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育下学校教育资源的创生

2021-09-03宋志华

家长·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乡土资源传统文化

宋志华

【摘    要】学校教育资源并非一成不变,并非一定要亦步亦趋地遵循国家课程。核心素养视角下,学校教育资源的再开发、再实施和再评价,应该在“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促使学校向着内涵式、精细化、创新化发展之路挺进。

【关键词】核心素养;资源创生;传统文化;时政热点;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3-0105-02

Cre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Resources Under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The First Primary School of Yongchang County, Jinchang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SONG Zhihua

【Abstract】Schoo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 not static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ollow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the re-development, re-implementation and re-evalu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ould focus on "humanities, responsibility, practical inno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so as to promote the school to advance toward a connotative, refined,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Keywords】Core literacy; Resource cre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Current political hot spots; Rural resources

除了正规的、必需的国家课程之外,学校教育资源还应该有怎样的新开发、新实践和新思路?并非随意一个教育资源就可以纳入教改中,并非任意一个课程就可以充当特色文化的门面。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教育资源的再开发、再实施和再评价,应该以生为本,应该在“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比如,深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中“闪闪发光”的因子、紧扣时政热点中熠熠生辉的资源、巧挖乡土文化中与本地学生内心能够对接的鲜活资源,以此滋补学校课程资源,促使学校向着内涵式、精细化、创新化发展之路挺进。

一、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能丟,它们一经入耳,或能真正地内化于心,或能深度地醇厚道德,或能于不经意间沐浴心靈,必将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持久滋润和强力抚慰;它们一经入心,真正地转化为精神骨骼,必将是对学生德育大厦的强力打造与坚固。对此,部编本课程编辑者已经走到了前列,不管是小学语文,还是道德与法治,都蕴含着大量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篇目,引领学生揣摩、涵泳、顿悟、内化,必将获得沉甸甸的人文底蕴。而这恰恰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有力体现。

然而,仅凭教材中的篇目是不够的,仅仅沉浸在现有的资源中裹步不前是不行的。好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在一个不设‘界的世界里骄傲地生长”。所谓的不设界就是打破资源的教材边界。鉴于此,学校必须抽出时间深耕细作,重组操作性强的、针对性强的、有利于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校本课程,例如:核心素养视角下依托中华优秀古诗词践行“劳动最美丽”校本课程、《弟子规》精选篇目诵读教材、《三字经》最美解读演讲教材、“我”与《千字文》有缘教材、“我”与唐诗宋词诗人结对子备选教材、“我”最喜欢的传统书法临摹教材……更多传统文化中的亮点均可以纳入校本课程中,并成为学校特色文化和内涵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并非都要开发并实施,而是有所侧重、有所分段、有所取舍。比如一二年级不妨从中华童谣和绘本诗词等方面讲故事,三年级进行《弟子规》和《三字经》的好书推荐、经典诵读和反思笔记,四年级进行“我”与《千字文》有缘活动,五年级进行“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六年级进行成语大赛和“我”与唐诗宋词诗人结对子活动……当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国家课程形成良性互补之时,学校教育资源的创生变得触手可及,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有了强力保证。

二、紧扣时政热点资源,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时代在发展,每一天的分分秒秒中,每一个鲜活的当下,都有那么多“时政热点”冲击着我们,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小学生。不可否认,“时政热点”中不乏一些意蕴十足或“闪闪发光”的因子,它们是时代不可磨灭的最强音,是时代铿锵有力的主旋律。在网上固然引发了热议,但在学校、在课堂中应被学生所知晓、所震撼、所借鉴,以此成为创生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汲取其中的部分资源加以筛选、加以盘活、加以重组,或能真的和学生心灵中的某个“触点”悄悄融合,或警醒、或滋润、或反思,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鲜明的划痕和涟漪。

比如,时下一部分国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以无私、慷慨、奉献之精神演绎出“中国精神”“中国担当”和“中国风范”等,让小学真正体会到祖国的好: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合唱方面的一些“热点”新闻,家国情怀方面的时政热点,无私奉献、爱岗敬业、遵守规则、利他利国、坚持不懈、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时政热点等等,对于小学生“颓废消极”心理和不求上进心理,无疑是醍醐灌顶。创新“时政热点”内容并转化为小学生可以理解、可以自然接受的情境,并鲜活地作用于学习、滋养于学生、锻造于学生,应该成为学校资源创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语文、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课、班会课,甚至其他课程中均可以开发时政热点资源。当然,开放的前提是恰到好处,或在课前5分钟激情引入,或在课中乏味时重磅亮相,或在课末延伸时巧妙穿插,或在课后的实践作业中灵活对接。必须基于原有文本而拓展于现实,基于学生学情和内心实际灵活介入。比如,家国情怀有所弱化,国家认同感有所淡化,理想信念有所动摇之时,让时政热点顺势介入进来,必将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当学生知晓“时政热点”中“含金量”较多的那部分意义和作用,认识到经过一定的努力,成绩的提高和心理世界的阳光逐渐盈余会成为现实之时,其核心素养的日渐落实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巧挖乡土文化资源,培育核心素养

学校资源的创生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空转,而是要有强有力的抓手,要在厚重的凭借中落地生根。其中,乡土资源在学校资源创生中不可或缺。的确,乡土资源就在眼皮底下,就在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中,何必舍近求远呢?高效利用乡土资源,促使学生的亲近力、学习力和实践力同步提高,不仅是学校创生资源开发的需要,也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永昌县乡土资源丰富,其浓厚的乡土味不可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合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巧挖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校本课程资源,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可以创新“泥塑”校本课程及呈现评价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通过创新“泥塑”校本课程内容的具体方法、路径和策略研究,通过“泥塑”作品的立体呈现及多元评价研究,让这一创生课程的师生不只是创作“泥塑”的形式和技巧方面,而是在提升劳动素养和人文滋养方面下功夫;不仅是“泥塑”校本课程的创新化,也是教学方法、渠道和策略的创新化。一方面,创新“泥塑”校本课程的内涵,如由单纯的技能技巧过渡到劳动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创新“泥塑”作品的呈现评价方式,如借助“互联网+”立体呈现,通过QQ群、微信群和钉钉群将“泥塑”作品更好更快地推送到一个更大的时空内。

这一校本课程的创生必将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劳动素养和核心素养,对社会上一些因为享受而远离土地,不珍惜土地资源的风气形成强烈抵制和有力回应,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渠道与平台,为学校创生资源的开发提供创新思路。而这,不正是核心素养大力提倡的吗?

学校创生资源的开发一定还有更多路子和方法。比如,开发机器人课程、象棋课程、素描课程、创意美术课程等。无论哪一种资源的开发、甄别和重组,都应该以生为本,都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学生实情和学校实情,进行针对性强、鲜活、厚重、摇曳生姿而又发展核心素养的开发。这样的开发是自由灵活的,但同时是植根于现实的;是多元多向的,但同时是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在新颖、厚重、灵活的创生资源中能够渐行渐深,收获沉甸甸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婀娜,赵婷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N]. 人民日报,2016-9-14.

[2]邱磊.跨界生长[J]. 教师月刊,2016(01).

[3]叶存洪.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有赖良好的教育生态[J]. 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02).

[4] 許大成. 教师课程建构力: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程创生[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6(07).

[5] 张泽科. 创生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J]. 教育科学论坛,2017(31).

[6] 李达.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建设[J]. 江苏教育,2016(58).

(责编  林  娟)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乡土资源传统文化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