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05陈香安华平李韦嫦张燕飞
陈香 安华平 李韦嫦 张燕飞
[摘 要] 高职院校团体辅导的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心理学技术带领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教师要不断学习、体验、督导,发展自身的人格水平,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在团体辅导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发挥团体的动力推动团体辅导进程,灵活运用各种团体辅导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040-02
随着社会高质量飞速发展,社会新闻中经常报道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矛盾冲突事件,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化解心理危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大众心理健康水平,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切实维护人民的身心健康。当今大学生面临多重压力,与学业、人际交往、职业发展、恋爱与性等方面相关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悦纳自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减轻压力、化解心理危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帮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择业就业、社交能力中获得更大的成功,拓展生命意义,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1]。团体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学受众面广,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团体互动,体验心理情感过程,增强沟通和交流,在团队中获得支持和力量。虽然团体辅导教学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团体辅导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团体辅导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心理状态不相符,与课堂理论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共性特征,但更多地呈现个性特点,每一届学生的心理总体状况不尽相同,有的教师没有了解学生情况,不能把握团体的特征,没有关注学生的整体心理状态、合作意识、行为习惯,照本宣科地用同一个活动方案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环节无法把握,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贴近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活动中缺少深刻的情感体验。有的教师过多地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不注重发挥学生分享体验和感受的环节,使团体活动变成了体育活动,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游戏的快乐、运动的快乐而不是心理知识的体验和领悟,更谈不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忽视团体辅导中个体的心理现象,不能很好地运用心理学理论领导团队
教师作为主导者往往较多关注团体辅导活动过程,忽略在活动中因个体心理问题而呈现出来的行为现象,如一些学生在团队中出现的退缩、逃避行为,若教师只关注整体活动的进程,就会忽视这部分学生的问题;有的成员在活动中积极性非常高,团队领导者意识到却没有把他们的行为转化为团队的力量,反而因此忽略其他成员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有的成员在活动中因个人特质跟不上整体的节奏,感到被伤害和被抛弃,带领者未能觉察、关注、安抚、修通,学生被动受到二次伤害。如果误用、滥用和盗用团体辅导,不仅会使团体成员蒙受伤害,学习错误的行为,加深其自卑感和挫败感,而且会破坏团体辅导的专业信誉[2]。学生在团辅活动中的各种异常都显示出日常关系的行为模式,需要带领者有敏锐的觉察力和共情能力,抓住时机呈现并修通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个人及团队在活动中共同受益。有的教师在团体辅导中过多站在领导者的角色,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团体成员在团体活动中的关系和互动,没有利用团队中的疗效因子,使团体变得依赖和退缩。
(三)教师缺少系统培训,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团体辅导的方式有团体游戏、团体沙盘、绘画、OH牌、存在主义小组等,由于团体游戏受众广、易操作,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课堂教学和团体游戏的方式,却很少甚至从未涉及使用其他的技术,这与老师的专业背景、长期培训、个人体验有很大的关系。有的教师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用心去学,也得不到有效的心理体验和指导。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体系,还要根据教学的需求不断拓展知识面,掌握心理健康咨詢指导的技术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具备与学生建立关系的能力,提高共情的水平、领导团队的能力,这些能力在课堂上对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团体辅导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明确课程目标,因材施教,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课程教学首先是要进行学情分析,制订课程教学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高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根据心理普测的结果,了解每一位新生心理健康状态。日常心理咨询情况也反映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依据心理健康状态集中研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和团体辅导方式,解决学生目前面临的共性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制定团体辅导的实践教学模块。
团体成员的心理素质存在差异性,一部分是心理素质比较健康的学生,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看到他们的心理资源,另一部分是心理健康素质较弱的学生,特别是在教学中呈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他们融入团体,增强归属感。以某省高职院校为例,近年来从中专及县市职业学校二年级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越来越大,休学退学的学生有所增加,学生来源不同,他们的年龄、成长背景、学习方式和普通高考学生有较大差异,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不一样,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增多,给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增加识别心理危机、了解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内容,把危机干预融入课堂教学和团体辅导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