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创新

2021-09-03朱梦杰

南北桥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

朱梦杰

【摘    要】图书馆是高校教学和科技研究的學术文献信息中心,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流通服务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将整个图书馆和全校师生联系起来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枢纽。如何进行流通工作的进一步创新和探索,就成了我们需要时刻去思考与尝试的东西。本文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以助于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流通服务工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流通服务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1.018

高校的图书馆流通部给了全体高校的师生读者一个阅读信息获取资源的宝贵平台。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整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及图书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

一、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现状

(一)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个人因素

对于当前高校中的部分图书管理从业人员来说,是存在一些服务方面的问题的。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从很早开始都已经注重其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图书馆运营的过程中也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提升着自身的服务水平,但是还是会因为很多外来的因素导致图书馆服务能力不足。首先,在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馆中,从业人员大多都是本科及以上,但是大部分都不是图书管理专业出身的,因此对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表现出不熟悉。其次,高校图书馆实际薪资不高。虽然福利待遇有着一定的竞争性,但是日常的工作相对繁琐,每个月所到手的薪资无法满足图书管理人员的预期要求,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工作怠慢的情况,这也就直接导致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无法很好的进行工作。

(二)流通管理方面

许多高校的图书馆在流通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图书的乱放现象严重,这也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多读者在日常借阅过程中,常常就是随手拿随手放,没有把书本放在原本存放的地方,或者是不了解高校图书馆的书籍摆放规律,或者是忘记了从哪里取得的这本书,就会出现把图书错放乱放的现象。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图书馆从业人员做好日常的检查和巡视,发现错误的摆放行为给予纠正和处理,如果由于图书馆从业人员没有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及时对于归还的图书整理上架,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整个高校图书馆的风评和工作效率。

(三)宣传工作不到位

许多图书馆还是没有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好的图书馆是会让读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光顾,但是在相应的宣传工作中也需要贯彻落实。不能以为高校图书馆并不是盈利性质的场所就不去做好相应的宣传,好的图书馆是不怕将其所有信息和数据展示给众人的,如果能够吸引更多读者前来观看和体验,那自然就会促使该图书馆的工作效果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对于图书馆的流通服务的改进措施

(一)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提升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应该坚持正确的服务理念,对于提高其工作水平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图书馆从业人员必须要有着高度的职业操守和事业责任心,其个人素质好坏间接决定了流通服务的开展能否顺利进行。每天重复的图书馆日常维护工作可能会让人产生枯燥乏味感,工作基本都是分类图书,并处理图书的借记和归还以及遗失的赔偿。不是一项特别辛苦的工作,工作失误也不会造成太过严重的损失。但是不能因为如此,图书馆从业人员就能不认真对待和工作,这十分考验图书馆从业人员是否具有新时代工作者应当具有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图书馆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努力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优秀的业务能力和电子信息使用技术是做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条件。因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面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全体的师生,或者还有部分的校外居民。面对这样形形色色的受众群众,图书馆从业人员就迫切地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让自己能够为不同读者答疑解惑,需要熟记各类图书的大致位置,在短时间内准确为读者找到目标图书。同时由于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肯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论文文献类相关查找,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查阅科学类文献信息和对其加工比对整理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有了要求,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其科研水平和学历水平。

(二)要做好对于书架、书本的管理工作

合理规范地将图书上架,做好有关的标示以方便读者查阅,及时做好新引进书目和归还图书的上架流程,以防后来的读者找不到想要借阅和观看的图书。流通部的工作人员要按时在书库里巡视查看,对不会使用借阅系统的读者进行热情主动的教学。同时发现有读者乱放图书的现象时,耐心地予以劝导,引导读者配合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书籍归还和摆放工作,尽力减少图书乱放乱扔现象的发生,务必要保持一个安静整洁有序的借阅环境和学习环境。同时对部分破损图书进行比对修复,要做一个爱惜图书、珍惜来之不易的知识的人。[1]

(三)加大对于图书馆的主动宣传工作,提升图书的流通效率

在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流通方面不能一味局限于传统图书馆的模式,对于图书馆的创新和宣传模式的研究也有着其时代和环境的必然性。一个好的图书馆只有增加其流动人次,才能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流动服务的工作效率。对此宣传也有着其必要的一些活动和要求,图书馆从业人员需要重视对于大学新入学的学生的入馆教育。因为高校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教育机构,在新入学的学生里,大部分人肯定都会去参观了解图书馆,这就是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一大工作重点。来自不同群体的大一新生肯定对图书馆的要求和印象都不尽相同,这时候如何对其进行介绍,就成了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部门需要去考虑和实际操作的点。这时候如果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人员没有对其进行合理规范引导和帮助,就会使其不知道自己可以行使的权利和可以享受的资源,这是极为不公平和难以忍受的教育资源的浪费。[2]

(四)实行更加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想要做好对于读者的服务工作就要求高校圖书馆流通服务工作部门做好相应的人性化管理,同时要更加着重于对于自己的馆内环境进行建设和改善。好的学习场所和环境可以使得读者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只有让读者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才会增加其来读书馆进行读书学习的次数,从而做好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同时人性化管理还体现在对一些必须设备的供应和使用,网络技术的电子借阅,卫生间的使用,饮水机和充电设备的摆放,都可以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运营模式,满足更多读者的借阅需求。

