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78LX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09-02黄晓燕信子龙吴红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夏播郑单父本

黄晓燕 信子龙 吴红宇

(1.张家口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站 河北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河北张家口075000;3.涿州市禾雨鑫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涿州072750)

78LX(合玉966)是张家口市惠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YM665为母本、DYG3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品种。该品种具有稳产、抗病、抗倒伏、抗倒折能力强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的大田玉米品种。202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冀审玉20208046)。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1.1 亲本来源

1.1.1 母本DYM665 DYM665是利用3个P群杂交种两两杂交组成群体M3,自由混粉3代后,选择优良单株40穗,通过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自交系。夏播生育期97 d,株高176 cm,穗位高83 cm,幼苗叶鞘紫红色,株型紧凑,雄穗分枝5~8个,花药黄色,散粉后略显紫色,护颖绿色;花丝青色,果穗长锥形,12~16行,穗轴白色,粒型偏硬粒,粒色黄色。

1.1.2 父本DYG38 DYG38是黄改系昌7-2与Lx9801杂交,得到F1再杂交黄早四;三交种自交2代后,选择优良单株A1,再利用昌7-2回交1次;然后自交5代所得到的优良稳定自交系。夏播生育期98 d,株高165 cm,穗位高71 cm,幼苗叶鞘色紫色,株型半紧凑,分枝数6~9个,花药黄色,护颖绿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短锥形,12~16行,穗轴白色,粒型硬粒,粒色黄色、略浅。

1.2 杂交组配

1.2.1 选育方法 采用常规系谱法选育。78L X选育系谱见附图。

1.2.2 组配世代 父本9代与母本第8代组配。2014年春季在海南以DYM665为母本,定向测配DYG38,2015年夏播初比试验表现优异,定名为合玉966,审定名称为78LX。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78LX在黄淮海夏播玉米组出苗至收获期106 d,属晚熟品种。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266 cm,穗位高112 cm。雄穗分枝9~10个,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穗长17.3 cm,穗行数16行左右,秃尖长1.5 cm。籽粒黄色,半马齿形,千粒重333.5 g,出籽率86.2%。抗倒伏倒折。

附图78LX选育系谱

2.2 抗性鉴定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18年,高抗瘤黑粉病,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禾谷镰孢穗腐病;2019年,高抗小斑病、瘤黑粉病、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禾谷镰孢穗腐病。

3 产量表现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7年品种比较试验,78LX(品种代号A6)亩产量为697.1 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平均亩产654.6 kg)增产42.5 kg,增幅为6.49%(表1、表2)。

表1 2017年78LX(A6)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表2 2017年78LX(A6)品种比较试验各点产量结果

3.2 区域试验

2018年河北省玉米统一试验夏播4 500株密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7.0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15个试点12点增产3点减产,居参试品种第6位。2019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45.1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15个试点12点增产3点减产,居参试品种第3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6.0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表3)。

表3 78LX 2018-2019年海河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产量(平均产量)结果

3.3 生产试验

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3.9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9%,14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居参试品种第1位(表4)。

表4 78LX参加2019年海河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4 制种技术要点

4.1 保持品种亲本种性

品种亲本繁殖过程中,须严格按照生产要求,保证周边隔离超过400 m,抽雄吐丝前严格去除繁殖田中杂株和变异株;经3代以上连续扩繁的亲本,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提纯复壮工作。

4.2 制种生产技术要点

该品种制种技术按行比法种植,父母本同期播种,适宜父母本比例为1∶5;亩留苗6 000株,父本1 500株左右。平均制种产量450 kg左右。亲本繁殖田隔离区在500 m以上,按标准株去杂,亩种植密度6 000株,平均产量500 kg。

5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在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种植。适宜播期为6月10~25日,播深根据墒情控制在5 cm左右。适宜密度为4 000~4 500株/亩。播种时采用50~60 cm等行距或80~40 cm宽窄行播种,株距根据行距确定,20 cm左右最为适宜。底肥最好施农家肥,同时亩施三元复合肥20~30 kg,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 kg左右;也可底肥施用农家肥时一次性亩施玉米专用缓释肥30~50 kg。干旱及时浇水,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玉米籽粒乳腺消失出现黑粉层后适时收获。

猜你喜欢

夏播郑单父本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横亘20年郑单958依然市场唱主角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夏播短季棉中棉所50在荆门的机播机收种植表现
11个玉米新品种(系)夏播对比试验初报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