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视域下新场古镇原住民公共空间使用状况探析
2021-09-02毛嘉逸
毛嘉逸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一、新场古镇原住民文化的组成
1.生产生活
生产生活分为生产经营和居住生活两个方面,生产经营是商品从生产、制作到贩售一系列流程,如民间手工匠人制作的竹编、木刻制品、石雕工艺等和盐业、商业、农耕、养殖业的生产及变迁。居住生活则体现在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服饰文化有土布制作流程、特殊服饰“作裙”等;饮食文化分为“二粥一饭”、 糕点制作等日常饮食,传统菜肴“老八样”等节庆饮食以及三黄鸡等当地土特产;建筑文化包括传统的木构瓦檐,多进院落式布局,多元化的装饰风格,如新场特色的四绞圈和观音兜。交通文化,如具有江南特色的乌篷船,驳岸上雕凿的拴船用的“牛鼻”等。日常生活文化为当地特色的工具、器皿和生产资料等。
2.节庆民俗
风俗习惯包括在托媒定亲,排八字以及南汇“哭嫁曲”等与生命节点相关的婚丧寿诞和节俗庆典方面岁时节庆、婚丧喜庆。这些节庆民俗影响着空间色彩的呈现,例如古镇居民在岁时节庆和婚丧喜庆时,通常会用红色来装点屋前屋后,同时也被认为具有幸福、吉祥之意。
3.民间文艺
由民间自发的以锣鼓书为首的民间艺术涵盖范围广泛,在书画、音乐、说书、戏剧、雕刻、舞蹈等都有涉及,各具当地特色。解放后,多地文化设施日臻完善,并充分利用各自的阵地展开活动,文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二、上海新场古镇公共空间基本状况
1.空间尺度
新场普通百姓的民居大多为一层,偶有二层,一至二进院落,官贾宅第则三至五进院落,后期新建建筑高度在两层以上。内部方形庭院是原住民晾晒、家庭劳作和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街道底界面宽窄不一,在街巷转角处点状分布半开敞面状空间,可让人流短暂停留,形成动静结合的游览路线。
2.功能布局
新场古镇核心区分为北、中、南三段,依次为原住民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再现区、原住民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再现区和原住民现代生活方式更新演绎区,是承载了新场原住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功能区。古镇核心区以新场大街为主要轴线,除了满足交通和商业功能的之外,还作为增进游客与当地原住民、邻里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休闲交流展示的活动场所。
3.色彩空间布局
新场古镇依然保持着建筑完整风貌和聚落形态,保留着大量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当地人群的生活风貌。古镇整体色彩以中明度中低彩度、低明度无彩色的冷色调为主,辅助色以中高明度中低彩度的冷色调为主,稳重的黑色与白色形成强烈对比,营造出稳重古朴氛围。古镇内生态环境良好,南侧有大面积田地,街道内部绿化呈点状分布,多为常绿植物,搭配些许彩色花卉植物,待冬季落叶归根时,褪去了绿色,多了些黄绿和橙黄,色彩较为单一,主要为绿叶树的四季变化,但与粉墙黛瓦的建筑,低色彩的空间环境相互协调。
新场古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街坊格局,建筑分布为井字形,新场大街与后市河并行,店铺和民居沿街一字排开。街巷空间色彩可分为自然景观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自然景观色彩主要为街道顶界面天空的蓝色和侧界面绿色、红色、黄色等色彩的绿化,人工环境色彩主要为街道地面、建筑立面、雕塑小品、服务设施等。建筑材质就地取材,其色彩也是由材质本身所显现出来的,主要以清灰石、褐色木、白粉墙、红漆木、青黑瓦、清灰砖等为主,共同形成粉墙黛瓦的色彩意象(如图1)。
图1 街巷空间
图2 水体界面
