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测角度对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检测花生油AFB1污染的影响研究

2021-09-02庞妍妍何学明

中国粮油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花生油正确率光谱

陈 敏 庞妍妍 何学明 沈 飞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高校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3)

花生油颜色淡黄透明、滋味可口,具有适宜的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易于身体消化吸收,且含有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1]。花生作为花生油的原料,在生长、收获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真菌的侵染,而霉菌代谢产生的AFB1在花生油生产过程中,会侵入油相,从而导致花生油中毒素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2]。

目前,检测AFB1的方法主要是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3]、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等[4]。 然而,这些方法通常成本高、耗时长,难以实现现场实时快速检测。近年来,光谱技术因样品预处理简单、快速无损等特点成为最具有检测潜力的一类方法[5]。其中,荧光技术因高灵敏度、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农产品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7]。具有荧光特性的物质受到紫外波段辐射激发后,会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更长的可见光,称之为荧光。对于不同物质其分子构成不同,受辐射激发的波段、发出的荧光信号也不同。利用荧光技术检测农产品中AFB1早有报道,1969年Marsh等[8]表明棉籽AFB1与蓝绿色荧光 (blue green yellow fluorescence, BGYF)具有高相关性。近年来,基于荧光技术检测葡萄酒[9]、玉米[10]、花生[11]、面粉[12]等农产品中存在的AFB1也有大量研究。与使用汞灯、发光二极管或氙灯等光源作为激发光的传统荧光检测方法相比,LIF检测技术由于使用单一激发波长的高功率激光器,其灵敏度会更高[13]。Wu 等[14]利用研发的LIF系统对污染AFB1的开心果进行识别时,发现使用三个荧光探头接收荧光时比只用一个荧光探头的正确率高7%。这一结果说明当样品受到激发光激发后,周围均产生荧光。因此有相关学者研究了荧光检测角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中,有学者研究了不同角度的LIF技术检测开心果中四种黄曲霉毒素[15]、牛奶的新鲜度[16]、橄榄油掺假[17],结果表明当激光束与检测光纤夹角为36°时,检测开心果黄曲霉毒素的灵敏度和信噪比最高;样品与光束之间的角度60°时,预测牛奶新鲜度效果最好;检测角度为90°时,橄榄油掺假预测精度最高。由此可见自主研发的LIF系统对不同样品光路是有区别的,其发射的荧光信号和散射光也是具有差异性的。因此,利用LIF技术精确检测花生油中AFB1,选择一个合适的检测角度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有较多研究利用荧光技术检测AFB1,而对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大多是鉴定食用油掺假问题,有少量报道该技术用于开心果、花生等坚果中AFB1的检测,因花生油液体样本复杂,受背景荧光干扰严重等问题,用LIF测定植物油中的AFB1尚未报道。因此,本研究拟研发一套LIF系统,比较不同荧光角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探索LIF技术在检测花生油中AFB1的应用潜力。以花生油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角度下,花生油污染AFB1所产生的特征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区分AFB1污染超标花生油的定性模型,并利用定量模型探讨了样品的荧光光谱与AFB1含量的相关性。以期为实现花生油中AFB1的快速识别和早期预警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一级花生油:市售,密度为 0.9 g/mL;黄曲霉毒素标品(纯度≥98%);乙腈(色谱纯);振荡器;精密量角器。

为了验证研发LIF系统检测花生油中AFB1的可行性,优化系统的光路,用乙腈配制10 000 μg/L的AFB1标准溶液备用,每个样品用50 mL的量筒准确量取40 mL花生油,根据国标对花生油中AFB1的限量标准,制备花生油污染AFB1水平为0、5、10、20、25、30、40、50 μg/kg,每个AFB1污染水平均配制15个样品,另外准备15个纯花生油作为对照组,总计135个样品。每个样品均是当天配制,配制好的样品放置在振荡器上振荡5 min后,在黑暗中常温静置2 h后再采集光谱。LIF系统的3个检测角度使用量角器精确测量后固定。样品的详细配制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制备的详细情况

1.2 实验方法

本研究自主研发的LIF光谱实验装置原理图如图1所示。实验采用的是MW-GX-375的固体连续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波长为375 nm,功率范围0~137 mW可调)。激光束通过芯径为1 000 μm的光纤经过准直镜(COL-20K)垂直照射在样品表面。置于比色皿中的20 mL样品吸收激光能量后,释放特征荧光经过长波通滤光片(LPF400)到准直镜(74-uv-02),从不同方向由芯径为1 000 μm的光纤传输至光谱仪(QE pro)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光谱采集范围为200~1 000 nm,积分时间设置为2 s,每个样品采集两次,光谱采集的整个过程均在避光的暗箱中进行,为避免环境变化对样品采集的荧光产生不同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实验环境的一致性。

