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过敏中药的活性物质研究及临床应用

2021-09-04余学英吴子龙陈芳常明泉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十堰44000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十堰44000

中南药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中药

余学英,吴子龙,陈芳,常明泉*(.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十堰 44000;.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000)

变态反应也称为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的皮肤瘙痒红肿、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属于变态反应,根据其免疫机制可分为Ⅰ~Ⅳ型[1],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变态反应及其药理机制的研究更加深入。长期以来,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发现了多种具有抗变态反应的食用和药用植物,虽然对这些天然植物中的活性物质的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对它们的药效学研究揭示了部分作用原理[2-3]。本文围绕抗过敏中药活性物质的提取、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 抗过敏中药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研究

常用抗过敏中药见表1。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是苦参中的主要抗过敏活性物质,目前,对苦参的提取工艺改进主要是优化提取效率、提高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转移率[4-6]。煎煮法、浸渍法是传统溶剂提取法,微波、超声波、超临界、树脂吸附提取法是近年探索应用较多的一些提取方法,这些提取方法各有其特点:浸渍法对活性物质的破坏最少,树脂吸附法可选择性地分离苦参碱与杂质,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属于绿色提取技术,可大幅度提高苦参的提取效率[7]。对蛇床子挥发油提取,采用挥发油提取器蒸馏装置提取效果最好。蛇床子原料的产地不同,所提取的挥发油质量具有较大差异[8]。有研究采用3 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荆芥挥发油,结果发现其含量、性状具有明显差异,冷浸法提取的荆芥挥发油含量最高,为油状浸膏;超声法提取的荆芥挥发油含量次之,为黄绿色油状浸膏;蒸馏法提取荆芥挥发油得油率最低,为淡黄色油状液体[9-10]。应用HPLC-ELSD 法[11]对来自国内8 省不同产地地肤子皂苷Ⅰc 的含量进行比较,虽然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但不同海拔、纬度种植品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以陕西、吉林、山东3 省最优。

表1 常用抗过敏中药Tab 1 Common antiallergic herbs

2 抗过敏中药活性物质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中药抗过敏具有多环节、多效应、双向调节、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黄芩中主要抗过敏活性物质为黄芩苷,其他活性物质包括黄芩素及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抗过敏、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多重药理作用[12]。黄芩苷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口服吸收难,但外用效果较好。地肤子醇提物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抑制组胺的释放,同时也能拮抗由5-羟色胺(5-HT)导致的豚鼠回肠收缩,其总皂苷对Ⅰ型、Ⅳ型变态反应能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抑制组胺释放的作用要强于5-HT 导致的豚鼠回肠收缩;醇提时乙醇浓度增加,地肤子总皂苷含量相对提高,但其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随之增强[13]。有研究显示不同浓度木犀草素对β-Hex和重组人TNF-α蛋白的释放呈剂量依赖性,随着木犀草素浓度的增加,蛋白激酶B 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木犀草素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 信号途径抑制大鼠嗜碱性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从而抑制过敏反应[14]。在致敏大鼠动物气道炎症反应中病理变化主要特征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B 细胞浸润引起的呼吸道过度分泌黏液、水肿、痉挛、EPI 脱落,研究发现苜蓿素5 mg·kg-1和10 mg·kg-1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中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对过敏介质组胺产生显著的拮抗作用,抑制气道炎症,消除症状[15]。加味过敏煎是在防风、细辛基础上加用蝉蜕、白鲜皮、牡丹皮等中药,药理研究证明该方剂通过拮抗组胺降低IgE、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改变CD4 +T 细胞亚群的分化发挥止痒、抗过敏、抗炎作用,可从多靶点、多路径、多层次体现其抗过敏功效[16]。白鲜皮提取物可治疗小鼠过敏性皮炎,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肥大细胞功能及拮抗组织胺有关,可通过减少组织胺的释放抑制皮肤蓝染,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炎症[17]。小青龙汤加味鼻泰滴鼻剂由辛夷、细辛、麻黄等10 味中药组成,主要功效为清风热、通鼻窍,能抑制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降低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血清中IL-4 水平、减少IgE 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过敏作用[18]。防风、黄芪、白术是玉屏风口服液的组成药物,其抗炎和抗过敏作用确切,能抑制IgE、炎性介质及中和变应原的产生,通过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对AR 小鼠症状产生改善作用[19]。荆芥的一体化加工方法与传统加工方法比较,不仅含量优于传统加工方法,而且抗过敏、抗炎效果也有一定提高,一体化加工得到的化合物对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变态反应模型的抑制效果更好,对致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 的抗炎作用整体上优于传统加工工艺[20]。以麻黄、细辛二味中药组成的小青龙汤改良方剂具有多靶点抗过敏效果,对应用卵蛋白致敏的AR 大鼠模型鼻中隔组织有显著影响,细辛高剂量组、麻黄等效剂量组、细辛等效剂量组3 个用药组大鼠病理症状明显改善,表现在毛细血管充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现象改善,对黏膜皮损具有一定程度修复,作用强度为细辛高剂量组>麻黄等效剂量组>细辛等效剂量组,从IFN-γ、IL-4、LTC4比较3 个用药组无显著差异,麻黄、细辛对AR 大鼠均是通过抑制LTC4、调节TH1/TH2 平衡、升高IFN-γ水平、降低IL-4 达到改善症状、治疗的目的[21]。由炙麻黄、防风、杏仁等12 味中药组成的祛风解痉方药在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降低呼吸道阻力、缓解炎性细胞浸润效果方面呈剂量依赖性,用药后能显著改善呼吸波上升与下降支之间的斜度,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气道炎症、降低IL-10、TGF-β的分泌,从而降低小鼠的气道阻力、通畅呼吸、消除哮喘症状[22]。

