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患者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对比
2021-09-03张志红
张志红
(延津县人民医院 心电图诊断室,河南 延津 453200)
冠心病是冠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引发,属于心内科一类常见病,主要症状包含胸闷气短、心悸以及心电图ST 段变化等,该病有着较高致死率,同时能引发较多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心肌缺血即心脏部位的血液灌注量呈现异常降低趋势,心脏供氧减少,心肌的能量代谢情况产生异常变化,进而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常是冠心病引发。心律失常即心脏在跳动的频率或(和)节律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轻者存在心悸以及头晕症状,严重者能晕厥甚至猝死。对同时伴随以上症状者而言,心电图属于一类有效的检查方式,但常规心电图在持续心律失常检出率方面不稳定,因此,需积极探索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诊断方法[2]。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类连续性的监测手段,当前已被逐渐普及到临床[3]。本文就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心律失常合计90 例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或者常规心电图在该类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心律失常合计90 例患者开展研究,包含男性49 例,女性41 例;年龄36~80 岁,平均(55.24±4.32)岁;病程0.1~12年,均值(2.85±0.45)年;心功能分级:Ⅰ~Ⅱ级48 例,Ⅲ~Ⅳ级42 例。
纳入标准:(1)均与《内科学》(第9 版)[4]中有关冠心病诊断标准相符,心电图观察到有窦性心律存在,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或三联律,偶尔连发或伴随ST-T波变化;同时结合CT 或者冠脉造影结果确诊。(2)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此次研究。(3)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伴精神病者。(2)无法正常交流或者沟通者。(3)肝肾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者。(4)存在严重酸碱或者电解质失衡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开展常规化、动态心电图两项检查,具体步骤如下:(1)常规心电图:选取科时迈Quark T12x 12 导联心电图,具体参数按照以下设置:增益为10 mm/mV,走纸速度为25 mm/s。选择平卧体位,对需放置电极皮肤进行清洁,再涂导电膏于电极放置部位,后将仪器启动进行后续检查工作。(2)动态心电图:选择康泰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TLC6000 动态心电图,取平卧或坐位,清洁操作部位皮肤后妥善放置好电极,再经胶布开展合理固定,仔细记录下24 h 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情况,最后对检查数据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心肌缺血。统计两组心肌缺血的检出情况,具体评定标准如下[5]:常规化心电图中发现T 波<同导联的R波十分之一,ST 段向下方移动>0.05 mV;于动态心电图当中,J 点0.08 s 后ST 段水平向下方移动或斜压向下方移动,并>0.1 mV,向下方移动连续>60 s,且ST段连续往下压低两次之间有超过60 s 的间隔时间。
心律失常。结合患者于节律、心率、起止特征、持续时长和症状等方面情况予以评定,主要包含室性早搏成对或早发、室性或房性早搏二或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或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等。
心功能分级不同者的动态心电图中心率变异频率指标。选择24 h 频域指标,包含高频功率(HF)、低级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超低频功率(ULF)和低高频功率的比值情况(LF/HF)几项指标。
1.4 数据处理
经SPSS 23.0 软件对文中数据开展分析,计数资料以n(%)代表,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代表,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检查方式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结果比较
动态心电图于心肌缺血检出率高于常规式心电图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检查方式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结果比较[N=90,n(%)]
2.2 两组不同检查方式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结果比较
动态心电图对各类不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式心电图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检查方式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结果比较[N=90,n(%)]
2.3 心功能分级不同者的动态心电图中心率变异频率指标结果比较
心功能分级Ⅰ~Ⅱ级者HF、LF、VLF、ULF 及HF/LF 水平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心功能分级者的动态心电图中心率变异频率指标结果比较(N=90,±s)
心功能分级HF/HzLF/HzVLF/HzULF/HzHF/LFⅠ~Ⅱ级848.25±98.35958.46±195.201 528.46±230.151 285.45±208.622.38±0.60Ⅲ~Ⅳ级664.28±102.62554.25±120.48794.20±205.76640.25±202.301.30±0.42 t 12.27916.71722.56421.06313.989 P<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中老年群体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该病的主要特点为心肌缺氧及缺血,且常和心律失常合并存在,可危及其生命健康。在老龄化趋势影响下,冠心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因此,需通过有效手段监测患者的心脏生理活动,第一时间观察到异常后处理,防止后续不良情况出现。
过去多选择冠脉造影对冠心病开展检查,然而检查过程中有一定的损伤,使得该项检查临床应用受限。心电图操作较为便捷,无损伤且经济,且动态化心电图在一过心肌缺血、无症状冠心病和冠脉痉挛心绞痛等疾病的诊断中比常规化心电图有一定优势,能定量提供出心肌缺血程度,适应症更广[6]。常规心电图主要优点是操作方便,获取检查结果速度较快,且费用低,是心脏检查中的基本项目之一,对于存在心脏病症状和心前区疼痛以及心慌等症状者通常需开展心电图检查,以掌握心脏有无心肌缺血或者心律不齐[7]。
本次研究得出:观察组于心肌缺血、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上比对照组更高,说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更高,有助于心律失常分型。分析原因是冠心病患者受冠脉阻塞和狭窄影响,心功能下降,血流动力学出现变化,可能生成不同类型的复杂心律失常。部分非持续心律失常无法在常规心电图中被检出,而动态心电图能连续记录24 h 数以十万记的心电信号,提升一过心律失常的诊断能力[8]。此外,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观察了心功能分级不同者的动态心电图中心率变异频率指标情况,最终发现,心功能分级Ⅰ~Ⅱ级者的各项心率变异频率指标水平均高出对照组,说明动态心电图有助于评定心肌缺血的程度。
综上所述,和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化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心律失常有着更为理想的确诊率,同时能协助临床评定心肌缺血程度和心律失常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