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泛育麦1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1-09-02罗家传崔晓东罗家俊倪闪闪缑国华葛红根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强筋赤霉病纹枯病

罗家传 崔晓东 罗家俊 倪闪闪 缑国华 葛红根 徐 瑛

(1.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西华466632;罗山县定远乡农业服务中心 河南罗山464200)

小麦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小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世界上小麦生产大国,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河南自古就是粮食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小麦栽培的中心地带,它的面积、总产量和贡献一直居于我国首位,其小麦种植面积是全国小麦总播种面积的1/4,总产量约占1/4[2]。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强筋、中筋、弱筋3种品质的小麦成为未来小麦消费的发展趋势,这对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3]。中国小麦由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4种类型构成,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但达标样品比例较低[4]。扩大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对促进小麦供给侧改革、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发展优质小麦是河南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小麦供给侧改革的重点[6]。应加强稳产、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推广,以提高小麦商品粮的质量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区食品加工产业的持续发展[7]。小麦品种品质是商品麦质量的基础。科学合理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对于满足消费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8]。中国的小麦生产能力逐步发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对产量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9]。但是,近年来国内小麦供需结构不均衡问题凸显,普通小麦库存积压,优质小麦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10]。泛育麦17是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09)。

1 品种选育过程

1.1 育种目标

根据黄淮麦区的气候特点,确定育种目标。株高75~85 cm,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每亩成穗40万~45万穗,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5~50 g,亩产600~700 kg。品质中强筋,株型紧凑,抗倒,中到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赤霉病,抗寒、抗干热风,籽粒饱满、容重高、商品性好。

1.2 亲本来源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矮秆、大穗、穗型紧凑,高抗倒伏,品质优良,叶功能期长的泛麦8号-4作母本,选择高产、广适、高抗的材料周麦18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其系谱及选育过程见附图、附表。

附表 泛育麦17的选育过程

附图 泛育麦17的选育系谱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半冬性,全生育期232 d,与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长势旺,叶片细长,叶色黄绿,分蘖力中等,冬季抗寒性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拔节平缓,两极分化快。株高80~82 cm,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中等。旗叶上举,整齐度好,穗层整齐,中后期耐旱性中等,后期根系活力中等,对后期高温稍敏感,耐低温寡照,熟相较好,穗发芽轻,穗码排列略密,结实性一般。穗纺锤形,短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一般成穗数39.3万穗/亩,穗粒数35.1粒,千粒重43.6 g。

2.2 抗性

综合抗病性较好,田间自然发病鉴定,高抗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纹枯病发病轻,白粉病、赤霉病发病中等。2016年、2017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分别为免疫、高抗,叶锈病分别为免疫、免疫,白粉病分别为高感、中感,赤霉病分别为高感、高感,纹枯病分别为中感、中感。

2.3 品质检测

经原农业部谷物品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验,在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中抽混合样化验,2016年、2017年品质检测结果:籽粒容重分别为778 g/L、788 g/L,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45%、14.04%,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7.5%、29.7%,稳定时间分别为10.7 min、17.3 min,吸水率均为58%,最大拉伸阻力均为637 E.U.,拉伸面积均为142 cm2。品质指标达到中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2015年黄泛区农场样品经原农业部谷物品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验,面包体积825 mL,面包评分86.8分,面条评分82.0分。说明泛育麦17烘烤品质和面条品质较优。据河南“一加一”面粉有限公司2019年7月对黄泛区农场送样化验结果,湿面筋30%,吸水率58.5%,稳定时间7.4 min,弱化度71F.U.,粉质指数88,最大拉伸阻力582 E.U.,黏度659,吹泡仪W值214。2020年小麦质量现场鉴评结果(面包)为88.9分,居全国各品种第3位,高出美国硬红冬麦1.5分。

3 产量表现

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9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8%;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8.6 kg,比对照增产3.8%。2017-201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6 kg,比对照增产4.4%。

4 栽培技术要点

泛育麦17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作早中茬种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旬,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亩,底施复合肥35~40 kg/亩,拔节期追施尿素15 kg/亩。(2)2月中旬进行以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蚜虫和红蜘蛛为主的综合防治,可与化控结合进行。病虫害防治药剂配方为2.5%联苯菊酯50 mL+18.7%丙环·嘧菌脂50 mL/亩。肥力高的麦田可同时喷5%烯效唑50 g/亩进行化控。(3)小麦齐穗至初花期开展以防治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综合防治,防治对象包括蚜虫、黏虫、吸浆虫、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防治配方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 mL/亩+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50 mL/亩。

猜你喜欢

强筋赤霉病纹枯病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农业农村部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