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髋骨骨折手术

张 园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113200)

髋骨骨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这是老年群体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髋骨骨折会累积多个关节,使患者正常的生理结构受限,对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对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1-2]。手术治疗方案是对髋骨骨折进行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骨折关节的重建,但手术以后患者的预后效果相对不好,还有严重的疼痛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3]。本文主要分析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通过持续性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并且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61~82岁,平均(72.21±6.28)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60~83岁,平均(74.54±6.58)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为髋骨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思维清晰,可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②本文研究对象骨折之后到手术的时间在9 d之内。③年龄均满60周岁。④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确定存在髋骨骨折。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有脑血管病症和精神类障碍的患者。②本文增加静脉回流,可能会对心脏产生危险的患者。③恶性肿瘤病症和存在严重肝肾功能的病症患者。④存在心功能不全和脑出血史的患者。⑤存在肝素过敏患者,以及入院前2周使用过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⑥存在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⑦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积极地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健康的评估,手术前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工作,围手术期要严格的重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防止并发症对患者产生干扰,实施周密化的护理,积极的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的训练等。

给予观察组患者持续性护理,具体干预内容如下。

第一,术前护理:对所有患者手术以前需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指导,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预期效果,也要使患者对相关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强化对患者心理准备的干预工作。积极的和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并且鼓励患者能够勇敢的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病症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患者饱受病痛的折磨,可以通过放音乐,或看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等方式来放松患者的情绪,也可以将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绪。

第二,并发症干预:患者手术以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很容易导致患者合并便秘等相关的不良症状,需要为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一方面要增加患者对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同时也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如患者存在有肺部感染等相关症状,还需要强化对患者的病房环境护理,定期的为患者进行清洁,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

第三,疼痛干预:治疗前后患者会存在明显的剧烈疼痛感,疼痛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这不利于患者的内环境的稳定,也不利于平衡患者的生命体征。所以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镇痛干预,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多种方法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如患者疼痛实在难以忍受,可以适当的遵医嘱为患者应用镇痛药物[2]。

第四,康复训练:需要为患者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在医疗器械的辅助之下帮助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指导。临床医护工作者需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这样能够促进患者患肢血液的疏通和循环,患者前期应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之下完成被动的关节伸展等一系列活动,后期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之下,主动进行关节功能训练,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评价本文所有调查对象关键恢复的优良率,调查两组调查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以视觉评分法(VAS)进行评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疼痛越严重[4];通过Fugl-Meyer评分法(FMA)对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总分3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越好[5];采用改良Barthel评分法(MBI)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其中:0~20分为极严重功能障碍;25~45分为严重功能障碍;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100分为ADL自理[6]。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72.50%(29/4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对照组为17.50%(7/40),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干预以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干预以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髋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属于临床上骨科大手术,这种手术方案治疗之后,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感染形成。有研究认为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形成的高发期是术后24 h以内,所以保证感染的发生率最低对维护患者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恢复效果,保证治疗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持续性护理模式在干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周密化的护理指导,进而持续的对患者进行各方面的干预,使得患者能够实现不间断的护理保护,在护理时能够有效落实床边工作制,这样使得护士尽可能的对高危患者加以识别,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与医师进行迅速的沟通探讨,可以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在干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采取口头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还能配合图片资料等进行生动形象的宣传,有效地防止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降低了感染发生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恢复的过程中,这样始终能够使患者对于相关并发症的危害有深刻的认知,这样就能调动患者和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患者自身恢复的潜能,有效地维持患者的健康发挥了必然的作用。这种护理模式可以充分的调动医师、护士、患者家属和患者之间的配合,大大提高了患者遵医的行为,也更好的实现了健康教育的目标。对于髋部骨折患者而言,感染一直都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导致这种病情发生的原因是因患者血流速度变缓,存在有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所以这种状况特别容易出现在高龄群体当中,因为这一类患者群体存在日常活动能力降低。而在骨科当中,感染的风险主要分为4个维度。对患者进行骨科大手术而言其本身就是出现这种病症的高危因素,再加之患者年龄较高、手术时间超过45 min、部分肥胖患者、术后活动量减少等都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这种病症。而为患者落实持续性护理可以充分调动护士进行查房,护士实行床边工作制,这样就能有效的面对面的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强化了对患者手术以后是否出现感染的评估。这种护理在干预的过程中,能够使护士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可以针对高危因素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指导,综合全面提升了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相关不良状况的认识。还能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康复知识的讲解,这样一致努力可以提高患者恢复的价值。

持续性护理方案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全面细致的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案具有严谨的科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7-8]。对髋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各个环节实施周密化的完整护理计划,能够严格的对患者的各项安全加以保障[9-10]。这项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比较,所涉及的内容更加的周密和全面,能够重视对患者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各种感受和体验,重视患者的精神护理,护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发挥的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对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通过持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相关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髋骨骨折手术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手术之后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手术
每个人都有个包
分娩让女性更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