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模式对胃癌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的影响

2021-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因性医护优质

景 红

(本溪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8)

胃癌是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1-2]。治疗胃癌手术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手术创伤大、放化疗、病情变化等易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有文献[4-5]报道,采用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基于此,本研究选取500例胃癌患者,旨在探讨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对胃癌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250例。常规组男性患者150例,女性患者100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34.28±4.99)岁;病灶位于贲门部41例,胃体部70例,胃窦部139例;临床Ⅰ期158例,Ⅱ期67例,Ⅲ期25例。优质组男性患者152例,女性患者98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34.98±5.00)岁;病灶位于贲门部45例,胃体部69例,胃窦部136例;临床Ⅰ期150例,Ⅱ期69例,Ⅲ期31例。性别、年龄、病灶部位、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如入院时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入院后进行饮食及用药指导等。优质组:给予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①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包括护士长1名,护士5名,医师2名,营养师1名,家庭成员1名。护士长组织5名护士学习胃癌相关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自行设计《胃癌患者医护一体化干预方案》;医师负责对干预方案的讲解,营养师负责患者的饮食干预。②评估。实施干预前,对胃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进行评估,并分析胃癌患者对医护一体化干预方案的需求及其接受能力,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实施个性化管理干预。③干预内容。a.心理干预: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疏导,告之积极的心态对治疗的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b.饮食干预。营养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其配制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流食、半流食为主,并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c.疼痛干预。由医师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按照三阶梯镇痛的原则选择类型不同的镇痛药物,按需、按时、按阶梯实施个性化镇痛干预。d.家庭支持干预。家庭成员负责开展家庭支持活动。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重拾积极乐观的心态与疾病做斗争,配合治疗与护理,改善预后。

1.3 效果评价 ①采用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RPF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进行评估。RPFS量表包括4个维度:感觉、情感、认知与情绪、行为及严重程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计0~10分,0为没有,10分为极度。RPF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疲乏症状越严重。②采用SPIEGEL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6个维度: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情况、醒后感觉。每个维度按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SPIEGEL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产生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当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癌因性疲乏 干预前,两组患者RPF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优质组RPFS总分及感觉、情感、认知与情绪、行为及严重程度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RPFS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RPFS评分对比(分,)

注:t1、P1值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值为两组干预后比较。总分为各条目得分的总均分。

2.2 睡眠障碍 干预前,两组患者SPIEGE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优质组SPIEGEL量表总分及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情况、醒后感觉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PIEGEL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PIEGEL评分对比(分,)

注:t1、P1值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值为两组干预后比较。总分为各条目得分的总均分。

3 讨论

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模式是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医师、护士、患者一体化医疗及护理模式。该模式在整个护理期间都是以患者为中心,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高效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7-8]。胃癌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放化疗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死亡的恐惧,使护理模式的研究成为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优质组RPFS总分及感觉、情感、认知与情绪、行为及严重程度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提示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胃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原因是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医护缺乏有效的沟通,向患者传达信息可能出现“不一致的口径”,而医护一体化管理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再加上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疼痛、家庭支持干预,实施同步化、多样化的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方案。因此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另外,优质组SPIEGEL量表总分及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情况、醒后感觉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提示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原因是护士与患者、医师与患者、家属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减轻了患者不良情绪,疼痛、癌因性疲乏得到了缓解,因此患者的睡眠质量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与金小霞等[10]报道相一致。

总之,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中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因性医护优质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