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都区葡萄提质增效技术总结

2021-09-05邓丽芬

果农之友 2021年8期
关键词:拉丝横梁间距

邓丽芬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葡萄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有栽培面积3870亩,葡萄作为莲都水果产业的补充,果品供应当地及周边城市,深受大众青睐。莲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20年开始实施“葡萄提质增效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全区葡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劳动成本下降,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基地总产值776万元,亩产值27 049元;示范推广基地总产值3324万元,亩均纯收益达到8457元,经济效益显著,有效稳固了莲都区的葡萄产业,为促进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和带领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现对推广实施的技术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更有效地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1 调整优化葡萄品种结构

1.1 品种选择

阳光玫瑰系晚熟品种,糖度较高,香味浓郁,贮运性强,经济效益高。将原有的部分夏黑品种改种阳光玫瑰(图1),形成了早熟夏黑、中熟巨峰、晚熟阳光玫瑰为主的搭配格局,葡萄供应期从原来的7—8月延长至7—10月。

1.2 防治病毒病

采取新种植嫁接苗进行改种,避免连作导致葡萄的病毒病发生,首先进行土壤翻耕并使用生石灰消毒。次年3月初,选择嫁接过的阳光玫瑰苗,按3米×6 米的株行距定植,嫁接苗要保留约20 厘米的健康根系,定植前先用清水浸泡2小时,再用辛硫磷1000倍和百菌清1000倍混合液浸泡2小时。在栽植垄中心线挖宽、深各50 厘米的栽植坑,从别处移来没有种植过葡萄的新耕作层熟土回填。经观察采用此方法种植的葡萄株没有发生病毒病。

2 因地制宜,选用合适架式避雨栽培

2.1 平原地块推广“V”形水平架避雨栽培

在平原地块搭建“V”形水平架。每畦中间按照4米间距立水泥立柱,两头边柱须向外倾斜30°左右并牵引锚石。每根柱上离地面1.7米处架2.2 米长一分为二的毛竹横梁或镀锌钢管,从横梁中心向外20、60、100 厘米处各钻一个孔,用于拉丝。离地面1.55 米处立柱两边各布一条拉丝,横梁两边各布3条拉丝,从横梁孔中穿过或扎在横梁拉丝上,直向拉丝共8条。并将原来种植的巨峰葡萄双十字“V”形架改为“V”形水平架,改变了新梢生长过旺的现象,减少了抹梢控芽等人工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2.2 山地地块推广山地简易棚架式避雨栽培(图2)

(1)宽度≥8米的地块采用纵向分割的方式将地块分割为若干个长×宽为8×2.5米的畦。每畦中间按照4米间距立水泥立柱,可将间距缩短至3米,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两头边柱须向外倾斜30°左右,并牵引锚石。钻孔及拉丝方式可参考“V”形水平架。

(2)水平带宽度6~8米的地块,根据地块的走向搭架两排平行于地块边界的简易避雨棚。根据水平带的弧度立水泥柱,间距可调整为3~4米,两头边柱要向外倾斜30°左右并牵引锚石。两个单元中间的水泥柱需根据两个单元避雨棚之间形成的角度做小角度的旋转,每根柱上离地面1.7 米处架2.2 米长一分为二的毛竹横梁或镀锌钢管,钻孔及拉丝方式等参考“V”形水平架。

(3)宽度3~5米或更窄的地块,简易避雨棚改为一排,外侧留出足够空间用于农事操作,其余操作参考水平带宽度6~8米地块的搭建方式。

3 采用省力化管理技术,节省人工费用

3.1 短梢修剪

冬季修剪时根据结果母枝粗细保留双芽或单芽。采用短梢修剪后,抹芽时只需抹去主蔓和主干上的萌芽即可,既减少了人工投入,又能够使结果母枝萌发新梢。等新梢生长至2~3叶时进行第 1次摘心,促进花序拉长。花上副梢留1叶摘心,花下副梢全部抹除,再等新梢长至10~11叶时进行第2次摘心,有利于开花坐果和花芽分化。短梢修剪后相比较中梢修剪亩均可节约萌芽后抹芽人工1个。

