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龙葵资源的收集与品种优选试验

2021-09-02王敏军陈淑君李国成薛丽静崔京芬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龙葵长势生育期

王敏军 邵 超 陈淑君 李国成 薛丽静 崔京芬

(1.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白城137000;2.龙井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吉林龙井133400)

龙葵(Solanum nigrum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双子叶植物纲、茄科、茄属、龙葵亚属,喜生于田边、荒地及村庄附近,广泛分布于欧、亚、美洲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在国内市场对龙葵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药用市场需求旺盛。因为龙葵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现已被医药业应用于治疗各种癌症药物的主要原料,同时国内研发的龙葵碱,主要用于抗菌、消炎、护肝、降压等方面的药物研发。在药用开发上,澳洲研发的茄胺主要用于过敏性、组胺性、烧伤性和胰岛索性休克等方面研究。②健康食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龙葵除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鲜果色泽鲜艳,味道纯正,风味独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浆果,以此为原料开发生产医药保健品和健康食品,以满足人们健康理念的产品需求。③龙葵的种植还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可为种植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1]。

目前,野生龙葵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但随着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量较大,致使龙葵药材十分紧张,仅靠野生药材的产量,很难满足药材市场的需求,必须展开龙葵的人工栽培,才能保障龙葵药材原料的供应[2]。因此开展野生龙葵种质资源的收集,并进行品种优选,不仅可以扩大龙葵的人工栽培,而且为龙葵的育种奠定基础。自2018年以来笔者同本所研究人员开始了龙葵野生资源的收集及田间人工栽培的品种优选,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源收集

从吉林省各地收集龙葵野生种质资源8份(表1),对收集的资源按果实颜色、果型、植株大小进行整理、分类,并于2018年开始进行连续3年的田间人工栽培试验。

表1 不同龙葵品种筛选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在白城市农科院试验地,地势平坦,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pH在7.5左右,种植方式为非连作。试验小区设置为每个品种5垄,垄长8 m,垄宽0.9 m,小区面积为36 m2,垄上双行种植,株行距为0.4 m×0.4 m,形成拐子苗,每亩定植株数为3 500~4 000穴,每穴2株。

1.3 栽培管理

在前一年进行灭茬深翻,翻耕深度20~30 cm,将深层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翻耕到土层表面经过冬季低温将其冻死,并将表层土壤中的病原菌深埋地下,破坏其萌发环境,减少种植时病害的发生,次年春季进行细耙、平拖,播种前起垄,垄高20~25 cm,高垄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植株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有助于植株的生长[3]。每年进行秋翻地,春耕时结合旋地起垄,每亩施入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40 kg、钾肥5~10 kg,同时加入含硼、锌、钙的中微量元素肥10 kg。龙葵育苗在温室完成,在5月10~15日之间幼苗5~6片叶时进行定植,每穴两苗,每亩定植约4 000穴,定植后浇水,确保幼苗成活,一周后在幼苗彻底缓苗后进行定苗,只留一苗,后期进行正常田间管理,并在植株的各个生长期进行各项生育指标调查。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幼苗生长及成株前期,调查植株长势,在植株大量分杈及旺长末期,调查株高、主茎粗、分枝数、幅宽。调查方法:每小区随机选10株挂好红色标签,然后逐个指标调查。同期进行叶斑病及枯萎病的调查,因龙葵适应性好、抗病性强,所以调查方法是对整个小区进行发病株数记载,然后根据发病株数初步估算发病情况。

龙葵产量调查:每个小区随机取5 m,选取3条垄,将每垄上的植株挂上标签,然后进行定点采收,在龙葵第1批果成熟时开始第1次采收,然后隔7~10 d进行下一次采收,共采3~4次。把分次采收的果实进行称量,最后计算每点整个生长期的采收量,换算为龙葵的小区产量及亩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物学性状及田间生长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各品种茎形、花色、花序及果实颜色均相同,各品种生育期有显著差异,从出苗到80%果实成熟时期,各品种的生育期不同。由表3可以看出,2号、3号、4号生育期在130 d左右,为长生育期品种,1号、5号、6号、7号、8号生育期相对较短,在120 d左右。各品种的田间长势、性状和抗性有差异,其中1号、2号、6号3个品种田间长势较好,主茎粗壮,分枝数适中,抗病性表现较好,3号、4号、5号3个品种田间长势相对较差,且田间有病害发生。

表3 不同龙葵品种生育期及田间生长性状

2.2 产量性状

由表4可以看出,各品种3年平均产量在445.56~631.55 kg/亩,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3.7%~36.5%,产量最低的是5号公基金黄甜,3年平均产量为445.56 kg/亩。表现最好的是6号龙井黑甜,3年平均产量达631.55 kg/亩,比对照增产36.50%,且连续3年产量稳定,最低年份的亩产也在547.93 kg。其次2号燕麦地黄甜和1号松原特大黄甜产量也较高,亩产分别为565.94 kg和550.81 kg,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22.32%和19.05%,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表4 不同龙葵品种产量调查统计(2018-2020年)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龙井黑甜、松原特大黄甜和燕麦地黄甜3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田间长势强壮,主茎粗壮,分枝数适中,抗病性较好,丰产性强,且在连续3年的多点试验中产量表现突出,且产量稳定。由于龙葵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所以在加强地块选择和田间管理的情况下,有更大的增产潜力。因此,研究所已将优选出的品种资源进行保存,待进一步提纯后进行品种认定,并可作为主栽品种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

猜你喜欢

龙葵长势生育期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困扰吧, 女性!
龙葵果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