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吡嗪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9-03谢维嘉黄丽明黄哲丹
谢维嘉 黄丽明 黄哲丹
(1.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广东广州510030;2.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药房,广东 广州510000;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广东 广州51063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与癌症外又一大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严重多发病[1]。对于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通过饮食搭配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而寻求起效快、安全性高的全面治疗方案是当前热点问题,故本研究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探讨格列吡嗪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案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为治疗老年糖尿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服务中心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纳入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②年龄≥60岁;③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①药物禁忌及过敏者;②精神疾病无法配合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最终纳入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病程及BMI分别为(59.47±8.02)岁、(7.14±0.28)年、(21.01±2.11)kg/m2。对照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病程及BMI分别为(58.85±7.98)岁、(7.25±0.24)年、(20.17±2.04)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饮食治疗、体重控制、运动锻炼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初始剂量为2.5mg,qd,根据患者血糖增减剂量,每次增减控制在2.5~5.0 mg。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初始用量0.5 g/次,qd,每日最大量不超过2 g。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血糖指标: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血进行血糖指标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单克隆体免疫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以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
1.3.2 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FPG及2hFPG水平下降幅度≥40%或达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较前有所改善,FPG及2hFPG水平下降幅度为20%~39%,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FPG及2hFPG水平下降幅度≤19%[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3 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腹胀、恶心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比较:治疗后,两组FPG、2hBG、HbA1c较治疗前降低,FINS水平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71,P值=0.03),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联合组治疗后出现腹胀2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治疗后出现腹胀4例,恶心2例,低血糖3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6,P>0.05)。
3 讨论
2型糖尿发病机理是受胰岛素功能缺陷和β细胞分泌障碍的双重影响,当机体胰岛β细胞基因缺陷时,β细胞对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体内的胰岛素无法从血管内渗透出来,继而发生2型糖尿病[2-3]。在本研究中,采用单独使用格列吡嗪,以及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两种治疗方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案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均有不同的影响,而联合用药方案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的方案,且两个治疗方案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显示其安全性相当[4]。各药物的在治疗上发挥的机制各不相同,格列吡嗪控释片是第二代磺脲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此外,胰岛细胞膜上的磺脲受体与其主要成分格列吡嗪相结合,会导致敏感的ATP钾离子通道功能性闭合,进而刺激了释放胰岛素。本研究在联用盐酸二甲双胍后,患者FPG、2hBG及HbA1c下降均比单一使用格列吡嗪患者明显,二甲双胍可减少糖原的产生,有效抑制并降低糖在肠内的吸收,此外,其还可通过增加外周糖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胰岛素介导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改善血糖水平,与格列吡嗪控释片不同的是,二甲双胍有效防止了患者低血糖症的发生。格列吡嗪与二甲双胍在控制血糖机制上具有相同的作用机理和效能,两者通过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控糖效果[5]。
综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格列吡嗪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使用格列吡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