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新市高中学生结核菌素筛查试验结果的分析

2021-08-31夏中颖刘立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阜新市结核病肺结核

夏中颖 刘立虎

(阜新市传染病医院结核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吸入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传播。个体一旦感染结核菌后,将终身携带病菌,有10%~15%的感染者会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相关研究显示,每个肺结核患者一生可以传染10~15人[1],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15年WHO估算中国结核病的发病数是93万例,位居全球第三[2]。如何控制肺结核的传播与流行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肺结核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传播。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空间狭窄且接触时间较长,如有结核病疫情,不能及时发现与防控,很可能造成疫情蔓延[3]。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学生学习压力大,人群聚集,生长发育快,如营养不足,抵抗力下降,一旦有传染源介入,容易出现结核病暴发疫情,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4]。

本项研究于2018年在阜新市卫健委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5]的要求,按照无PPD试验禁忌证者均参加检测的原则,对阜新地区市直属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卫生学校在校学生开展了以PPD试验为主的结核病筛查工作,了解阜新地区高中学生结核病的发展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现将筛查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中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必查项目为依据,将2018年市直属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卫生学校入学新生及初中住宿生定为筛查对象,因我市首次开展此项工作,故将筛查范围扩展到整个学校。

1.2 方法 筛查前向各校学生及家长下发结核病筛查知情同意书,对接受筛查的学生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使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于前臂掌侧中下1/3处皮内注射0.10 mL(5 IU),注射后72 h观察结果,用卡尺测量硬结纵横直径。

1.3 判定标准 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平均直径≥5 mm为阳性反应,≥15 mm或有水泡、坏死等为强阳性反应,PPD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对PPD强阳性的学生,发放体检通知单,由学校组织或督促学生到阜新市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作进一步的胸部X线及痰涂片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筛查统计结果

2.1 PPD筛查总体情况 经教育部门统计上述学校应接受PPD筛查的学生共计12297人,实际筛查9480人,筛查率为77.09%。筛查呈阳性反应者2178人,阳性率为22.97%,呈强阳性反应者508人,强阳性率5.33%,在强阳性反应者中又发现4例确诊结核病患者,筛查患病率为0.042%,均接受免费抗结核病药物治疗。其中2名学生在市传染病医院治疗,1名学生在阜蒙县结核病防治所治疗,1名学生在沈阳胸科医院治疗。各学校筛查情况与结果。见表1。

表1 PPD筛查总体情况

2.2 不同性别学生筛查结果分析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说明男女筛查结果不同。女生PPD筛查呈阳性反应者1208人,阳性率为23.67%,其中呈强阳性反应者306人,强阳性率6.00%;男生PPD筛查呈阳性反应者928人,阳性率为21.14%,其中呈强阳性反应者202人,强阳性率4.6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女性PPD阳性及强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阜新市学生PPD筛查试验结果性别统计表

2.3 不同年级学生筛查结果分析 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说明三个年龄阶段筛查结果不同。高一学生PPD筛查呈阳性反应者652人,阳性率为22.05%,其中呈强阳性反应者126人,强阳性率4.26%:高二学生PPD筛查呈阳性反应者737人,阳性率为22.52%,其中呈强阳性反应者167人,强阳性率5.10%:高三PPD筛查阳性人数747人,阳性率22.89%,其中呈强阳性反应者215人,强阳性率6.59%,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PPD筛查阳性率及强阳性率逐渐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阜新市学生PPD筛查试验结果年级别统计表

2.4 城乡筛查结果分析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说明城乡筛查结果不同。城市(户籍所在地为阜新市区)学生PPD筛查呈阳性反应者1335人,阳性率为20.72%,其中呈强阳性反应者382人,强阳性率5.93%;乡村学生PPD筛查呈阳性反应者801人,阳性率为26.26%,其中呈强阳性反应者126人,强阳性率4.13%。城市学生PPD阳性及强阳性率明显高于男乡村学生,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城乡学生筛查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学校结核病疫情时有发生,国家传染病网络报告资料显示:学生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4%~5%。从报告年龄来看,15~24岁年龄组约占学生报告总数的85%,即高中生、大学生发病数较多,尤其18岁左右是报告发病高峰。一项研究显示,结核病预防的重点为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人群[6-7]。对在校学生开展结核菌素(PPD)试验,是除了因主动就诊及医疗机构转诊以外另一种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方式,也是学生肺结核病患者,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肺结核发病率的有效方法[8-10]。为切实掌握阜新市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卫生学校在校学生结核杆菌感染情况。PPD作为一种抗原,凡曾有结核菌感染或接种卡介苗成功者,均可对PPD产生变态反应而出现不同强度的阳性结果,故对结核病有辅助诊断作用。有报道显示,在结核菌感染人群中,约10%的人将发生结核病。有研究对筛查出的2237例结核病菌素阳性的患者进了为期24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有1.50%的人最终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也有报道认为,PPD强阳性者5%~10%会延续终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阜新地区高中学生PPD筛查结果显示总体阳性率22.97%,强阳性率5.33%,城市比农村学生强阳性高这与城市人员密集可能感染的概率大。女生PPD阳性率大于男生,这与女生相较于男生室外活动少,体质不如男生有关。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PPD阳性率高,这与年龄增长结核感染机会逐渐增大有关,也与国内年龄分布特征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报道基本相符。

学生群体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体质较弱,有部分学生住校,聚集性强易造成各类传染病的传播,因此将结核病检查项目(包括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纳入新生入学必查项目,及时、主动地发现肺结核患者并规范治疗,可极大降低人群感染的机会。

猜你喜欢

阜新市结核病肺结核
奇妙的音乐盒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基于阜新市水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