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产科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2021-08-31沈凯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产科母婴丈夫

沈凯峰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产科住院护理期间,除了为孕产妇提供日常活动护理外,还需提供产科健康教育和咨询,向产妇及其丈夫等传授母婴知识及技能,便于新生儿父母可尽早接纳新成员,及时转变角色[1]。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进步,产科护理也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秉承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取得了良好效果[2]。本研究就探究产科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90例产妇,根据不同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年龄20~38岁,平均(23.21±2.54)岁;孕龄38~43周,平均(38.54±0.87)周;分娩方式:8例剖宫产,37例阴道分娩;文化程度:3例高中及以下,22例本科,20例本科及以上;住院时间3~8 d,平均(5.21±2.36)d;新生儿性别:24例男婴,21例女婴;新生儿体质量:2.80~4.20 kg,平均(3.20±1.20)kg。观察组(n=45)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年龄20~39岁,平均(23.25±2.51)岁;孕龄38~43周,平均(38.55±0.82)周;分娩方式:7例剖宫产,38例阴道分娩;文化程度:3例高中及以下,21例本科,21例本科及以上;住院时间3~8 d,平均(5.22±2.35)d;新生儿性别:23例男婴,22例女婴;新生儿体质量:2.80~4.30 kg,平均(3.30±1.10)kg;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者。②无内科并发症者。③无产科合并症者。④初产妇。⑤产妇及家属均知情研究。排除标准:①智力水平低下或精神内疾病者。②家族病史者。③Apgar评分<10分者。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新生儿、乳房护理,产后、饮食、活动、出院指导等,产妇及其家属不参与新生儿预防接种、抚触、沐浴,由护士在治疗室进行,产后2~3 d,于宣教室由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母婴知识技能讲解,并示教演练,及时解答疑虑[3]。观察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采用一对一形式进行:①产后1 d: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母婴同室的优势和母乳喂养的优势,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及早哺乳,并密切与婴儿接触,指导其选择正确的哺乳姿势、技巧、更换尿布等,并教会如何配制奶粉,以便母乳不足时使用。②产后2 d: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母婴知识技能宣教,包括新生儿沐浴、抚触、臀部脐带护理、早期预防接种等,教会产妇如何进行乳房、子宫、会阴护理和复旧子宫,叮嘱产妇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并根据产妇身体情况给予营养指导,同时教会如何紧急处理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和产褥期常见症状,邀请其家属积极参与学习护理方法,尤其是其丈夫,应多给予产妇支持和鼓励[4]。③产后3 d:详细记录产妇的心理变化,给予产妇全面的心理干预,及时解答疑惑,通过有效沟通、交流、家属支持等及时缓解担忧、紧张、恐惧等心理,树立生活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在旁指导产妇或其丈夫进行脐带护理、抚触以及新生儿洗澡,及时纠正不良操作。④产后4 d:采集床旁足跟血,并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产妇的个人卫生、饮食、恶露、避孕等,并发放指导手册,及时补充知识[5]。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出院时焦虑程度和母婴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对其丈夫的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①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严重。②母婴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设问卷评价,共25题,包括产褥期护理、新生儿常见症状及处理、产后营养活动、产妇复查及避孕、脐带护理、乳房护理、新生儿预防接种、母乳喂养等知识,每题4分,≥60分表示及格[6]。③母婴技能掌握情况:由高年资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对产妇或其丈夫进行新生儿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沐浴等考核,顺利完成且错误不明显为掌握[7]。④产妇对其丈夫的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采用自制问卷评价,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表示,分别行χ2、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和出院时焦虑程度对比 两组产妇分娩时S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产妇出院时SAS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和出院时SAS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产妇分娩和出院时SAS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产妇母婴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比 两组产妇母婴知识及格率和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沐浴掌握比例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母婴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比[n(%)]

2.3 两组产妇对其丈夫的满意度对比 两组产妇对其丈夫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对其丈夫的满意度对比

2.4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3.1 母婴床旁护理可改善产后焦虑水平 在妊娠分娩期间,因生理、心理、角色等的改变,产妇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尤其是产后1周,心理极不稳定,大多因母亲角色转变而缺乏相关护理知识而导致。而传统母婴护理并不能满足产妇的需求,因此可能促进心理变化,母婴床旁护是一种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强调住院期间母婴不分离,并在床旁将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授于产妇及家属,同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纠正错误行为,不仅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也促进母婴亲情交流,帮助适应角色转变,降低不良反应[8]。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出院时SAS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证实了以上观点。

3.2 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及其丈夫母婴知识技能水平 虽然常规产科护理也是母婴同,但很多操作都是由护理人员进行的,且知识宣教多为集体和模拟,形式化严重,导致产妇及家属很难实际操作。母婴床旁护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母婴知识技能传授为一对一,同时还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授,确保产妇及家属真实掌握,此外,床旁边指导和操作也能提高产妇及家属的学习兴趣,并现场解决问题[9]。结果显示,两组产妇母婴知识及格率和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沐浴掌握比例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及其丈夫母婴知识技能水平提高。

3.3 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夫妻关系和谐 产褥期较为特殊,产妇不仅需要恢复体内,还要适应母亲这个角色,因很需要他人的陪伴和关怀,尤其是其丈夫,在家庭中丈夫的作用很突出,若夫妻关系不和谐,则可引起产后抑郁。母婴床旁护理会让产妇丈夫参与其中,学习并掌握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操作,指导丈夫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积极主动的分担家务、照顾婴儿,同时也利于建立亲子感情[10]。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对其丈夫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夫妻关系和谐。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符合产妇及其家属的需求,可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及其丈夫母婴知识技能水平,并促进夫妻关系和谐,产妇临床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产科母婴丈夫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