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玉米高效种植与管理技术

2021-08-31张海腾

食品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种植玉米

张海腾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阐述了玉米高效种植管理技术,包括选种、播种、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层面,为推进玉米的高产高质献言献策。

关键词:玉米;种植;管理技术

玉米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它的用途也很多。天气、土壤等因素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很大影响。种植玉米时,要高度重视种植管理技术的应用,结合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玉米种植管理技术,逐渐提高玉米的产量、质量。

1. 选种

科学选种是关键,它关系到玉米的发育、生长。所以在选种时,要结合玉米品种的抗性、生育期等方面的具体特征,结合种植区域具体的天气条件,甄选合适的玉米品种。与此同时,还要检测所选玉米种子的出芽率。目前,可以选择的玉米品种较多,各玉米种类之间的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对通风、光照等方面的要求上。要结合种植区域的日照状况、降水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确保玉米的质量、产量稳中有升。

2. 播种

目前,玉米常用的播种方法有三种:覆盖地膜、垄间种植、免耕种植。科学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是十分关键的,这也是玉米种植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在播种玉米前,要结合水分、土壤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播种方式。播种前,浸泡玉米种,同时做包衣、催芽处理,这样既可以确保较高的出芽率,也可为日后的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3. 种植方法

进行玉米种植管理时,要选择合适的玉米种植方法。种植玉米时,如水分不足或光照不好,将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种植密度也会极大地影响玉米的生长,密度太低会导致产量不高、水分和养分浪费。要想玉米种植取得理想的种植效果,就要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玉米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种植效率均得以明显提高。选择好种植的密度以后,要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养分保证,科学灌溉、合理施肥,切实提升玉米种植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进行玉米种植管理时,要结合玉米的品种、具体的生长特性、土壤养分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施肥配比,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状况增减肥料用量,提高玉米颗粒的数量和重量。

4. 施加基肥

科学施加基肥,可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在玉米种植时,可借助施用氮肥的方法,持续提高土壤肥力,然后在这一基础上,适当进行灌溉,让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种植深绿色玉米叶的玉米时,要适当减少施肥次数,避免出现贪青晚熟的现象。假设玉米叶发黄,就说明玉米长得不好,需要增加施肥次数,确保玉米长势良好。

5. 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玉米丝黑穗、玉米顶腐等状况,这些状况的出现极大地影响着玉米的产量、质量。所以,在进行玉米种植管理时,要密切关注玉米茎叶的生长情况,如有发现病虫害趋势,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抽穗期玉米极易发生叶锈病,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引下科学处理这一问题。同时,假设条件允许,可用先进技术培育无菌玉米种,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6. 苗期管理

做好苗期管理,有利于玉米苗更好的生长。要科学应用秸秆还田模式,播种后,通过有机磷农药有效防控病虫害。针对缺苗,还要及时补种。施肥的时候,要利用埋肥模式,预防种苗烧死的情况发生,也为幼苗营造较好的生长氛围。

7. 抽穗期管理

當玉米处于抽穗期的时候,玉米苗有着明显增快的生长速度,此时需要的养分也跟着增加,这时要科学控制玉米的生长,不能过旺也不能过慢。在北方地区,可能会出现降水不足的问题,此时一定要做好水分的及时补充,从而为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在给与土壤施肥的时候,要结合具体实际,切忌施肥太少或者太多,将化肥功效更好地发挥出来。

8. 开花结粒期管理

当玉米处于该时期,其叶和茎的生长速度达到峰值,故而一定要注意该时期的玉米管理,要做好在该阶段的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同时不能缺水分。有研究表明,此阶段做好上述管理措施有利于增加玉米的穗粒量及穗粒重。

综上所述,要做好选种、播种、种植方法、基肥施加等玉米种植措施,深入研究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从而推进其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种植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