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1-09-01李永庆
李永庆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的必然选择,更有助于农村社区价值共识的培育。但是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必须从明确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主体,完善农村宣传队伍;创新农村社区教育宣传形式,发挥乡规民约作用;完善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服务体系;注重农村社区实践活动,提升活动组织能力;挖掘农村社区优秀文化,加强农村邻里文化建设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进行路径探索。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路径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农村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农村社区良好思想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对人们凝聚力的提升和社区归属感的获得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从不同的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精神,而且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就变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发挥其重构农村社会秩序,凝聚民众价值共识,促进民众精神觉醒的独特作用,以此促进农村社区实现健康发展。
一、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更加严峻的形势。
(一)社会矛盾转变凸显文化建设之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我國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民观念的改变,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上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物质范畴,更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推进,当前农村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物质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村居民对文化领域的需求日渐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潮流,但是与之相悖的是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短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农村社会更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建设作为支撑。对农村来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时代之要,现实之需。
(二)多元文化冲击瓦解主流价值之同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更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信息的收集和获取,世界正在变成“地球村”。列宁曾经说过:“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已经愈来愈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这三方面的生活完全国际化。”[3]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更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更加深入。但是,多元文化也对本土文化造成了冲击,造成了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怀疑与反叛,逐渐瓦解了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信念认同。农村地区也不例外,农村也正在遭受着多元文化的冲击。正因为思想的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来抵御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
(三)传播方式之变带来监管任务之重
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正常交流形态,近年来,互联网的产业和规模快速发展,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普及。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6.3%,较2018年年底增长305万人,半年增长率为1.4%。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不但增强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信息的渗透力,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人们在网络上随意发布信息,这就使得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一些错误的、不良的东西掺杂其间,民众更加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抬头和对核心价值观的根基的动摇。对网络的监管就成了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也是农村文化治理的关键。
(四)体制机制滞后导致文化建设之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广大农村地区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国家对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长,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农村的文化设施落后,社会公共服务不完善,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滞后等问题仍然是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也是农村社区文化治理中的短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这些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撑,离不开完善的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支持,更离不开大量人财物的投入,这些方面也正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更是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之一。
(五)宣导人才匮乏引起文化建设之艰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但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村社区缺乏能够将良好理论、良好思想宣传给农民群众的人员队伍。在农村社区依靠农村居委会和党组织来进行相关的理论宣传教育是杯水车薪,因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自身的任务非常繁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上经常存在宣传不到位、不重视的状况。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对民众的宣传和引导,在思想教育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更是这样。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宣导人才匮乏造成的艰难局面,正在成为农村社区文化治理中的一个非常复杂而棘手的现实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
(一)有助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农村社会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农村社区的善治关系到农村的未来发展。农村社区治理领域宽、范围广,更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工程,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是农村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农村社区文化在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引导农村文化建设,传播主流文化,占领农村社区文化阵地,能够有力地引导和整合社会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应对不同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从根本上宣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不断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朝着现代化、社会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促进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有助于推进农村社区治理
我国的社区建设经历了从“管理”向“治理”的轉变,这一转变意味着社区必须运用新的治理模式,进行新的治理体制机制探索;这一转变也促使社区治理向科学化、民主化、有序化方向转变,也促使社区治理能力逐步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上改变了原有的观念,契合了当前社区居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的事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不仅是当前意识形态思想工作的需要,也是农村社区现实发展的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逐渐转变农村社区治理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农村的资源加以整合,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从而在思想层面助力农村社区治理,提升治理能力,打造善治乡村。
(三)有助于培育农村社区价值共识
农村社区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农村居民的主要精神交流空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并发挥引领作用,不仅能够指导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通过柔性的约束培育农村社区形成价值共识;而且有利于农村社区情感共同体的培育,增强居民的归属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民主、和谐、诚信、友善等内容,贯彻到实际行动中,能够拉近居民彼此共同的信念,搁置差异,凝聚价值共识,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社区向生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转变。从而在思想观念上将社区居民紧紧组织在一起,动员在一起,为农村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价值观基础。因此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导航器”,作为社区成员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的“调节器”,作为调节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关系的“润滑剂”,凝聚社区价值共识[5]。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寻
