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力将银隆“装入”控股子公司“序列”外资“抢跑” 财报存异常

2021-09-05王飞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银隆坏账格力电器

王飞

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司法拍卖平台竞拍将控股银隆新能源。格力电器5年前就想并购银隆,如今终于成行。但银隆在这5年中,负面问题缠身,亏损连连。5年前对格力电器并购银隆投下反对票的中小股东们,如今仍不乐见此事成功,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的中小股东表示,“怕格力不来,又怕它乱来。”

在二级市场,格力的“新动作”遭遇“脚投票”,股价创下了2019年以来的新低。同时,据财报显示,格力电器不仅存在业绩滑坡情况,在现金流、应收账款等方面也存在异常。

董明珠用5年时间“终获”银隆

早在5年前,格力电器就计划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拿下银隆,但重组方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今年8月31日午间,格力电器发布的《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公告显示,公司通过司法拍卖以18.28亿元竞得银隆新能源(以下简称“银隆”)30.47%的股权。

据悉,此次拍卖获得的股份来自珠海市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隆投资”)、珠海厚铭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厚铭投资”)、珠海红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恺软件”)。天眼查APP显示,银隆投资的疑似控制人是魏银仓,其是银隆的创始人,如今还在境外;厚铭投资的法人代表是孙国华,银隆原总经理,目前官司缠身;红恺软件的法人代表是韩彦荣。这几家公司和关键人物,都曾是格力电器重大资产重组的主要参与者。

此外,当前的银隆和2016年的银隆已经“判若两人”。在2016年,格力在计划以交易对价130亿元、收购银隆100%股权的發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预案中列示:“珠海银隆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4770.54万元、386185.79万元及248417.4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6577.61万元、41602.08万元及37727.68万元。过去两年,标的公司处于业绩爆发增长期,波动较大。”而且,银隆股东银通投资集团(当时法人代表为孙国华)、厚铭投资、红恺软件等承诺,银隆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实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2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

然而,去年银隆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3.25亿元和-6.88亿元,今年前七个月,则分别为10.58亿元和-7.63亿元。这和公司当初预计的高增长完全相悖。据记者测算,当初值130亿元的银隆现在股权总值约60亿元,缩水53.85%。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2016年因为重组方案未获通过而怒怼股东的那句“格力没有亏待你们。”如今反而证明了格力股东当初投出反对票的正确性。

但格力电器此次拍得银隆30.47%的股份,董明珠也将其持有银隆的17.46%股权的表决权委托交予格力,格力电器合计控制银隆的股份占比达到47.93%,银隆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同时,记者注意到,年初至8月31日,格力电器与银隆新能源、董明珠及其关联方(包括与该关联人受同一主体控制的其他关联人)累计已发生的各类关联交易的总金额为5.43亿元。

董明珠在2016年希望做到的事情,终于在5年后得以实现。

市场反应冷淡 中小股东再表担忧

对于格力电器成功拿下银隆一事,市场的反应并不积极。格力发布上述公告当日,格力电器股价盘中最低报40.30元/股,创下了2019年以来的新低,同时截至收盘,其市值首次被排在第三位的海尔智家反超。

对此,部分持有格力电器的中小投资者向《红周刊》记者坦言,“我们担心的是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就是既希望格力能够多元化找到新的增长点,但又担心盲目的多元化造成更大的损失。如同造手机一样,就属于‘虎头蛇尾。”

而《红周刊》记者注意到,格力电器的部分大股东正遭遇更大损失,高瓴就是其中之一。据格力电器公告显示,2019年12月2日,珠海明骏以46.17元/股的价格拿到格力电器9.02亿流通股,涉及金额约416亿元。珠海明骏属于高瓴。如今,珠海明骏持有格力电器的股份数量并未发生变化,但截至9月1日的数据显示,珠海明骏持有市值缩水约40亿元。据《红周刊》记者测算,即使剔除格力电器2019年和2020年的分红(每股1.2元和每股3元),珠海明骏仍处于浮亏状态,规模约为两亿元。

更重要的是,目前珠海明骏持有格力电器的股份中,有7.22亿股被质押,占比80%,平仓价为45.00元/股(平仓价=质押时股价×质押比率%×(1+融资成本%)×平仓线%)。也就是说,高瓴已经遭遇平仓风险。

外资提前“逃离” 格力财报存隐忧

实际上,外资早已开始“逃离”格力电器。据格力电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外资还在加仓,如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累计增持0.34亿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0.71%。但进入今年下半场,外资开始整体减仓格力电器。以北上资金为例,在今年6月末,北上资金累计持有格力电器10.25亿股,但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北上资金持股已降至9.38亿股,减仓幅度接近10%。

而据深交所官网显示,在今年7月1日,外资合计持有格力电器的比例为25.10%,同时这也为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之后,这一数据持续下滑,至8月19日,已降至24.18%。至8月20日,更是降至24%的“预披露线”以下。也就是说,格力电器已滑出外资“团宠股”名单。

与此同时,《红周刊》记者还注意到,从时间节点来看,格力电器发布今年上半年财报的日期是8月22日晚间(周日),与格力电器“失宠”于外资的时间仅隔一个交易日。这或许意味着,外资对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有所担忧。而据格力电器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0.11亿元和94.57亿元,均未回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格力电器不仅业绩滑坡明显,同时其现金流、应收账款等关键指标,与收到监管问询函且同属家电行业的奥马电器均有相似之处。

猜你喜欢

银隆坏账格力电器
拿下银隆,董明珠为荣誉而战?
怎么看待美的集团业绩预告
珠海银隆会成为“汽车版乐视”吗?
格力电器未来十年内在价值大探
银隆债务罗生门
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格力电器开板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
浅析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