3.2 控制种植密度

对原有的密植园采取隔株隔年的方式进行间伐,行距2.5~3.0米保持不变,株距由原来的0.8~1.5米间伐后扩大至3~4米,稀植后密度为 60~70株/亩。间伐的同时进行架形改造,葡萄采收后在树上对称选取2条较直且分布均匀的一年生枝条,引缚新梢倾斜向上生长培养成主蔓,将2条主蔓沿行向水平对称绑缚成一字架形,相邻树间主蔓交接。密植园改稀后,密植园产量没有降低,且亩均用工减少2个。葡萄植株主干增粗显著,树势生长平衡,新梢节间缩短,提高了坐果率,果实穗质量增加、着色好,且葡萄园管理操作方便,通透性好。

3.3 铺设防草布

在种植园内按照500米2/亩的标准铺设普通防草布,只留出葡萄根部少量区域。测算得出铺设防草布将每亩除草人工由5个降为1个,节约人工成本720元,防草布的成本为100元,节约成本86%。

4 科学管理土肥水,节省肥料

4.1 科学施肥

根据葡萄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的性质来施肥,遵循“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在充分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满足葡萄生长各个阶段的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葡萄采收后施用基肥,按照每亩1000千克的标准,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加入一些速效性化肥,如硝酸铵、尿素和过磷酸钙、硫酸钾等;果实膨大期施氮、磷肥,每亩施用复合肥30千克,在植株两侧50厘米左右开沟施用;第二次追肥在着色初期进行,以钾、磷肥为主,每亩施用钾肥25千克,复合肥5千克。同时注意花期施用适量硼肥,并根据情况适量补充铁、锰、镁等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肥料。

4.2 节水灌溉

根据葡萄生长的实际情况采用阶段性的水分管理措施。在第1次萌芽之后灌溉,一次性灌足;在开花前7天进行第2次灌水。在果实膨大期进行第3次灌水,该时期必须保证土壤湿润。经过这种水分管理措施,有效防止了因为水分不足而出现的裂果问题。

4.3 肥水同灌

按照滴灌管带间距2.5米,沿葡萄栽培方向布置,滴灌管滴头间距 0.4 米的方式安装,肥料使用情况见表1。

通过肥水同灌每亩可节约人工1.5个,同时亩均节约化肥80元,共节约人工和化肥投入350元/亩(图3)。

5 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控,农药减量

5.1 农业防治

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很重要,将果园内枯枝落叶落果清理后进行深埋或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清园后全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减少病虫过冬基数。

5.2 物理防治

按照每30亩一盏的密度安装黑光灯,4 月上旬开灯,集中诱杀金龟子、甜菜夜蛾、桃蛀螟等害虫;按照每行间隔5米悬挂黄板,4月上旬开始悬挂,悬挂40张/亩,隔2个月更换一次,黄板悬挂在棚架的铁线架下,底部距地面约 1.5 米,可以诱杀果食蝇、叶蝉、粉虱等害虫;使用简易诱虫瓶每行隔3米悬挂一个,可有效减轻果蝇等病虫危害。简易诱虫瓶制作可将可乐瓶剪开为杯状容器,也可使用玻璃罐或其他容器,再将商品性差的葡萄榨成葡萄汁并稀释,将葡萄汁倒入杯状容器,不用添加農药;在葡萄果实硬核期开始套袋,套袋前进行疏果、去除病果、畸形果,再打一次药剂,预防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粉蚧等病虫害。

5.3 化学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发生动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控浓度、使用次数及安全间隔期,并采用高压细雾的器械喷药,抓住防治适期,选准药剂,对症下药。

(作者联系电话:13957081687)

猜你喜欢

拉丝横梁间距
平静地接受结束
调整图标间距让桌面布局更个性
调整图标间距让桌面布局更个性
160 km/h动力车构架横梁组成制造工艺研究
碳素钢丝生产中的氧化皮去除
钢丝生产中的硬质合金拉丝模
钢丝生产概述
冷拉拔珠光体钢丝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算距离
龙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