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水平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2021-08-31关茜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果糖糖化孕妇

关茜文

(锦州市妇婴医院产二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当下,受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孕妇肥胖者比例提升以及营养超标等因素影响,致使该病发生率逐年提升,该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严重影响了母婴的健康水平[1]。有研究表明,在所有妊娠妇女中该病患者所占的比例为3%~8%,在未及时诊断出该病且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情况下,有可能引发羊水过多、自然流产、胎儿畸形以及巨大儿等临床表现,更有甚者致使母婴死亡,属于产科常见高危疾病[2]。本次研究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水平变化与患者疾病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2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另外选取同期22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8.18±4.89)岁;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8.76±4.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分析各项生化指标确诊。排除标准:存在影响指标效应的其他病理患者或者是生理因素;资料不齐全;合并其他严重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抽取两组孕妇安静状态下的清晨静脉血,确保患者空腹,取得静脉血5 mL,将400 μL溶血剂加入试管中,令其静置,时间为3~5 min,将其制作成血红蛋白样本。选取阳离子树脂3 mL加入试管中,对血红蛋白样本展开吸取,应用涡旋振荡器对其展开震荡处理,时间为5~10 min,将其混合均匀,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两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仪器型号为迈瑞H50,试剂来源于迈瑞原厂,严格遵循试剂盒和仪器说明书展开各项操作,详细记录两组孕妇的检查结果。

1.2.2 果糖胺检测 于孕妇入院后的第3天清晨,抽取孕妇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 mL,展开离心处理,时间为10 min,将离心速度设置为3000 rpm,采取四氮唑蓝法,选取DXC800和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孕妇的GSP指标,试剂来源于瑞源,严格遵循试剂盒和仪器说明书展开各项操作,详细记录两组孕妇的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静脉血糖水平:观察记录两组的空腹静脉血糖指标、1 h静脉血糖指标和2 h静脉血糖指标,展开组间对比。评估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指标:观察记录两组的HbA1c指标和GSP指标,展开组间对比[3]。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取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血糖水平比较 对照组的空腹静脉血糖指标为(4.02±0.79)mmol/L,观察组的空腹静脉血糖指标为(5.57±0.79)mmol/L,与对照组空腹静脉血糖指标相比,观察组偏高,组间差异明显(t=20.578,P=0.000)。

2.2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HbA1c指标和G S P 指标相比,观察组均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指标比较()

表1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指标比较()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孕妇并发症,在妊娠期即被确诊为糖尿病被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前患者糖代谢正常或者是存在有潜在糖耐量减退现象,一直到妊娠期才被确诊为糖尿病,这一症状被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约为80%。妊娠期糖尿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概率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增加了母子的风险性,危及到了母婴的健康安全。在正常妊娠情况下,孕妇胎盘会分泌出一系列具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同时孕妇靶细胞膜上含有的胰岛素受体数目不会发生改变,孕妇的胰岛素储备功能也不会变,致使孕妇在妊娠过程中会处于具有典型性特征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这一反应属于生理性适应性反应[4]。有部分医学者认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机体内共存在两种胰岛素抵抗,其一为正常孕妇到达孕晚期以后形成的生理性胰岛素抵抗,该类型胰岛素抵抗存在的主要生理意义为对母体内部的实际糖代谢水平进行减少,以此来供给胎儿健康成长和发育[5];其二为慢性胰岛素抵抗,该现象在孕妇孕前期时就已经出现,会一直到孕妇中晚期,甚至会一直延续到孕妇生产以后,经临床研究证实[6],存在这一类型胰岛素抵抗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越高。

对于妊娠期孕妇,特别是妊娠晚期孕妇来说,在胎盘分泌拮抗胰岛素激素呈现出上升趋势的影响下,孕妇出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也会表现出增加趋势,孕妇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对外源性胰岛素的反应能力逐渐减弱以及为高胰岛素血症,当孕妇出现的妊娠期胰岛素分泌无法抵抗其补偿胰岛素时,意味着孕妇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9]。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来说,其可以对6~8周孕妇的血糖指标控制情况进行反应,对于果糖胺来说,其可以对2~3周孕妇的血糖指标控制情况进行反应,当下HbA1c指标和GSP指标被看作是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诊断指标以及用药控制情况指标[10]。在Hb分子中潜在的α链、β链氨基末端以及赖氨酸残基末端和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经由非酶促结合下生成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和缓慢性,不会受到孕妇血糖浓度出现短暂性变化的影响,HbA1c是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表现形式,经临床研究证实,其所占比例约为80%,该项指标是临床上用来判断和检测患者血糖变化的金标准,和孕妇体内存在的红细胞的环境含糖浓度呈现出正相关,能够直观且准确的反映出患者最近2~3个月内的机体血糖含量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3.80%~6.30%。白蛋白、高浓度血糖以及其他蛋白质出现糖基化反应时会形成果糖胺,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内的果糖胺水平较低,为1.40~2.95 mmol/L,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的果糖胺水平会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其半衰期为14~20 d,能够对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反应[11-13]。另外,果糖胺在临床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情况影响,如血红蛋白有无出现变异现象等,和患者的口服葡萄糖耐量结果之间呈现出正相关。早在2010年,美国就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65%列入糖尿病高危标志中,临床上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基础上,同时测定孕妇的果糖胺指标,能够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和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二者之间具有不同的优势,能够互相补充,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来说,果糖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诊断评估妊娠期糖尿病的不足,能够更全面更精准的反映出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便于医务人员确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非药物治疗或者是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14-1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的空腹静脉血糖指标、1 h静脉血糖指标和2 h静脉血糖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HbA1c指标和GSP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说明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水平有利于优化妊娠糖尿的临床诊治工作。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水平提升可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提示,也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猜你喜欢

果糖糖化孕妇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