古镇内商业与住宅混合使用,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多样化业态的杂糅在一起,新旧住宅紧紧相依,色彩结合越来越紧密,但也导致了部分色彩界面较为混乱,破坏了古镇原有形态。水体界面中船舶交通功能基本丧失,偶尔能看到富有水乡特色的船舶。原住民自发的将盆栽摆放在河道两侧(如图2),驳岸采用自然的暖色调石材堆砌而成,使低明度冷色调建筑群与暖色调相融相生,与建筑群相匹配,起到遮风挡雨、休憩、商户经营和串联景观节点的作用廊棚也给环境增添了人文色彩。
三、原住民的公共空间使用状况
1.点状空间
点状空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具有明确主题或功能意义的文化传播或教化功能的载体,如历史陈列馆等文教建筑和南山寺等宗教建筑。二是小型的空间节点,如凉亭、手工作坊等。三是微型节点公共空间,如古树、雕塑等。
通过调研发现:文教建筑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部分文教建筑并不是一直处于开放状态。宗教建筑和服务类建筑主要服务于当地原住民,节假日时会举办活动,但当地原住民参与度并不高。手工作坊为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文化节提供了活动场所,平时则作为工作生产和体验使用。廊道、亭等户外是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且桥是古镇内中重要的交通节点,承载着人们日常的交通功能。雕塑、牌坊及古树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同时起到美化环境、观赏的作用。
2.线状空间
新场大街与滨水走廊是古镇内最具活力的现状空间,使用人数是使用状况最直观的体现之一。游客穿行和逗留人数通常在 12:00 ~ 16:30之间持续达到峰值,原住民则主要集中在18:00—20:30之间。其中北段人群最为密集,主要汇集了当地美食、特产以及承载当地原住民生活需求的商铺,街道两侧的灰空间也被当地原住民充分利用,成为卸货、摆放商品的平台,激发了街道的活力。南段作为整个空间序列中末端,存在大量的消极空间,同时又被街道分隔,缺乏与其他空间的联系。通过观察和调研,大部分人会选择人流密集的场所聚集,人们更倾向于有座位可以休息或者观景的地方,空间氛围的营造对增加使用人数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3.面状空间
传统民俗活动是联系原住民的重要纽带,这些活动大多源于民间艺术,老一辈的原住民对民俗活动往往有较强的亲切感与熟悉感,新一辈则对这些活动充满有新鲜感,这些活动是老一辈的集体记忆,也是新老辈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
局部放大空间,历史陈列馆前广场、奚家厅门前广场、缶+文创体验空间、北栅口廊棚处、依附于主街的绿化空间等。这些空间围合感较强,是游客和原住民休闲活动的场所。绿化空间沿新场大街零星分布,大小不一,原住民在此乘凉、闲聊、摆摊,或用于堆放杂物、摆放盆栽和停放非机动车。原住民也常常在历史陈列馆前广场摆摊,有手工艺品、鲜花、艺术作画、蔬菜等,与新场大街一同形成了充满活力、井然有序的交易场所。
其他面状空间,如“L”型、“T”字型、“十”字型等街巷中的交叉口、转角处和古树下等。这些空间围合感较强,主要由原住民使用,成为原住民晾晒、闲聊、休息、发呆、儿童嬉戏等活动场所,利用率相对较低。
四、公共空间的优化建议
尊重空间肌理,尽可能地避免原住民的整体外迁,鼓励新居民的迁入,尊重小镇原有的空间格局、生产生活方式和邻里生态。打造记忆生活空间,既有利于营造生活便利、宜人街巷空间的物质空间,也能触发人们对生活空间和原住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能使游客感受乡愁文化认同。优先保障原住民交往集聚区域的设施配套,整合街道设施产品,注重服务设施的一体化和服务品质。
结论
新场古镇以其完整的建筑形态和街市布局,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完整的古镇原住民的生活形态,吸引了不少游客,空间看似有很多人使用,但是原住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和数量并不高。原住民作为古镇复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注重原住民在古镇内的公共空间使用感受,保障原住民的归属感、幸福感,才能确保和延续新场古镇的内涵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