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方法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9-04秦大攀刘云霏
秦大攀,刘云霏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CT室,河南 郑州 450000)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中老年群体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攀升。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为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1-3]。射频热凝是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方案,其具有微创、安全等优势,治疗关键在于精准定位及选择性温控。然而基于卵圆孔位置特殊性,穿刺期间需要反复调整穿刺针方向,对周围组织产生损伤,增加了手术风险,影响患者预后[4-6]。此次研究引入颅底CT 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方式实施射频治疗,为探究其临床有效性,收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5 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35 例,其中男19 例,女16 例;年龄27~76 岁,平均(53.63±4.72)岁;病程2~13 年,平均(6.28±1.14)年。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脑CT、MRI 检查均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②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③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或对微血管减压术不耐受、失败患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诊断确诊为心肝肾功能疾病患者;②精神科疾病患者或存在精神障碍;③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④存在语言交流沟通障碍、听力障碍以及无法配合研究者;⑤存在治疗禁忌证或对本研究不耐受患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Hartel 前入路穿刺,选择美国进口cosman 射频控温热凝仪(石家庄钱乙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ScintCare 16 层螺旋CT[上松伟业医疗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薄层扫描后实施骨窗三维重建,对卵圆孔位置予以定位。
穿刺操作。按照Hartel 前入路卵圆孔穿刺实施穿刺处理,选择患者患侧口角旁3 cm 左右位置作为进针点。实施局部麻醉,穿刺操作时指导患者半张口,在矢状面上将针尖朝向耳前点,冠状面针尖朝向同侧瞳孔中央对准。针尖插入卵圆孔直至达到半月节有突破感,此时患者会伴随下颌反射,面部伴随疼痛,偶见脑脊液流出。见图1。
图1 Hartel 前入路穿刺图
CT 扫描重建。携带穿刺针实施颅底CT 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后实施解剖定位,并对射频针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处于卵圆孔位置,见图2。电生理检测时,在穿刺针内插入热凝针芯,将负极插入同侧颞肌,连接导线,脉冲电流设置为0.5 V,当脉冲刺激电流>0.5 V 表示针尖与神经距离远,需进一步对针尖方向、深度做出调整,控制电流参数<0.3 V。颅底CT 卵圆孔定位如图3所示。
图2 颅底CT 薄层扫描图
图3 颅底CT 卵圆孔定位图
射频热凝治疗。调整射频仪温度以60℃为宜,射频时间1 min,对患者面部区域痛觉改善情况予以观察,若尚存在疼痛,将温度升高至6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射频时间以30~60 s 为宜。直至患者面部感觉减弱或缺失后停止。
1.4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干扰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随访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①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范围为0~10 分,0 分、10 分,分别表示无痛、疼痛最高级,疼痛越严重分值越高[8]。②生活质量干扰评分包括疼痛对患者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等7 个方面的影响,0 分表示无干扰,10 分表示干扰最严重[9-10]。③疗效评估:患者经过治疗疼痛消失、2 年无复发表示显效;治疗后疼痛缓解、需要药物辅助治疗表示有效;各项症状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表示无效[11-12]。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及生活质量干扰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及生活质量干扰评分比较
患者治疗后VAS 评分、生活质量干扰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住院期间VAS 评分及生活质量干扰评分比较(,分)
表1 患者住院期间VAS 评分及生活质量干扰评分比较(,分)
2.2 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
患者经过治疗共有22 例显示显效,10 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1.4%;随访2 年,显示有2 例患者复发,占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其中1 例区域麻木,1 例眩晕,经对应处理症状消失。
3 讨论
作为神经科常见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面部发作性剧痛,早期多给予药物治疗,针对药物治疗无效者临床强调实施封闭或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以微血管减压术最为常见。而由于大部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年龄大,对开颅手术无法耐受,或存在其他禁忌[13],针对此类患者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其主要是通过温控加热的方式,对痛觉纤维进行选择性破坏,进而达到保留触觉纤维、止痛的作用[14-16]。同时还具备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越性,大部分患者可耐受。射频热凝治疗关键环节为穿刺部位的精准定位。此次研究采用颅底CT 重建与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的方式,在CT 技术支持下,能够在直视作用下使穿刺针顺利通过卵圆孔,并调整穿刺针至最佳位置,提高了穿刺准确率及成功率。神经电生理技术则能够便于治疗操作中对患者脑干功能、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等肌肉运动予以监测,对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减少了对肌肉活动的影响,提高了治疗安全性[17-18]。需要注意的是射频热凝治疗要控制好温度,以60~75℃为宜,热凝治疗控制在2~4 min,防止颜面部感觉减退[19-20]。此次研究患者经过治疗VAS 评分及生活质量干扰评分降低,优于治疗前,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4%,复发率及并发症率低,体现了该治疗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颅底CT 重建与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方法射频治疗,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的有效方案,有利于减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预后好、并发症少,可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