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21-09-03孙文诚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提升策略初中数学

孙文诚

摘要:伴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深入改革,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做出了新的教学要求。笔者在本文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主要从“针对教学重点设计数学问题”、“设计具体针对性的数学问题”以及“注重课堂提问形式的多样化”这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策略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想有效的解决该教学问题,就应该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源。自從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以后,提倡的就是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其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本身能够具备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意识,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进行更加和谐、更加高效的数学沟通。但是这种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却往往难以实现。部分教师往往为了能够与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数学沟通,往往追求数学问题的数量,反而数学问题本身的质量并不高,这样的态度也就导致了数学课堂提问这个环节失去了原本的教学价值。

一、针对教学重点设计数学问题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习惯于向学生提出一些是非性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问题无法让学生从中形成更加具有深度的数学思考,完全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数学思考需求,并且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提高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甚至会偏离数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教学重点设计数学问题。教师应该针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点,而设计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数学问题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良好作用,而这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

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节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明确本节课的数学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并且能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让学生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从而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解出每个不等式,利用数轴求出各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从而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通过解几个有代表性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总结出求不等式组解集的法则。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10cm,b长3cm,如果要再找一根木条c,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木条c的长度有什么要求?”让学生由上面的解不等式组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接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便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最后,教师还可以列出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让学生根据解法求出正确的答案。

二、设计具体针对性的数学问题

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往往只是针对几个数学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这样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数学提问,会直接忽略掉其他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长此以往,教师就会不自觉的提升数学提问的标准,大部分学生就会逐渐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思路,最终导致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这里的针对性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会参与到回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比如,在学习“统计调查”这一节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针对全体学生设计数学问题:“如果要了解全班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怎么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什么?怎样进行统计调查呢?”其次,教师可以继续提问:“设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什么?你能为此活动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吗?”这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最后,教师还可以再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以此逐步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数学学习目标迈进。

三、注重课堂提问形式的多样化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参与到数学课堂提问这个环节中的。但是教师通常在提出数学问题以后,并没有给予学生比较明确的数学回应,同时也没有表现出希望得到来自学生回应的期待,导致学生也就对数学问题的回答失去了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问题的回答表现出比较消极的态度,导致了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变得越来越低。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课堂提问形式的多样化。这里主要指的是教师应该对学生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回应态度,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提问这个环节中,以此来形成良性的循环。

比如,在学习“直方图”这一节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统计图吗?你们还记得它们的特点吗?”学生举手回答:“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积极地态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回应,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也就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同样也会保持一种更加积极地态度。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从多个方面设计课堂提问,让这个环节变得更具有魅力,学生也就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其中,使学生可以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而掌握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善坤.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7(47):41.

[2]陈燕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12):13.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提升策略初中数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联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