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作用

2021-08-31张苏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负性心功能护理人员

张苏丹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发病机制是心室长期高压,无法承受负荷,降低了心肌收缩力,使心排血量不能正常维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用药治疗的同时,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1]。舒适护理通过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用于临床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2]。本文为探讨舒适护理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将入选患者分组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研究,对比各项指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纳入研究病例数72例,搜集病例时间在2年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n=36)。对照组男女患者比22∶14;平均年龄(65.8±8.6)岁;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11例、10例、15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比21∶15;平均年龄(66.2±9.0)岁;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12例、10例、14例;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患者临床表现出呼吸困难、脚踝水肿、夜间阵发性咳嗽和胸腔积液等症。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肢体运动缺陷、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两组选择相同药物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按医嘱和分级标准为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操作。观察组加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亲切与患者沟通,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解答疑问,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操作。②体位舒适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定时变换体位,卧位、侧卧位等定时变换,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摩腰、背等部位,减轻患者卧床过久产生的不适感,也能避免发生压疮。③吸氧舒适护理。患者年龄过大,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多合并脏器衰弱,入院要吸氧治疗。使用一次性吸氧管,剪切口后置于气管套管内,按患者实际情况调节氧流量。④饮食舒适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要多进食钾含量高、高蛋白、高纤维素类食物,选择低盐的、容易消化的食物。每日要控制钠摄入量,坚持少食多餐,多食用新鲜蔬果,控制液体摄入量。⑤输液舒适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量、输液速度,如果出错会加重患者心脏负荷,加重心力衰竭情况。所以,要控制输液量与速度,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⑥生活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和家属讲解治疗方案,指导患者忌烟酒,预防呼吸道感染,纠正生活不良习惯,控制情绪波动和剧烈活动,控制活动时间。⑦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整洁的病房,病房控制在适宜的温湿度,每日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清新,定期消毒。病房要禁烟,控制探视的人数,保持病房安静。可以在病房内摆放绿色植物,保持患者心情的愉悦,减轻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⑧运动舒适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制订康复运动计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运动,忌运动过度,针对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下床活动,指导心功能评估Ⅱ级的患者在室内缓慢行走,评估心功能Ⅲ级的患者要由家属搀扶状态下才可站立和室内行走,避免发生摔倒。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innesota Counseling Inventory,MHL)[4]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从患者的体力、社会、情绪、经济4个维度评价,每项0~5分,得分高表示生活质量低。②根据6min步行距离试验,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各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③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④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MH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HL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分,)

2.2 分析两组心功能指标 护理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LVEDD、LVEF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分析()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分析()

2.3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 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2.4 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分析(分,)

表4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分析(分,)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病进展到严重阶段的病症表现,患者病程长,症状反复发作,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尤其是老年患者,对于疾病的适应能力减退,会影响治疗依从性,从而影响心功能。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对症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本次研究中将舒适护理干预引入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起到重要的干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状态,配合临床治疗,从而利于疾病的临床康复[6]。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同时,不能忽视护理干预的作用,舒适护理可以全面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个体情况,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实施专业化护理干预[7]。护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技能水平,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订科学护理方案。以上研究结论证明,本文将舒适护理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各项研究数据都表明,舒适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为理想[8]。

舒适护理能为患者提供舒适休养环境,确保患者睡眠充足[9]。其中心理舒适干预可以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护理,为患者和家属实施心理指导,以亲切语言安慰,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同时讲解疾病产生原因、治疗方案和并发症,建立康复的信心,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和各项护理操作。患者大多需要吸氧治疗,患者口鼻干燥,指导患者多饮水,选择柔软的、可挂的吸氧导管,以此提高患者吸氧舒适度[10]。指导家属为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也能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保持双足下垂,减少静脉回流,以此减轻其心脏负荷[11]。指导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能避免发生压疮[12]。与常规护理相比,舒适护理干预具有更强的护理针对性和舒适性,对患者实施身体护理同时,也注重对患者心理的护理,在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和重视,提高患者身体舒适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心理的舒适度,以此,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加强自我控制。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对比,表明舒适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价值,使患者得到全方位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缓解了患者负性情绪,促进身体恢复,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可以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先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比较,选择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心功能,将之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患者整体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临床得到了证明和肯定,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负性心功能护理人员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心功能如何分级?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