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平乐》看宋代服饰美学
2021-08-31章楠佳胥筝筝
章楠佳,胥筝筝
(绍兴文理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宋朝的服装服饰,其服式都沿袭着唐朝的特色。与唐朝的民族服装风格相比,宋朝的民族服装色彩融合效果更好,也比较自然,给人以一种中国传统风格的清新感觉。而以宋代服饰为代表的古装电视剧《清平乐》复刻了当时穿着的服装服饰,简约却不简单,低调却又奢华,彰显了真正的宋服魅力。
1 《清平乐》概述
宋仁宗于年少时登基,性情宽厚,掌握着万人之上的权力,但于他而言,却是一个无形的压力。这一朝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济文化盛世,而这一切多半都归功于宋仁宗的治国和策略。除了《清平乐》剧中的历史故事以外,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的感情故事,都一样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跌宕起伏的剧情,让观众的心情也随着起起落落,演员生动地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性格。曹皇后出身名门,知礼仪懂孝顺,同时在性格上个性有魄力,每天都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该剧中的大小人物,都鲜活地向观众展示了个性,打造了一个真实又虚拟的宋朝时期。
2 《清平乐》中的服饰美
2.1 霞帔
《清平乐》剧中,刘太后角色借鉴了宋朝昭宪太后,即赵匡胤母亲画像的复原设计,太后凤冠翠绿环绕,凤凰卓然而立,她服饰中的珊瑚、珠宝项链和霞帔款式,也是非常考究的。霞帔是我国传统妇女礼服的一部分,类似于现代人的披肩。上面的绣纹、式样颜色随个人品级的地位高低也会有一定区别,类似于百官用来补贴衣服的绣纹装饰。通常为项链狭长型,使用时将项链先悬挂在胸前,下端缀上一个垂坠式的坠子,以便于固定。
霞帔首次被发现在南北朝时期,是妇女经常使用的配饰。而到了隋唐,霞帔也不断地推陈出新来变换花样,演变成披在两臂上的一种飘带,穿着时无不体现着宋代的温柔婉约之美,而霞帔在人们心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宋代时期的霞帔由两条绣满纹样的丝带组成,造型呈细长状[1]。
宋代时期的霞帔图案看起来极其精致,且人们习惯于在肩、领两处缝制吉祥纹样,而在边缘则绣一些金色的纹样,还有对称的龙纹和许多大小类似的珠子等加以装饰,寓意为两条龙活灵活现地对立着,玩弄着火珠,整幅画面活泼而有动感,仿佛有真实的场景发生在眼前,让人无不惊叹这一服饰。
宋代时期的霞帔实际上极其复杂,单从颜色这一层面来说,就能发现有4 层色彩,让人可以看到青莲、蓝色、金红和黄白这4 种色彩。霞帔的装饰色彩统一却又不失丰富,4 层色彩各有其蕴含的深意,不仅不让人们感觉有杂乱晕眩的感受,还反而有一种让人沉迷其中的魅力[2]。霞帔造型如图1 所示。
图1 霞帔
2.2 凤冠
曹皇后凤冠高度地复刻了宋钦皇后凤冠,穿着的配色也很相似。九龙四凤冠为皇后受册,朝会佩带礼冠,冠上以花衬托着龙凤的主体,镂空造型打造立体感,左右两侧分别挂有3 扇博鬓,挂满了垂珠,不仅代表着祥瑞的美德,更是代表了“凤仪天下”的尊贵地位。
2.3 通天冠
从《清平乐》的电视宣传片和海报中可以明显发现,主角的着装服饰与当时流传至今的宋朝帝后的绘画相似度极高。比如王凯戴的头上的“通天冠”,也是经过细致考究的。通天冠是皇帝的礼服礼制体系中的一种,一般并没有特别规定,也叫做卷云冠、高山冠。《后汉书舆服志下》记录:“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斜)却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服。”自秦代以来,通天冠就专为帝王的礼仪所使用,如在大祭、庆成、正旦、冬至和圣节以及颁旨开读、进表和传制等大典礼上使用的服装,其基本风格是衣裳搭配,一直用到明朝[3]。
2.4 幞头
