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为例浅析经典重构写作现象

2021-09-05张志伟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普代克克劳狄莎剧

张志伟

经典著作《哈姆莱特》不仅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首,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影响深远,而主人公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更是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哲人对人生与世界进行探究。但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却对莎翁笔下的这一经典悲剧进行了质疑甚至颠覆。他的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从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看,与莎剧丝丝入扣,衔接严密;小说情节与人物关系的终点,正是莎剧情节与人物关系的起点。但是,这部小说在重构经典悲剧《哈姆莱特》的基础上,却传达出了作家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对历史文化以及女性问题的辩证性思考。

一、叙述视角:以女性视角为中心

对比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会发现小说对莎剧重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两者叙述视角的转换。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一部在男性视角下展开的戏剧,王子哈姆莱特是全剧的主人公,整部作品基本都是围绕着哈姆莱特的视角进行叙述,从王子的所见、所闻、所想开始,剧本自始至终都投射着浓厚的男权主义色彩,比如哈姆莱特的经典独白“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就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而王后葛特露在莎剧中却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物形象,她出场的次数很少,在她儿子哈姆莱特的眼中,她更是成了一个“水性杨花”的代名词,一个放纵情欲的象征符号,一个“男性价值坐标系中的符码”。

虽然厄普代克重新挖掘与研究了莎剧采纳的相同的丹麦史料,但他的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却转换了叙述视角,与莎剧的男性视角不同的是,小说围绕王后葛特露这一女性视角展开。在这部小说中,葛特露不再是一个被边缘化的配角,而是占据了整部小说中心的主人公形象,厄普代克从她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女性从少女到女人的31年的感情生活经历,讲述她对男权主义社会的反抗。同时,与莎剧恰恰相反,王子哈姆莱特在厄普代克的笔下却几乎没有正面描写,而是被描绘成了一个不近人情、刚愎自用的小配角。

与莎士比亚的时代不同,厄普代克生活在一个女权运动蓬勃开展,追求多元化价值的后现代社会。所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观念中的男权主义开始不断地被质疑和挑战,取而代之的则是女性对独立解放的追求。于是厄普代克的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以丹麦王后葛特露的生活道路与情感历程为中心线索,实现了关注中心从儿子向母亲、从男性向女性的彻底转换。这种叙述视角的转变不仅可以让读者从多角度辩证地分析人物形象,也反映了作者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对复杂人性,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的关注和思考。

二、人物形象:以王后葛特露为例

在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抛开谋杀这一情节,克劳狄斯似乎是个贤明的国王,葛特露是个高贵的王后,奥菲利娅是个甜蜜可爱的姑娘,波洛涅斯是个虽饶舌但并不邪恶的朝臣,雷欧提斯是个平常的年轻人,而哈姆莱特把他们统统拖向死亡。”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对莎剧《哈姆莱特》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颠覆,并赋予他们新的文化内涵,其中尤以王后葛特露最为突出。

在莎翁的《哈姆莱特》中,王后葛特露始终是一个被作者边缘化的角色,读者对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她是一个屈从情欲,“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的女人,成为一个用于证明女性柔弱善变、水性杨花的卑下性别特质的符号。同时,她也是一个附属品和战利品,在宫廷的利益争夺中,从一个男性的手中被转移到另一个男性的手中。但是在厄普代克的笔下,葛特露不再是莎翁笔下那样一个不堪的形象,她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睿智的、简约的、明智的”女人。小說《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通过描写她从少女到女人的31年的感情生活经历,让读者从作者不同于《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塑造中,体会葛特露人物形象的彻底颠覆。

整部小说由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第一句话都是“国王被激怒了”,三个部分,三个不同的国王—她的父亲和丈夫都将怒火撒到她的头上,而她则始终不变地处于受怒者和被利用者的地位。同时在小说中,葛特露的命运与鸟儿紧密联系在一起,厄普代克三次选择鸟儿作为送给葛特露的礼物,也是运用了隐喻手法来暗示葛特露的生存状态。

