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观察

2021-08-31郑爱芳

健康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急诊内科管理效果

郑爱芳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急诊内科病房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急诊内科病房护理管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护理事件进行统计。结果:与护理管理前相比,护理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急诊内科病房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急诊内科;病房护理;管理效果

急诊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其特点是患者多、病情急。因此对急诊内科病房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急诊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急诊内科病房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1.08±0.65)岁。纳入标准:无多发恶性肿瘤症状;生命体征平稳;满足急诊内科疾病收治标准。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疾病者;无自主意识和独立行为能力者;临床配合度较低者。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急诊内科护理管理。(1)常规检查。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常规检查,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内科疾病具体类型、心率、呼吸、血压、肺功能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护理方案,确保内科急诊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1]。(2)风险管理。为患者制定优质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病情复杂、年龄较大的患者实施重点监护,包括常规护理指导和护理风险事件防范,防止患者在院发生坠床、跌倒或感染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总结临床常见风险,并强化预见性护理,致力于将风险降到最低。(3)精细化护理。在临床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精细化护理方案,注重对患者身体、饮食、用药、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并深化细节管理,注重提升护理和治疗依从性,针对情绪变化大、心情压抑、焦虑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疏导患者不良心理,使急诊内科疾病治疗更加可靠。

1.3 观察指标

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管理前,患者护理满意度74.00%(37/5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10例,发生率为20.00%。护理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90.00%(45/5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3例,發生率为6.00%。护理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护理管理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护理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诊内科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运用优质护理方案,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措施,能为急诊内科患者康复提供保障[2]。相关护理对策落实后,也可降低医患矛盾纠纷,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在医院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责任感,运用专业护理技术,给患者提供帮助。此外,护理人员应改进自身工作理念,优化护理流程,升级现有护理方案,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控制护理风险事件,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基础,护理人员应不断强化工作能力,及时与患者沟通,做好其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工作,并对现有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制定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为医院急诊内科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致力于解决患者临床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护理管理前相比,护理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可见,在急诊内科病房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模式,强化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成莉,陈妮,毛世芳.风险管理在预防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贵州医药,2019,43(10):1641-1642.

[2]张莹,李娜.急诊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后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20(7):248-249.

猜你喜欢

急诊内科管理效果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
如何提高初中班级管理质量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探讨
急诊内科患者急性肠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控制的影响分析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治体会
155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分析
综合管理在《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