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1-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预见性依从性皮肤

周 娇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严重,所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加上近年来居民保健意识都有了很大提升,所以人们更愿意主动去医院做健康检查,因此老年人住院的人数不断增加[1]。由于年龄较大,很多老年人本身活动受限,反应迟钝,如果还患有老年痴呆或者中风偏瘫则会增加坠床、跌倒和压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进一步保障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我院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并将其与传统护理进行对比,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128例资料进行对照分析,采用抽签法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中患者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在63~78岁,平均年龄为(70.22±1.41)岁;观察组中患者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在64~79岁,平均年龄为(71.45±1.55)岁。组间常规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循医嘱完成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和用药护理等工作。护理人员在接到对照组患者的入院通知之后就要立即安排好床位,详细了解病情准备好所需要的药物和医疗设备,通常包括吸痰装置、吸氧装置、橡胶单中单、约束带和抢救仪器等,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对患者的反应程度、配合程度、心理问题、意识状态、皮肤情况、气管导管情况等进行评估,尤其要注意潜在的安全隐患,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情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护理计划[2],护理期间可随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完善,等到患者身体状况达到可出院条件后护理人员还要协助家属完成一些手续的办理。观察在此期间患者所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出院指导,在出院后的1周内电话随访,掌握患者院外身体恢复状况。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第一,安全护理。①安全管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危险评估,即评估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等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并打分,分数在4分以下记为低危,在4分以上记为高危,分别按照危险程度做适当的护理干预,必要时可以安排专人看管,加用床栏,在醒目的墙面贴上或放置安全标识。要特别注意有过坠床史的患者,护理人员交接班时更要对其严密观察,如果发现有患者情绪躁动,神志不清,可以合理使用约束带进行保护约束,但是由于这种做法不常规,需要事先向其家属解释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3]。除了患者本身外,陪护人员也是需要接受一定的风险安全教育的,护理人员根据陪护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采取合适的方法向其讲解防坠床跌倒的重要性,让其树立起高度的安全意识,尽可能的保护患者不发生意外情况。②防咳误吸护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功能逐渐退化,其中吞咽功能下降的较为严重,唾液分泌也随之减少,这就使得患者在进食时容易发生呛咳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有效处理甚至还会导致误吸,引起窒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喂食时,护理人员一定要手法轻,速度慢,保证患者有充足的进食时间,不要催促。食物选择和搭配方面尽量食用易消化的,避免带刺带骨等食物。喂食时,患者的正确体位应是半卧位或者坐位,进食结束也不要帮其立即将床头摇低,可以让患者保持这个状态1 h左右,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喂食时,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集中精力,一旦发生呛咳误吸等立即拍背助咳,情况严重时使用吸引器将造成呛咳的食物吸出,若发展成为窒息还要通知麻醉科立即进行气管插管[4]。③防烫伤护理: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增长,肢体末梢循环变差,各肢体容易受凉,因此大多数患者都喜欢使用热水袋来保暖,可是随着感觉功能的衰退,反应能力变差,这就大大增加了烫伤的风险,因此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注意尽量不要给老年患者使用热水袋,可以采取调整房间整体温度来进行保暖,有必要采取其他类项的保暖措施时,则要时刻注意温度不要超过50 ℃,其中热水袋不要直接与皮肤接触,外面最好套上毛巾和隔热套,长期使用时要定期更换放置部位,家属和护理人员定期观察患者的局部皮肤状况,因为患者自己的反应能力变差,如果出现了水泡或其他症状可能不会及时说明,这就要求护理工作细致全面,能够对出现症状的患者做出及时处理[5]。

第二,并发症护理。①皮肤护理:老年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变得很低,患有恶性肿瘤、中风偏瘫和糖尿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对皮肤的情节护理,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需要长期卧床,护理人员要根据病情和具体受压部位进行定时翻身,选择合适的体位,为了保证翻身次数足够,还可以建立翻身卡,对皮肤情况和翻身时间进行详细记录,交接工作时做好提醒,因为患者自己不具备自理能力,所以护理人员要对其皮肤进行清洁,还要换洗受潮的床单被罩,对于受压严重的部位可以垫用一些气垫,减少压力,根据以往经验患者的足跟、肘部等部位容易发生压疮,可以贴上3M透明敷料做好预防。在身体条件和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肠内给予营养,不能满足需求可以输注血浆和白蛋白,总之目的就是提升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补强皮肤的屏障功能,防止皮肤并发症的发生[6]。②预防便秘:老年人大都喜欢静卧,不会过多的活动,这就会减慢肠蠕动,长时间下去容易造成便秘。老年患者发生便秘,排便痛苦,用力过程中甚至还会引起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突发性疾病,所以预防便秘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护理内容。患者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饮食一定要健康合理,选取的食物中可以适当含有纤维素,尽量不要食物太过精细的食物,每日饮水1.5 L,定期进行腹部按摩,早晚各1次,也能够腹部热敷,都可以促进肠蠕动,促使粪便排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专门制订合适的锻炼计划,帮助提升抵抗力和肠胃蠕动,此外足部按摩对便秘也有不错的预防效果,必要时给予患者缓泻剂,避免长期服用,否则会发生医源性便秘[7]。③预防静脉血栓:老年人的血流缓慢,血液凝固性高,患上静脉血栓的风险大,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采取卧位静卧时要适当抬高双下肢,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护理人员对瘫痪患者的肢体要给予按摩,但是要避免下肢血管穿刺,时刻观察皮肤温度和颜色的变化,倾听患者本人的主动诉说,有异常时及时进行B超检查并给予对症处理[8]。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3.1 依从性 如果患者能够接受医师的治疗,配合完成整个治疗疗程,记为依从性好;如果患者在治疗疗程中对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解,不能很好的配合医务人员工作,记为依从性差。

1.3.2 心理健康 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涉及偏执、精神病性、强迫症性、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等多个因子,若每个因子的评分在2分以上则表明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异 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89.06%(57/64)高于对照组59.38%(38/64)(χ2=14.739,P<0.05)。

2.2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CL-90评分情况 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0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CL-90评分情况()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CL-90评分情况()

3 讨论

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正在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因为自身健康意识的不足和身体功能的下降而患上疾病,在近些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上升,有报道指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最终疗效,因此如何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成为大多数科室需要关注的问题。除了护理理念以外,护理人员本身的职业素养也会对护理质量造成影响[10],本科室采取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每个护士分管一定的床位,并定期进行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的考核,并与绩效并联,同时建立起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认知和行为干预的具体机制,并争取患者家庭的支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健康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预见性护理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每位护理人分工明确,相关机制也应建立健全,对维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和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各科室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预见性依从性皮肤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