注:1 暗箱,2 光谱仪,3 电脑,4 接收准直镜,5 滤光片,6 样品台,7 样品,8 激发准直镜,9 光纤,10 激光器,11 电源,12 可调整检测荧光角度(30°、60°、90°)。图1 LIF检测系统示意图

1.3 实验数据处理

采用UnscrambleX 10.4和Matlab 2015b软件对采集的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建模之前先用ken-stone(KS)算法将数据集划分为建模样本集(总样本数的2/3)和预测样本集(总样本数的1/3)。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 (PCA) 分析污染不同水平 AFB1花生油的聚类趋势,在通过线性判别分析 (L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PLS-DA)、支持向量机 (SVM) 将样品划分成不超标 (AFB1污染水平<20 μg/kg) 和超标 (AFB1污染水平≥20 μg/kg),建立偏最小二乘 (PLSR) 定量模型。评估定性模型的指标是判别正确率。评估PLSR模型性能的主要指标有:模型决定系数(R2)、建模均方根误差(RMSE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相对分析误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 RPD)、最低检出限(LOD)等,其中RPD为预测集标准偏差与预测均方根误差的比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角度采集荧光信号的光谱分析

污染不同水平AFB1的花生油在3个检测角度的平均荧光原始光谱如图2所示。同一样品在3个角度的荧光峰形状相似,其中对照组的峰形与0 ppb组样品峰形基本重叠,说明用乙腈配制的AFB1标准溶液对花生油荧光信号没有影响。当研发的LIF检测角度为60°时,样品荧光强度最高,而研发的LIF检测角度为30°时,样品荧光强度最弱且荧光峰发生红移。图2显示,不同污染水平样品在400~600 nm、600~800 nm范围的荧光峰存在明显差异。植物油在350~420 nm激发下出现在610~800 nm的荧光峰与叶绿素有关[18],而在400~600 nm的荧光峰应是由维生素B2、类胡萝卜素以及脂肪酸的氧化产物等荧光团共同产生、叠合而成的荧光宽峰[19]。在紫外光的激发下,AFB1的荧光峰出现在428 nm左右[20]。从3个检测角度采集荧光信号总体上都是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加,荧光值也在增强,尤其是在400~600 nm,荧光强度增强幅度更大。这可能是低浓度的AFB1荧光信号会与花生油中的荧光物质发生交叉影响[21]。尽管荧光值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在400~800 nm范围内,没有单个特征峰可以直接表示与AFB1相关,因此,为了提取与AFB1污染有关的关键光谱信息,需要借助化学计量学方法进一步分析400~800 nm的光谱。

2.2 主成分分析

利用所研发的LIF系统采集污染AFB1花生油的3个检测角度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总体而言,超标花生油和不超标花生油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并不能完全区分开,尤其是当研发的LIF系统检测角度为30°时,分离效果最差。这可能是由于荧光在30°检测时受到散射效应的影响最大。也可能是微量的AFB1在花生油中荧光信号强度较低,而花生油本身的荧光容易掩盖AFB1特性信号[22]。当研发的LIF系统检测角度为60°和90°时,PC1和PC2 两个主成分贡献之和达到了84%。其中PC1占主要贡献值。可能物质的大多数物理差异均是PC1导致的[23],这为进一步的判别分析提供了基础。

注:a 检测角度为30°;b 检测角度为60°;c 检测角度为90°。

注:a为检测角度为30°;b为检测角度为60°;c为检测角度为90°。

2.3 判别分析结果

花生油从不同检测角度的3个判别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当检测角度为30°时,400~600 nm的预测集在判断不超标样本时正确率只达到81%,这可能是不超标样本中AFB1含量太低,受花生油本身荧光影响大。另外,当研发的LIF检测角度为60°时,在600~800 nm范围建立模型的正确率整体要比其在400~600 nm建立模型的正确率高。尽管AFB1的荧光特征峰位于425~500 nm,但花生油在污染AFB1后光谱的差异性不仅是AFB1本身的差异性,还与样品本身荧光物质有关[24]。然而,当研发的LIF检测角度为90°,建模波段为400~600 nm时,SVM模型的各个指标正确率均达到100%。由此可见,当荧光检测角度为90°时,可最大程度地减少透射光与散射光的影响[25]。因此,在研发LIF系统用于检测判别花生油中AFB1是否超标时,检测角度设置为90°,结合SVM在400~600 nm建立的判别模型可展现更高的精度优势。

表2 污染AFB1是否超标的花生油样品判别分析模型

2.4 花生油中AFB1含量的PLSR定量预测

表3 花生油中AFB1含量PLSR模型预测分析结果

3 结论

猜你喜欢

花生油正确率光谱
基于三维Saab变换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方法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EMS诱变对花生油酸、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星载近红外高光谱CO2遥感进展
低温和高温压榨花生油性质的比较研究
肉豆蔻挥发油抑菌及抗花生油氧化作用研究
苦味酸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