结合其他乐器演奏者的表演经验,增加对弦乐乐器的理解,增强乐队团体合作意识,从而让低音提琴更好的融入整体演奏中,为整个表演增加色彩。通过交流,演奏人员更加了解彼此,从而增加乐队表演人员之间的默契,这对提升整个乐队的表演质量和演奏效果都有着巨大的帮助。不同乐器之间的相互补充,不同音色的相互润色,使整个表演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能够增强不同乐器之间的对比和融合,增加表演魅力[9]。

(三)深刻领悟情感,引发观众共情

好的演奏,能够充分表现乐曲的魅力,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所以在演出开始前,低音提琴演奏人员要充分了解作者和作品,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目的、作品的表达方式等,查阅资料,结合作品充分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将自己和作品融为一体,这样演奏出的乐曲才能真正的感动自己、引发共情,在演奏时赋予乐曲蓬勃的生命力,提高表演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素养。同时,优秀的低音提琴演奏者还应该能够将自身扎实的乐理知识、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有机融合,以专业知识为骨架,填充情感的血肉,才能真正提高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10]。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交响乐队的表演中,低音提琴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听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感染力,作为低音乐器的重要构成乐器,在管弦乐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实际演奏中,演奏者应该深入发掘低音乐器的发展潜力,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展示出低音提琴的特色。

參考文献:

[1]王伟.浅谈低音提琴在管弦乐队中的基本作用和艺术效果[J].明日风尚,2020(15):109-110.

[2]郭惠萱.低音提琴演奏技巧“揉弦”的生理、心理机制初探[J].大众文艺,2020(14):120-121.

[3]王希.低音提琴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文艺家,2020(4):172.

[4]王希.如何解决低音提琴演奏音准问题研究[J].艺术品鉴,2020(6):301-302.

[5]杨智皓.低音提琴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文艺家,2020(1):217.

[6]杨智皓.浅析低音提琴演奏课程教学改革设想[J].艺术家,2020(1):109.

[7]陈晓.论中国低音提琴作品钢琴伴奏的节奏把握[J].当代音乐,2019(11):16-17.

[8]王珂. 低音提琴重奏对乐队演奏能力的提升作用[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9.

[9]白瑞峰.浅析低音提琴基础训练与演奏效果的提升[J].戏剧之家,2018(36):75.

[10]田雨春,王君舆.低音提琴演奏舞台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J].黄河之声,2018(18):45.

作者简介:王瑶(1992-),女,河南郑州,广州交响乐团低音提琴演奏员,研究方向为

猜你喜欢

演奏艺术低音提琴路径探讨
浅谈低音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及作用
对称
基层政府主导农村法治发展的路径思考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审视
板胡演奏艺术中的技术运用
钢琴演奏中如何缓解心理紧张情绪
现代小号的演奏艺术分析
论竹笛演奏艺术的“技、韵、情”
低音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