(一)明确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主体,完善农村宣传队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的一个重要路径在于明确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主体。
首先,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离不开现实的主体,即从事现实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不仅应该包括个体主体,还应该包括群体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明确建设主体,应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准则,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社会与公众等不同维度的主体作用,形成一个多元复合的主体参与机制。
其次,明确主体责任。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主体,通过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发挥重要的作用;基层政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主体,通过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民间社会组织是主要的参与者,农村社会组织通过搭建互动性平台参与到农村社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来;农村社区居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的核心主体,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社区居民,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中的精英群体和知识分子的力量,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最后,培育宣导人才,完善宣传队伍。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必须培育宣传人才和组织,完善和建立宣传队伍。可以抽调本地专家、宣讲人员进行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农村社区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创新农村社区教育宣传形式,发挥乡规民约作用
农村价值观的转变和培育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社区中的青少年儿童、老年人、无业者等社区中的稳定群体。当前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社区教育缺失的状况,因此必须对此加以应对。
首先,加大农村社区教育投入。教育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6]。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
其次,创新农村社区宣传形式。社区文宣从业者要对自己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去,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新技术,实现农村社区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新媒体等网络方式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后,重构乡规民约。乡规民约中体现了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居民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农村社区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在不改变当地风俗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规民约相结合,在进行必要的协商和讨论后,构建新的乡规民约,发挥乡规民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作用。
(三)完善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首先,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体制。农村社区应该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通过发挥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相关制度优势,在规范选举,落实信息公开,制订相关工作的同时,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体制建设之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其次,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契合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找准国家要求和居民诉求的联结点和工作切入点。充分发动居民群众,整合本地单位、群团组织等多方力量,指导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多方聚力、多元共建、齐抓共管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最后,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相关部门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的相关服务工作,主动提升农村社区硬件设施和相关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文化部门要利用好农村社区图书室、农村书屋、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平台,培训社區优秀宣传骨干。将社区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完善相关社区服务体系。
(四)注重农村社区实践活动,提升活动组织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的关键在于让农村居民在生活中、行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实践。因此要创造条件,让广大农民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拓宽实践平台。农村居民应该在农村居民自治的指引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贯彻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去,充分发挥农村居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会议等已有的平台的作用,在实际中,合理组建群众自治组织,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践行[7]。开辟更多的实践活动平台。
其次,广泛开展实践活动。一是将传统节日和当地的独特的文化庆典活动联系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节目之中,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二是举办社区才艺竞赛活动,在发挥社区居民特长和传统手艺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将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举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成为居民的自觉遵循。
(五)挖掘农村社区优秀文化,加强农村邻里文化建设
首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在新型农村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应当以党员干部为出发点,因为党员干部是宣传与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之一[8]。党员干部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和宣传者,通过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发挥党的优良作风优势,可以形成很强的示范作用。另外,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将身边爱党爱国、孝老爱亲、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敬业奉献、身残志坚等不同类型的榜样推选出来”[9]。充分发挥“善行榜”“见义勇为榜”“好邻居榜”的价值引领作用,用好社区讲堂、道德广场、文明之家评选等载体,用农村社区的真实案例,用榜样现身说法的方式,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借助农村文化资源优势,挖掘农村社区优秀文化。从文化的维度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与农村自身的乡土文化有一定的自洽性。对拥有深厚文化资源和优势的农村社区来说,要寻找自身文化的闪光点,充分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乡贤文化、家规家训文化,并寻求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同时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
最后,加强邻里文化建设,弘扬优良家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的,农村社区应该着力改变社区居民邻里“陌生人”现状,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更应该积极倡导居民群众之间的谦恭礼让、与人为善。弘扬互帮互助、崇德向善的社区新风尚,培育浓厚的邻里文化。除此之外,要注重家庭的作用,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10]。借助优良家风的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去,促进农村文化治理实现善治。
四、结语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对这一要求作出的回应,也是贯彻和执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强新农村文化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3] 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3):33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5] 宁友金.社区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27(5):49-52.
[6] 本刊编辑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69.
[7] 郭超,赵平.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五化”[J].学术论坛,2015,38(1):9-13.
[8] 吕蚕,孙文宇.新型农村社区视域中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9,(4):61-67.
[9] 郭超,赵平.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有效路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4):133-137.
[1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