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21-09-03张珍

南北桥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必要性问题

张珍

【摘    要】美术是职业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关键要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布局不断完善,给我国新时代中职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职美术是基础课程之一,对中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塑造极为重要。中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和绘画能力,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中职学校美术课逐渐被边缘化。德育和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中职美术课程的现状,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必要性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1.036

现阶段社会发展中优秀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应对这种局面,职业学校必须自主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塑造,响应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和应用优秀人才的要求。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美术课程内容普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设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有些枯燥。学生的主动性不能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就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精心策划教学环节,选择学生喜欢的东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变化,从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一、中职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概述

(一)美术教学中创新的重要意义

中职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与应用的优秀人才,美术课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自然创造密切相关。对于学生而言,美术的学习与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以人的创造精神为灵感、在操作过程中再创造的自主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美术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基于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适应性等特点也是想象的具体内容。为保证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必须进行基于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加强美术学习和实践活动,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塑造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美术课,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主创新实践活动对美术文化形成和进步的主要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从美术作品的质量、色彩、造型等方面了解工艺美术文化和艺术的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可以感受和欣赏绘画的过程,使审美品味得到改善。此外,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以及学生身体、心理状态、爱好、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美的理解和体验也不同,使学生创造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人性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塑造提供广阔的领域和相关的标准。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欣赏,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从而对美产生全方位的认识。认识美、体验美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而创造美是美育最重要的总体目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创作好作品的能力,对塑造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极为重要。从这个层面上看,美术课与美育存在直接的关系,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中職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价值

首先,促进学生欣赏艺术能力的提高。中职学生思考事物的能力还不完善,审美观念欠缺。在中职美术课上,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艺术,体验美术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绘画专业知识。其次,有利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模仿优秀作品,自己的思想意识还是需要改变的。中职教师在训练中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美术教育的认知,也能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使学生充分参与美术学习的主题活动,提高美术的学习效果。[1]

二、中职美术课程开展创新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目标是塑造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工作的能力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中职艺术类课程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中职美术课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有利于摆脱僵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打造服务平台。

另外,中职美术课程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有利于将枯燥的专业知识与操作紧密结合,在动手操作中塑造学生的艺术洞察力和想象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欣赏水平。由于中职学校师生过分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一直处于边缘地带,美术课仅限于浅显知识的简单介绍,而真正的美术专业知识几乎没有纳入教学体系。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课堂教学自主创新,从思想上改变师生对美术课的错误看法非常必要。此外,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学习和训练的关键时期。在心理状态和生理方面适合创新思维能力的塑造,开展自主创新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正确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艺术才智,进而完成全面发展。如今,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都显示了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塑造的重要性。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是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规律。[2]

三、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于依赖多媒体系统

由于我国急需技术人才,因此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普遍使用计算机设备,这无疑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教学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专业知识的重点,可能最简单的绘画都需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显示。这种方法无法表现美术绘画的真实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抗拒,削弱学生对艺术学习的主动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对艺术课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美术、绘画技能的塑造,更要重视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塑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中职学校的项目设计中,美术课程通常侧重于学生美术和绘画技能的塑造,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然而,这种过于注重实用性和目的性的培训,使学生将艺术学习视为一种生存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美术对学生的真、善、美的教育价值。这反映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新兴阶段存在一定的认知缺失,忽视了学生美术的内涵、美术人格特质、美术品格的培养和塑造。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升,实践能力略显不足

在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师资基本由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组成。他们可能社会经验不足,专业能力和素质不够高。而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基础建设忽视了教师学习培训的发展,将重点项目的投入放在硬件配置的建设上,导致教师自身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实践活动的概念,最终导致中职学生的学习也缺乏专业知识,没有实践能力。

(四)课程目标不明确

在美术课上,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教学生绘画专业技能和简单的基础知识,无法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教学计划,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没有很好地了解。在培训中采用相同的方法完成课堂教学,课程目标不明确。

(五)忽视鉴赏能力的塑造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过分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堂教学,忽视学生鉴赏能力的塑造。但也有部分教师觉得,讲完内容就完成了课堂教學的日常任务。上课时,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课堂内容,毫不犹豫地分析优秀作品。受教师分析主观臆断的影响,学生已经形成了对作品的思维定势,不能再清晰地提出新的、独特的观点。此类案例屡见不鲜,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鉴赏能力的提升。[3]

四、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首先,实践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源泉。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和周围的社会。这样可以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主要的具体内容和资源。其次,实践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这种对逻辑思维的刺激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举办一些美术比赛、摄影展、雕塑艺术展等。这种主题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索,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完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环境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由于各领域的负担,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都用在了专业技能的练习上,创新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尤其受到阻碍。教师要完善教学体系,以课堂教学自主创新为服务宗旨,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突出艺术课程特色,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改善教学环境,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其他专业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拓展艺术类专业的知识水平和见识。此外,还必须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客观评价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爱好和更高的热情。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运用趣味导入法,调动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导入法对艺术课程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艺术课程一般以详细介绍主题的方式为主,然后立即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因此,学生可能会觉得美术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动力,继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方案的教学期间,中职教师要制定有趣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技术专业培养的角度加强学生学习美术相关技能。比如手工制作,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如果是泥塑制作,可以鼓励学生按照教师的方向解读泥塑制作,这样可以使师生互相转换角色,从而根据兴趣将设计方案引导到教学环境中,投入美术课堂教学的匠心,促进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学生自己制作的手工材料非常多,学生的逻辑思维会发生“扩散”,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创设创新互动平台

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的具体情况,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服务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需要将课堂与课外活动合理结合,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其他课程中吸取养分,这使美术教学课堂颇具挑战性。例如,在“音乐色彩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歌曲开展美术课,加强色彩的主要表现范围和视觉冲击力,同时让学生抽象出音乐的“颜色”,并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自身情感,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抽象思维,促进歌曲与美术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兴趣爱好的促进,学生会在课后深入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美术课结束后,学院可以组织学生举办画作展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如自己的海报和涂鸦等)。这不仅为学生打造了自主创新和互动交流的服务平台,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系统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积极选择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互联网平台,多方面收集与工艺美术相关的图像、动画图片、歌曲等资料,融合现代教材,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美术课,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比如在“生活中的色彩”这节课中,谈到色彩的冷热方面,教师会利用显示屏给学生看一些日出、冬日、南极等方面的照片,给学生一种艺术美的视觉效果,让学生对冷暖色有基本的体验。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或简明的文字描述不同颜色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对冷暖色的理解,并应用到实际活动中,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扩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美术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1世纪是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系统辅助课堂教学带来了技术辅助。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程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制作各种形式的多媒体课件,利用音频、短视频和图片来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将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还可以通过学习场景激发学生的创造冲动。

总体而言,塑造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学校工艺美术教学是我国美术培训教育的主阵营,是培养艺术优秀人才的摇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塑造,解决思维僵化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时代培养出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美术人才,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榆娇.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21(02):158-159.

[2]周梅雪.浅析如何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职业,2021(10):65-66.

[3]张玉荃.如何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华手工,2021(01):107-108.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必要性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