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1-09-05王媛
王媛
[摘 要] 本课程根据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素质的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突出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实现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升。
[关 键 词] 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职业技能;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054-02
一、引言
作为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1]。这就需要高职课程要创新课程教学实施方法,提升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建筑力学与结构作为我校建设工程监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何实现该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融通,突出该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
二、建筑力学与结构传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零散繁杂,重点不突出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相较其他建工类专业课而言,其涵盖的知识体系十分广泛,其中就包括了力学部分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以及结构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等相关内容。这在本科教育中是多门专业课、多学期的学习任务量,对于高职教育则要融到一门课、一学期来完成,这就对该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了较高要求[2]。但目前大多数高职教材只是将本科相关内容进行了拼接,教材内容零散繁杂,重点不突出,在知识难度与体量上无法适应高职教学的需求。有的高职高专教材虽考虑了两种教育的不同,但也仅是删除了理论难度大、应用性不强的内容,以及弱化了理论公式推导,从内容顺序上仍延续先全部力学后全部结构的章节模式,使得力学知识在结构中的应用讲解不及时,知识缺乏连贯性,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质性内容也不足。
(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难度大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特点,加之目前进入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文科生,在计算能力及逻辑思维方面都有待加强。而建筑力学与结构又跟数学、物理紧密相关,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这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十分困难[3-4]。同时,由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全面,会忽视该课程在所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学习兴趣也逐步丧失,这使得教师教学时倍感困难,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实践性教学不足
高职教师大多是直接由学生身份转变而来,缺乏企业实践锻炼,在实施教学时,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与取舍,授课内容也更偏理论讲解,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加之该课程内容多、学时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讲解时很难详细讲透每个知识点,给学生消化知识点的时间也不够[5]。教师教法缺乏创新,传统的力学到结构的知识讲解,降低学生对知识应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与动力,针对建设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在本课程中的职业能力培养也很难实现。
三、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重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监理岗位对力学和结构知识的需求,课题组对书本内容进行了甄选,对于学生必须学习且容易掌握的内容进行细讲,而对于一些很难且非必须掌握的内容则少讲或是作为课外拓展延伸知识,如超静定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等。授课内容打破书本固有的章节顺序,以常用的结构构件梁、柱为重点学习对象,形成两条学习主线,将内力分析、应力应变等力学知识与对应的梁、柱结构设计部分進行整合,以更好地实现知识讲授的连贯性以及理论知识应用的及时性。
通过对企业调研以及毕业生调查可知,目前学生对施工图的识读与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而这是建工类专业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专业技能,也是与目前开展的建工类“1+X”证书如建筑工程识图、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考试相关联的重点知识。要对结构施工图进行正确理解与识读,以及判定图纸设计是否合理,离不开一定的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将梁、柱施工图识读知识融入其中,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结构施工图中的配筋从力学角度来理解,也有利于实现 “1+X”证书与专业课程真正意义上的融通,最终完成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高职学生虽然学习能力较弱,基础不牢,但乐于实践,善于动手操作。因此,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1.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对本课程而言,重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6]、任务驱动法[7]、角色扮演法等。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高职院校倡导以及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将本课程分为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受压构件内力计算与结构设计、受弯构件内力计算与结构设计、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四个大项目,其中重点为受压和受弯构件的内力计算与结构设计。对于这两部分,根据知识点的连贯性以及教学的系统化,又进一步按照对结构构件进行“结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结构施工图识读”的教学思路划分成几个子项目来学习。并在授课时,先讲解较容易掌握的受压构件,讲解时可将结构部分涉及的基础知识,如结构设计方法、荷载组合等融入其中,利用简单的结构构件完成学生对结构设计的初步认识,为之后较难掌握的受弯构件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