3 抗过敏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3.1 皮肤科

近年来,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病程迁延、复发率高、难以在短期内痊愈,西药治疗该病常采用各种激素、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如嗜睡、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中药治疗有其独特优势,大多数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的中药及其制剂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的药理作用,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23]。

应用防风、蛇床子等中药熏洗联合妙思乐润肤霜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程结束后特应性皮炎皮损评分指数(SCORA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脂含量提高24.2%、经皮水分丢失(TEW)降低42.4%,角质层含水量增加280.9%,总有效率达95.71%,药液的温热效应可软化皮损部位角质,有利于抗菌消炎活性物质的局部吸收,对毛细血管、微循环产生改善效应,辅助应用妙思乐润肤霜保湿润肤,抑制水分经皮丢失,该方法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对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24]。以白鲜皮、地肤子、当归等7 味中药组成的润燥祛风汤口服治疗特应性皮炎20 d 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2.5%,治疗组皮肤瘙痒、皮损面积、皮损程度评分分别比对照组低89.0%、44.5%、44.7%,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85.7%,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25]。中药外用洗剂陆续应用于湿疹的治疗,郑慕雄等[26]用中药止痒洗剂外洗治疗湿疹,配合左西替利嗪片口服、曲安奈德霜外用,治疗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提高9%,并且治疗组的止痒起效时间、止痒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降低,治疗湿疹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口服中药除湿丸、外喷耳净散联合治疗外耳湿疹同样取得肯定疗效,所收集病例经过2 周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2.4%、随访复发率14.9%[27]。耳净散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发挥收敛、吸附作用,对抑制炎性渗出效果好,控制复发率较西药有明显优势[27]。

3.2 呼吸科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呼吸道过敏反应主要有花粉症、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等,其中过敏性哮喘的危害性相对较大,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发现,中药制剂对于变态反应性哮喘有比较显著的疗效[28],中药制剂在呼吸科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主要应用剂型有汤剂、合剂、口服液等。

麻杏石甘汤[29]、咳喘平合剂[30]均具有抗过敏反应、镇咳平喘、化痰、提高患者免疫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病症,其主药麻黄有驱寒、平喘的功效,对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中药素有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病的传统,王健等[31]探索应用中药贴敷肚脐,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过1 周应用后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其有效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贴敷治疗是应用中医穴位经络原理,药物经过脐穴位吸收后通过小肠进入全身循环,避免口服用药的首过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温肺化饮汤是以灸麻黄、桂枝、干姜等10 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巴迎莹等[32]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作为基础用药,在此基础上服用温肺化饮汤治疗过敏性哮喘,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8.0%,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容积(FEV1)、FEV1/FVC 分别比对照组高15.4%、9.3%、14.1%、8.4%,T 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4 +/CD8 +均较治疗前提高,白细胞介素4(IL-4)、IL-10、IL-13 和IL-17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胸闷、气短、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减少。该汤剂中的活性物质麻黄素、β-细辛醚、白芍苷等能改善哮喘患者气道通气效果、消除气道炎症、提高免疫力、抑制组胺释放,从而减轻或消除哮喘症状。

3.3 耳鼻喉科

随着现代科技在中药研究开发中的应用,适用于五官科的制剂发展较快,抗过敏中药单方或复方制剂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受到重视,疗效显著持久,不良反应少。应用剂型主要有喷剂、滴剂、口服液等。

以荆芥、防风、苍耳子为主组成的鼻炎方[33]对过敏性鼻炎症状、生活质量、控制复发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在鼻吸入激素、氯雷他定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炎方口服,经过4 周治疗,鼻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14.1%,应用鼻炎方治疗的患者无论在症状改善积分或生活质量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1 例(2.27%),对照组复发6 例(13.95%)。加味玉屏风汤是在玉屏风组方基础上增加辛夷、蝉衣等7 味中药组成的汤剂,秦勇等[34]以此药配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AR 临床总有效率最终达到93.33%,治疗12 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症状评分(TNSS)和药物评分(TMS)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43.3%、72.5%、86.3%、89.9%、52.5%、212.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66.0%。说明加味玉屏风汤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儿童鼻窦炎患者不适宜手术,一般采用保守治疗,患儿有鼻塞、流脓涕、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临床用苍耳子鼻腔冲洗液每日冲洗1 次,配合应用具有抗菌消炎的药物口服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克服儿童的恐惧心理,还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临床应用中未出现不良反应[35]。

4 结语

中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知的常用抗过敏中药活性物质主要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蛇床子素、荆芥挥发油、黄芩苷、地肤子总苷、木犀草素、苜蓿素、芍药苷、白鲜皮水提物、辛夷醇提物、麻黄素等。随着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多种具有过敏特性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疗,一些制剂对于治疗过敏性疾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为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和路径。抗过敏中药在皮肤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的临床应用不仅可以用作治疗,也可以用作预防保健。根据临床需要应进一步筛选出安全、有效、优效的中药活性物质开发相应制剂。相信随着中药现代化和生物、药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活性物质会越来越明确,作用机制会越来越清晰。中药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应用现代科技研究发掘新制剂,必将在医疗卫生和大健康领域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过敏性哮喘中药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