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能力 改掉坏习惯

2021-09-05陈秀芝史可卿

新班主任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川心情教室

陈秀芝 史可卿

案例描述

高二学生小川,不爱学习,成绩差,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抄作业或者干脆不交作业,上自习课讲话,曾经因不想读书休学两个多月。有一次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做专注力练习,教室里鸦雀无声。突然,教室的角落传出叽叽咕咕的声音,又是小川同学。老师很生气,批评了他,并罚站两节课。小川同学不服,当场狡辩,说自己没讲话,不承认影响到其他同学……班主任把他叫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让心理老师与他谈谈。

解决过程

师:小川,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麻烦?

(小川不语。)

师:你们老师把你带来,是希望我可以帮助你,但这需要我们共同协作。我猜想你此刻很生气,可能认为老师故意针对你,对老师很反感。

(猜想他的心情,并与他站在同一边,而不是说教。)

小川:我只是跟同桌讲了一两句话,而且声音非常小,凭什么说我影响别人?

师:我听出了你的委屈,觉得老师有些小题大做,冤枉你了,是吗?

(老师顺应他的思路表示出同理心,倾听他在乎的、需要的,引导他充分表达出负面情绪,只有情绪出来了,能量才会聚焦于解决问题。但是,老师的接纳不等于认同,站边不等于赞同,同理不等于同意!)

师:如果没有发生今天的事,你的状况和心情会有什么不同?

(用假设提问,憧憬好的状况。)

小川:如果不是这个老师,我的心情会很好。

师:是什么力量支撑你面对这件糟心的事时,没有跟老师吵得更厉害,或者干脆不读书。

(寻找支持力量)

小川:我爸爸希望我能读完高中,也希望我在学校不再惹事。

师:原来你的爸爸给予你支持的力量,能多说说你的爸爸吗?

(老师的重复表示强调,并希望学生继续说下去,这种支持的力量是焦点解决法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小川:我的爸爸和叔叔在外地做事,他希望我能念完高中,然后上大学,即使上的大学一般,起码可以到他们公司当话务员。

师:所以,你愿意听爸爸的建议,念完高中,继续上大学,或者去公司工作。话务员是类似于业务员,跟人打交道吗?

小川:是的。

(此时,老师乘机与他探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的一些基本要素。老师仍然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回答,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然后继续下一个环节的交流——目标导向。)

师:你觉得自己目前已经具备多少这样的能力?用0~10分来衡量,10分表示完全具备,0分表示完全不具备。

小川:3分吧。

师:你觉得要几分才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

小川:8分。

师:想想你因为哪些能力或者优势得到的3分?

(用量尺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差距,但重点是引导学生看到这3分的能力,而不是强调5分的差距。)

小川:我性格外向,跟同学关系比较好,我感觉我适合做这样的工作。

师:你认为怎么做可以进步0.5分或者1分?

(进步需要一点一点来,小的改变将为大的改变奠定基础,最后可以促进整体的改变。注意不要直接问相差5分怎么办,这会让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

(小川认真地思考,老师耐心等待。)

小川:像今天这样的情况,我可以私下跟老师沟通,表明我的想法。我的确说话了,虽然声音很小,但老师肯定听到了,所以也对同学造成了一定影响。

(小川明白了当着同学的面和老师直接冲突不妥,觉得应该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想。)

师:你分析得真好!老师觉得你现在已经有3.5分甚至更高的能力了。说说过去的成功经历,借鉴一下,或许可以让你再进步一点。

(真诚地赞美,引导开启更多的可能性。)

小川:我以前成绩很好,上小学和初一时经常是班上前三名。

师:真好,那是怎么做到的?

(继续肯定他。)

小川:其实也不怎么听课,但还是会看书和做作业。

师:你的学习能力肯定很强。接下来的高中生活,你觉得自己要怎么做才能保证顺利毕业,考上大学呢?

(这时不再追问为什么学习不好,聚焦解决之法而非聚焦问题就是强化能力、优势、资源、目标,强调已拥有的,主动的、积极的一面,而不是关注过去不好的经历。老师的提问就像一束手电筒的光照亮未来,让他看到问题背后的目标。)

小川:不顶撞老师,多看看书,或者练字,听一听能听懂的课。

师:非常好。现在想想,是不是又离目标更近了一步?

小川:是的。

师:你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个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大?用百分数表示,100%表示绝对可以实现,0%表示完全不可能。

小川:80%以上。

(老师再一次肯定他,并表示相信他可以继续进步,最终实现目标。谈话结束,小川带着愉悦的心情回教室了。)

理论支持

“焦点解决法”在心理学上称“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技术,是后现代主义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治疗模式。它的核心理念在于相信每个人是独特的,有资源和潜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存在于自身的经验中,他们是最了解自己状况的人。在谈话过程中紧扣未来导向、解决问题导向的积极观点,而不是局限于探求原因或问题取向。重视来访者对事件的解释,以及在事件中采取的反应和行动。行动与问题、目标是相互循环的,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观点去改变行为,从而接近目标。

后记

班主任反馈,小川回教室后主动找老师承认了错误,并接受了罚站两节课的惩罚。在后来一段时间里,小川的学习态度变得积极了,更有动力,也更有活力,上课讲话的习惯也在慢慢改变。

其实,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在以尊重、同理、肯定为前提的交流中,他们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在愉悦的心情中重新认识自己。

青少年正处于发展变化阶段,可能会犯错,但一定有成功的经历。我们应该引导他发现这种成功背后的行为,肯定、鼓励他,将希望传达给他,一起探索更多可能的行为,促发好状况的出现,从而降低问题出现的频率,能自我觉察情感,调节情绪,最终实现目标。

(作者单位:陈秀芝,湖北省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史可卿,湖北省云梦县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小川心情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热闹”的动物医院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天天有个好心情
心情
稚趣心情
聆听幸福
宝宝包包
宝宝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