(五)做好和读者的良好沟通

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与读者的日常互动,避免与读者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从业人员只有心怀敬畏诚心诚意对读者进行帮助,使对方心情愉悦,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才会在心里给高校的图书馆加分。而这一行为就需要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部门人员将其全心全意的服务落到实处,不要纸上谈兵或者流于形式。必要时需要主动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进行书籍的阅览,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等,都可以考虑实际操作的手段以及形式。[3]

(六)使用一定的激励手段

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部门的人员,除了要提高自我危机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同时还应该熟悉图书馆的内部馆藏结构,把二者进行一个清晰明了、高效简洁的比对。所以需要使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措施,来保障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意识,增强本岗位的吸引力来充分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着眼于本职工作的同时又要积极发挥和展现自己的价值和才能,要对人生有着热情丰富的理解,从而把这种心情带给每一个与之接触的读者。[4]

(七)加强对于网络手段的利用

在当今网络普及的环境下,“互联网+万物”模式的应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亟待改变和创新,服务内容上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优化。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需要做到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式,优化服务的水平和方式,从读者的需求层面出发才能够追上时代的浪潮不被留下。传统图书馆的开展建设几乎全是纸质书和个人手写借阅,在互联网高速腾飞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结合应用也是势在必得的,电子化的阅览室,图书馆的自动化记录的管理系统,区域网络的互接和联通,部分文献的复制和打印服务等。

(八)做好文献资源使用率的统计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创新不只简单的文献归类和借阅等,该系统可以统计不同专业文献图书的借用次数、使用率、归还时间等数据,可以更好地为智慧图书馆系统分析和掌握读者群体的阅读习惯,甚至每个专业对于不同类型文献的查阅使用次数,再通过智能的个人信息收集比对。可以在读者进行求助之前智能地帮其分析出可能会需要的文献方向和区域,并且进行主动推荐。此举不但能够节约读者和管理员的时间,还会提高整个图书馆的科技化水平,给读者最好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加强图书馆文献的使用效率。

三、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重点工作内容

(一)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部门的导读工作

高校图书馆运营模式的科学化、网络化、信息化流程是大势所趋,电子化图书资源的数量和比例也会不断提高。许多读者短时间内会难以适应这个改变,对数字化、信息化的阅读资源不知道如何使用,这时候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地为其进行导读工作。耐心细致地为其讲解文献的查找与利用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使其快速掌握文献的查阅、读取和检索等基本操作。还要为不同专业建立数据库,进行公示和开展专题讲座,使得高校师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图书馆新技术的应用。

(二)创新服务理念,坚持人本化的服务宗旨

为做好高校图书馆流通创新服务理念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坚持人本化的服务宗旨。就是以读者为本。尊重并满足师生读者各方面的需求,逐步变革和改善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以提高和提升其服务水平、能力。②工作要从满足师生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满足读者常规需求的前提下。将读者的选择作为调整工作重点的指导,满足更多读者的实际需要。③尊重师生读者的个性选择。高校的读者都存在一定的个性偏好,作为高校的教辅部门的图书馆就更应尊重读者的个人选择,全方面地满足读者的个性需求。以此为读者的个性素质发展提供优良的服务。

(三)开展馆情沟通资源共享模式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仅凭自身的单一运作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不能满足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式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献资源共享就有了其深刻的时代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可以组成图书馆联盟,利用大型的馆内资源互借。文献传递共享和管理模式共创模式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同建立共同使用,相互学习借鉴新颖的管理模式,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协作关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资源的供需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全体师生对于文献信息数量和种类的要求及需要。高校图书馆要与其他高校馆、公共馆建立馆际联盟,不同地域之间的高校馆、公共馆的馆际联盟,是优化和整合文化资源的最好方式。高校图书馆通过与其他高校馆、公共馆建立馆际联盟的方式,可尽可能地满足高校师生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四)要加强对于电子书设备和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图书馆的纸质资源数量显然是有限的,但是电子图书的复制粘贴却是没有限制的。在期末复习、结业考前以及各类证书的考试前,都是某一类特殊专业书的使用高峰期,如果一直使用传统的纸质书借阅系统,就十分容易使得文献和图书资源供不应求现象的发生。而电子图书的使用和分享就能很好地解决这样一个难题,高校图书馆的流通部门人员需要对其馆藏结构和上述学校抢手资源的借阅使用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建立公共的网络图书馆平台,将这一部分资料做成电子版方便读者们查阅。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里的流通服务是一项需要精细操作的工作,对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内容都有着很大的考验和要求。提高整个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水平,就需要从业者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借阅书籍文献。同时做好自身服务质量的自我监督和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乃至学历水平、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用专业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要求。做好新时代电子化信息技术的利用和数据分享,推进整个图书馆朝专业化、科技化、利民化方向转变,帮助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的内容和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姜宇飞,刘革.高校图书馆以项目制推动服务创新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东北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立项工作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8):30-41.

[2]袁霞.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与管理创新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9):173-175.

[3]崔东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探索[J].传媒论坛,2020,3(01):120.

[4]张晶.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的创新与探索——以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为例[J].新西部,2019(15):54-55.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