但与莎剧中不同的是,她对压迫的事物做出过反抗,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她还是有所尝试。当父亲让她嫁给她不喜欢的霍文迪尔时,葛特露大胆地与父王争辩、斗争;当哈姆莱特忽视她时,她勇敢地与哈姆莱特对峙;当向往已久的爱情来临时,她机智地策划“出逃计划”,敢于和情人约会,追求自己的生活。她不再是寄于别人言论中的一个“沉默的在场者”,而是一个敢为自己的幸福争取自由的进步女性。

当然,不仅是葛特露,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同样在厄普代克的笔下有了颠覆性重塑,每个人都有了与《哈姆莱特》中形象对立的一面,使得莎翁笔下的人物更加饱满,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立体形象。这种颠覆性的形象重塑同样也反映出了厄普代克对莎剧中男权主义的质疑和挑战,让读者不禁反问,在莎剧中没有话语权的王后葛特露真的只会逆来顺受、从不反抗吗?而这种反问不仅体现了作家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也呼唤了更多的人去关注女性的命运和社会地位,促进整个社会进行思想解放。

三、文本意义:经典重构写作现象背后的现实关怀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身处社会边缘的女性发出了为自己的性别立言的呐喊。女权运动蓬勃开展,女权主义学术走进了高等学府的殿堂。身处结构传统价值规范、追求多元化价值的后现代社会,厄普代克自然不可能对女权主义运动漠不关心。无论是叙述视角的转变,还是人物形象的颠覆,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都是作者厄普代克对莎剧的一次大胆挑战:从《哈姆莱特》到《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从男性视角到女性视角,从“卑下性别特质符号的葛特露”到“争取自由的进步女性葛特露”,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厄普代克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对历史传统的辩证性认识,以及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两性关系的现实思考。

同时,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作为经典重构的代表作,反映的不仅是作者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更是体现了作者在经典重构写作现象背后对现实的关怀。我们知道文学与现实密切交织,相互影响,而文学始终都需要解决自身与现实的关系,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作品,都必须介入生活,引导人们发现隐蔽的问题,启迪人们更富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说莎翁的《哈姆莱特》的主题体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哲理思考,那么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则反映了作者对处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命运和地位的人文关怀。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葛特露最后与她为自己选定的爱人在一起了,看似她是得到了解放与自由,但这只是暂时的,她还是没有彻底摆脱被男权主义控制的人生。王后葛特露只是作者厄普代克塑造的一个历史上女性生存状况以及命运的缩影,而在现实社会中,像葛特露一样作为男性附属品而生存的女性更是不计其数,那么女性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独立呢?作者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小说却足以引发读者对这一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反思,启迪人们重视女性问题并着力解决。而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恰恰就是当代文学作家对经典著作重构写作的价值所在。

四、结语

除了叙述视角的转变和人物形象的颠覆,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中值得令人注意的一点是三个部分人物名字的变化:比如女主人公在小说中分别为葛露莎、葛露丝、葛特露,而克劳狄斯的名字分别为冯、冯贡、克劳狄斯,老哈姆莱特又叫霍文迪尔,哈姆莱特又被称为阿姆莱特和哈姆布莱特。这些人名分别是来自不同历史时期流传于世的不同版本的哈姆莱特传说故事或剧本,而这恰恰也像是作者在暗示着读者:哈姆莱特文本并不只有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同样地,对哈姆莱特文本以及人物形象的解读也并不是只有那一个角度。读者阅读时要有独立自主的意识,立足当下解读文本。

当然,经典重构写作现象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原著的文学价值,“经典重构”事实上是当代作家对文学经典的致敬以及启发人们重新关注经典的一种方式,它鼓励人们突破传统认知观念,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读文本,不断赋予文学经典新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使其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普代克克劳狄莎剧
论《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的伪装
浅析《无事生非》的戏剧情境设置
从存在主义焦虑到身份意识的转型——从《恐怖分子》看约翰·厄普代克创作主题的时代顺应
厌恶,抑或同情——重读约翰·厄普代克的女性小说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新时期莎剧的戏曲改编历程述评
“复影”式的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影子
论莎剧复译对本土自然语言资源的吸收——以王宏印汉译《哈姆雷特》为例
莎剧《麦克白》中动物文化词的比喻及汉译
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