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利水方治疗中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

2021-08-31赵小丽张连提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利水腹水脾虚

赵小丽,张连提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嵊州市中医院·浙江 嵊州 312400)

肝硬化腹水多由于病毒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药物性肝炎等疾病引起,是造成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难治性腹水、低钠血症等疾病的高危因素[1]。数据显示肝硬化腹水1年病死率约为15%,3年病死率超过50%[2]。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病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无法从根本上缓解病情[3]。研究显示传统中医药治疗能够促进腹水的消退,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4-5]。本研究笔者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运用健脾利水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就诊于嵊州市中医院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男45例,女25例;年龄为42~76 岁,平均(57.6±3.2)岁;肝硬化病程6~13年,平均(7.7±1.1)年;腹水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年,平均(1.58±0.35)年;腹水程度:中度39例,重度31例。对照组男52例,女18例;年龄为44~75岁,平均(58.2±2.9)岁;肝硬化病程7~12年,平均(6.9±1.4)年;腹水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年,平均(1.61±0.33)年;腹水程度:中度37例,重度33例。2组患者腹水分级、肝硬化与腹水病程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相关诊断标准[6]。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7]中臌胀相关诊断标准,辨证为脾虚水停证,主症:①腹满如囊裹水;②脘腹痞胀,食少便溏,得热则舒;③苔白腻。次症:①困倦懒动,面色萎黄;②尿少,颜面、下肢浮肿;③脉缓。凡有主症2项及次证2项则可诊断[7]。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西医、中医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为脾虚水停证;3)无上消化道出血、肝癌以及结核性腹膜炎等并发症;4)中、重度腹水;5)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顽固性腹水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水;2)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严重的电解质紊乱;3)合并脾亢及有出血倾向者;4)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该病相关诊疗共识意见制定,绝对卧床休息,减少钠盐摄入,限制液体输入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保肝治疗、利尿等[6]。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水方加减治疗,具体方药如下:黄芪30 g,茯苓、当归各10 g,白术、白芍、薏苡仁各20g,泽兰、防己、猪苓各10 g,大腹皮20 g,甘草 6 g,若兼胸闷咳喘,可加苏子、葶苈子各10 g;若肝区疼痛者,可加延胡索10 g;若胁腹胀痛,可加枳壳、香附、郁金、砂仁各10 g,每日1 剂,水煎服,取汁200 mL,早晚各1 次分服,连续服用4周。

2.2 疗效标准 依照肝硬化腹水中的相关标准[7],分为临床缓解、显效、有效、无效。

2.3 观察指标 1)主要症状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腹大胀满、食少便溏、脘闷纳呆、下肢水肿等主要症状,依据其病情轻重分别记0、1、2、4分[8]。2)腹水深度、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B超测量观察2组患者腹水深度、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3)肝功能指标: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ALT、AST、TBil、ALB水平。

3 结果

3.1 2 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2 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深度、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深度、 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比较

3.4 2 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 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4 讨论

肝硬化腹水的发病与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减退、低白蛋白血症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肝硬化导致门静脉系统血管内压增高,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水份漏入腹腔;门静脉高压激活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静脉流入量增加,内脏血管扩张,增大小肠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淋巴流量,从而产生钠水潴留[9-10]。

肝硬化腹水属传统中医学“臌胀”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臌胀的发生发展与脾功能密切相关。饮食不节,疫疠之邪导致脾之转输功能失司,脾虚水停,脾虚湿聚,积于腹中,遂生胀满,发为臌胀。本研究笔者运用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方中黄芪补气健脾、利尿消肿,黄芪有效成分能够促进机体正气恢复以及机体代谢,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同时预防防腹水而出现的并发症[11-12];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茯苓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力、保肝、降低转氨酶、减轻肝组织损伤等作用[13];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白术有效成分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功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保肝、利尿等作用[14];当归活血止痛、补血、润肠通便,现代研究当归可扩张血管,促进白细胞、血红蛋白的生成等作用[15];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白芍中有效成分芍药苷可调节免疫功能[16-17];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薏苡仁有效成分能够促进体内水分代谢,提高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18];泽兰活血、利水消肿。防己利水消肿、止痛,防己具有明显増加排尿量、制凝血酶原活性等作用[19];猪苓利水渗湿,猪苓有效成分甾体类、多糖类、维生素类等有效成分具有利尿、保肝、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肾脏对尿液的重吸收作用[20];大腹皮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5.7%,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腹大胀满,食少便溏,脘闷纳呆,下肢水肿等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的腹水深度、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的ALB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健脾利水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能够改善脾虚水停症状,减轻腹水,改善肝功能。

猜你喜欢

利水腹水脾虚
何复东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