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条
2021-09-05靳艳妮
靳艳妮
语文交际课上,我们在热烈讨论班干部轮流制。大家正聊得激情澎湃时,一名女生突然拿了一张纸条跑上讲台说:“老师,小五上课写纸条,根本不聽课!”
我有点扫兴又有些气愤地拆开两指宽的纸条,仔细看着上面不算娟秀却方正的铅笔字,忍不住读出来:“七班人,七班魂,七班都是人上人;左手北大,右手清华,手拿板砖,哪班不服,给他一砖。”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哄笑声。
我继续笑着说:“前半部分写得积极向上,充满正气,后半部分怎么就变味了,满是挑衅打斗,好像我们七班都是爱打架的小混混。小五,你下课后好好修改后半部分,正好可以作为班级口号!”小五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嘴角还露出几丝笑意,我猜他心里一定美着呢。
临出教室时,我又补充道:“你也可以请同学们一起构思,写出最完美的宣传语,相信大家都愿意帮忙,对吗?”孩子们兴奋地喊着:“愿意!”真没想到,一张小纸条竟然能燃起学生的热情,激发他们创作的动力,我很期待后面的结果。
午餐时间到了,直到我给孩子们打完餐,小五还没写完。我着急地说:“小五,吃完饭再写。”小五站起身来,弓着腰,手里拿着笔顾不上看我:“老师,马上就改好了。”我还没来得及接话,一个班干部关切地说:“小五,先吃饭吧,吃完了,我们大家一起想,一定会帮你想出好主意。”其他同学也跟着附和:“是啊,吃完饭,一起想。”可小五还是埋着头继续写。
这时,“检举”小五的女同桌站起来,拿起小五的碗筷,主动帮他打了餐,并将饭菜放在他的桌上,可小五还是不肯吃。我立即下令:“赶紧吃饭,喂饱了肚子,脑子才会转起来。”小五这才加入了我们的干饭队伍。
不一会儿,很多学生吃完了饭,围在小五身边,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好了,你们先出去活动,让小五安安静静吃完饭再说。”我提醒大家。几个男孩拿着纸条,依然边走边讨论着。看到这一幕,我真心为他们骄傲。
吃完饭的小五似乎有了力气,或者来了灵感,放下碗筷飞奔回座位,拿起笔沙沙地写起来。好多学生又围到他身边,激烈地讨论着……孩子们的这份担当,这份纯真,这份友好,这份善良,深深触动着我。
中午上课前,我回办公室拿教材,小五和几个男生一起兴冲冲地跟过来:“老师,小五写好了,您看行不行。”我接过纸条一看,内容如下:
我们七班有力量
春风吹,战鼓擂,我们七班怕过谁;
劳动争先,品行不凡,
智慧无穷,潜能无限,
努力拼搏永向前!
七班人,七班魂,七班都是人上人;
左手牵北大,右手携清华,
壮志凌云多豪迈!
七色花,向阳开,根红苗正谁不爱;
茁壮成长,吐露芬芳,
爱家爱国——创造未来,
我们都是中华好儿郎,好儿郎!
阳光正气,合辙押韵。可是,怎么不是小五的笔迹?我皱起了眉头。
机灵的小高说:“小五写好后,觉得自己的字太潦草,我们就请班长抄了一份,老师您看,这是原稿。”这回我满意了,乐呵呵地说:“不错,可以当作班级口号。”小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几个男生击掌欢呼。
上课时,我将纸条上的新内容读给学生听,他们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夸小五有才。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小五,此时却羞涩得像一个小女生。我灵机一动,将这个话题作为习作素材,开启学生不一样的文字之旅。(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西安路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