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及剖宫产术后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
2021-09-03王海云徐光凤匡红丽
王海云,徐光凤,匡红丽
(台前县人民医院 产科,河南 濮阳 457600)
肺栓塞是临床常见急性生理并发症,主要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而致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及咳血等三联征,其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发展快及死亡率高的特点[1]。研究报道[2],血液高凝状态与肺栓塞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妊娠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剖宫产手术后创伤应激反应会增加血小板凝集,进一步增加术后肺栓塞的发生率,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分析孕期及剖宫产术后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对预防急性肺栓塞的发生、保证产妇安全度过围术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台前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及行剖宫产的420 例孕妇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肺栓塞将其分为发生组(n=38)和未发生组(n=382)。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肺栓塞诊断[3];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18~40 岁;依从性好。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无法交流者;合并传染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周、产次、体质量指数、术后输血、抗凝药物、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情绪激动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独立危险因素的筛选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经单因素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术后输血、下肢深静脉血、未使用抗凝药物及情绪激动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2.2 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体质量指数≥25 kg/m2、术后输血、下肢深静脉血、未使用抗凝药物及情绪激动是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急性肺栓塞是导致剖宫产孕妇术后死亡的常见原因,威胁产妇生命健康[4]。因此,临床工作中筛选急性肺栓塞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肥胖是肺栓塞发生的影响因素,且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升高,肺栓塞发生率增加[5]。程波等[6]报道,女性围术期BMI 增加与肺栓塞的发生存在线性关系,BMI ≥25 kg/m2女性发生肺栓塞危险度是正常女性的6倍。本研究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是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影响因素。其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肺栓塞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影响因素。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剖宫产术后,伤口疼痛不愿早期下床进行活动,长期卧床会造成下肢血液流速减慢,极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7]。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输血、未使用抗凝药物及情绪激动是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影响因素。其原因可能是大量输入库存血会降低产妇凝血因子水平;术后未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会增加肺栓塞发生风险;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疼痛较敏感,极易发生焦虑情绪,血压升高并损伤血管内皮,诱发内源性凝血系统,增加血液高凝状态[8]。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给予防治策略:①向产妇宣讲肺栓塞的健康防治知识,尤其多关注高危因素产妇;②以少食多餐、营养均衡的原则为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从饮食及运动等方面控制体质量;③鼓励产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每天按摩双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④对疼痛敏感产妇使用止疼泵,减缓疼痛带来的负面情绪;⑤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产妇,可以预防性采用低分子肝素,于术后24 h 内进行皮下注射,5 000 IU/ 次,1 次/d,连续治疗5 d。
综上所述,体质量指数、术后输血、下肢深静脉血栓、未使用抗凝药物及情绪激动是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影响因素,临床工作中,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定干预策略,对降低产妇肺栓塞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