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恶性心脏评分

董 健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300)

恶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的严重类型,此疾病发病比较急,病情比较严重,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脏停搏的情况,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2]。对该类疾病患者,除了进行积极治疗,还需要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3]。本文选取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共66例。对患者随机编号,1~66号,其中奇数号33例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4,年龄21~79岁,平均(51.56±5.74)岁;偶数号33例为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13,年龄22~77岁,平均(51.53±5.22)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获得所有患者的同意之后开展,取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尽快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对症用药处理吸氧护理等,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工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第一,优化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共同讨论分析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骤然停止的抢救经验,确定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不断对护理服务进行优化和改进,完善护理流程,形成统一的抢救标准,从而使得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强化基础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24 h心电监护以及吸氧监护,按照医嘱对患者用药,对患者采用专人不间断护理,协助患者做好皮肤、呼吸道等护理工作,以预防并发症。另外,对病房清洁消毒,定时通风,保证病房空气新鲜,预防交叉感染。

第三,建立健全护理机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护理制度,保证所有的护理操作都可以切实落到实处,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第四,抢救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对症护理,抢救中严格遵守医嘱对患者用药,配合医师进行抢救,以提高抢救效果。

第五,生活方面护理:发病初期,给予患者流质食物,注意补充电解质,预防出现电解质紊乱情况。然后随着病情恢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预防便秘。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1.3 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②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以及环境因素4个方面,每个方面50~100分,分数高表示生活质量高[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录入分析工作借助SPSS20.0软件开展,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各计量数据以()的方式进行表示,两组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其差异性。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对照组窦性心律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分别为(5.55±0.11)h、(145.23±11.04)h和(102.34±21.42)h,观察组窦性心律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分别为(2.53±0.23)h、(40.44±4.04)h和(46.55±4.35)h,由此可见,观察组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434、14.324、11.563,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分析 在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以及环境因素方面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分析(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分析(分,)

3 讨论

心律失常主要是指机体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出现心脏活动障碍和心脏频率异常情况,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心率异常、胸闷、呼吸困难等[5-8],重症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应加重,有些患者会出现心脏停搏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对这类疾病患者,一定要加强病情监测,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为提高抢救效果,在抢救中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9-12]。我院对部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干预更加有针对性,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护理效果显著提升[13-15]。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采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另外,在生活质量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与陈碧嬛与陈仁华[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有效的,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改善预后,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中,可有效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恶性心脏评分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Disorders of the brain-gut interaction and eating disorders
我给爸爸评分
心脏
关于心脏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A2DS2评分与AIS-APS评分在预测卒中相关肺炎中的表现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