宋代仪卫首服用高脚幞头,中晚唐及五代时期朝天幞头较为盛行,宋代又有了较大发展。幞头是宋朝的代表服饰,尤其是直脚幞头,更是宋朝服饰的标志,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直脚幞头产生于宋朝,北周则产生幞头。北周武帝以幅巾裁成四脚,即加上四个带子,称为四脚幞头。隋唐时,幞头内衬巾(一种薄而硬的帽子胚架),就是幞头内的一根帽子支撑起来,或者给幞头固定形状的帽子,这种风格在唐朝陶俑就有很多了。幞头系在大脑后面的两个带子,叫做幞头脚。随着两根带子的增长,名字由开始时的“垂脚”变成了“长脚罗幞头”。到了宋朝,幞头成为宋朝男子的第一服,除了祭祀、隆重的朝廷需要冠冕外,一般都戴幞头。宋朝的幞头已经脱离了巾帕,演变成帽子。
在《清平乐》中,官员们使用了很多直脚幞头的场景。其实,直脚幞头的使用有局限性,在朝会时也使用过,又因为两边的直脚有七、八十公分展开,近距离活动很不方便,所以其他情况多使用小垂软脚幞头等。
长脚幞头加上红色圆领衫,幞头又叫折上巾、软裹,始于汉朝,它就是俗称的“乌纱”头,有很多样式,分为平形头、软足头和方顶硬壳等。天子头戴的长脚硬壳幞头,是宫中特制的官服样式,两支长脚直平。
2.5 珍珠妆靥
剧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珍珠花钿妆”,顾名思义,是后宫嫔妃在脸颊上黏珍珠来打造一种妆容的美感,这便像现代人化妆的一种流行,在当时这也是一种流行的化妆方式,俗称花钿,这种清新的美感在宋代显现得淋漓尽致。
曹皇后、徽柔公主在出嫁时用过珍珠妆。当时的女子在妆容方面流行以淡雅为主,但对面饰十分注重。当时,贵族们时兴在脸颊上贴珍珠,叫做珍珠妆靥。在那个时期,珍珠是非常珍贵的,也只能在上流社会的贵族手中使用。而平民的姑娘则在脸上贴着花草。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珍珠多用于步摇、项链等装饰,或作为收藏物品的大珠。
珍珠妆,实际上是唐妆中的一种珠翠花,由于宋人爱淡雅秀气,所以前朝的妆容都是面雷、额黄,斜红的部分饰以珍珠。曹皇后的珠面花,就是把大珍珠贴到额头上,在左右的眉梢尾部用细珍珠贴成一片,再加上戴在额部的珠排耳饰,构成一整套珍珠妆。用珍珠妆容,既保持了前代妆容的美感,又用相对较高雅的珍珠代替胭脂,女子既秀气又不失奢华,非常符合宋人审美价值和价值观念。
3 《清平乐》服饰美学特征
《清平乐》这部剧以宋仁宗的一生经历来讲述,刻画出北宋时期的政通人和、经济兴旺的景象,又以不一样的角度呈现了皇帝赵祯的喜怒哀乐与儿女情长。而其精良的服化道高度还原历史,场景古朴典雅有美感,服饰低调雅致有内涵,也因此得到诸多观众的肯定。
宋代的文化要比盛唐耀眼,形成了所谓的“宋代美学”。在当时,人们开始追求社会中的人人平等、和谐互助,在服饰方面,与具有开放民风的唐朝相比,宋代的服饰融合得更加自然。宋代的文人治国形成了文士审美,其特点就是简约大方、自由天然。而思想上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以纤弱、拘谨为美。这些在服饰上的体现为:风格趋向瘦、细、长。色调朴素淡雅,纹样生动自然。历史学家陈寅恪对宋朝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在历史中,宋代便以这种雅致的民风被历史学家们追捧。
然而在雅致的同时,宋代服饰也是复杂且精致的。宋代女性衣着可分为三个大类:即“公服”“礼服”和“常服”。平常百姓为重大事件准备的礼服也是极为复杂的,通过观察剧中人物穿着的服装,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宋代的风俗以及美学特征。
4 结语
电视剧《清平乐》不论是对北宋文化底蕴的探索,还是人物服饰以及道具的设计,都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中国历史元素的追溯,将北宋描绘成一幅历史画卷展现给观众,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播。随着两宋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高雅艺术品味的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活跃,高雅和通俗审美互相交融,新的风俗不断地产生。宋代史上就呈现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面貌,清新自然的装饰趣味成为主流,给人们留下了非常素净淡雅的印象。但是与此同时,礼服制度非常繁缛,改制也较为频繁,北宋的各种礼服的耀眼程度,几乎可以居为历代之首,所以宋代服饰呈现出繁华与素雅并存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