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专业群对全区职业院校辐射路径的研究
2022-01-01刘梅
刘 梅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7)
1 纺织服装专业群建设基本情况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按照广西创新发展“九张名片”的新思路,对接广西茧丝绸产业链延伸的发展需求,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核心,对纺织、染整和服装等3 个专业进行整合,构建了为服装产业链服务的纺织服装专业群。以服装核心专业为引领,以纺织服装专业群建设为载体,带动群内专业之间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和借鉴的纺织服装专业群建设成果。通过资源共享,将研究成果由点到面,推动全区职业院校服装专业的建设发展,共同建设高水平的服装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研究平台,打造区内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服装专业群研究队伍,以带动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2 专业群的建设成果及对教改建设的促进作用
专业群团队经过为期3 年的建设,对接广西轻工产业和广西茧丝绸产业人才发展需要,面向东盟,构建了对接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产训融合、专业联动、多元共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三对接+三融合”专业群课程体系,打造了一支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纺织服装专业群教师队伍,建成共享型教学资源,构建了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3 专业群服务区域发展与专业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3.1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示范辐射作用
校企行多方合作,创新和实践“产训融合、专业联动、多元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广西区域“纺织→染整→服装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链延伸,校企合作重构“三对接+三融合”专业群课程体系;依托校内专业群工作室,开展“染、织、绣”服饰作品产训融合项目教学;校企合作对接纺织染服装产业链开展产品开发、展示、销售与推广。在课程体系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方面,此举对广西区域内中高职服装专业群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3.2 专业教学资源的示范借鉴作用
服装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教学资源,不仅群内专业和企业可以共享,同时对区域内服装专业群的建设同样具有借鉴与指导作用。比如《民族图案设计》《纺织服装材料》《民族服饰品产品开发实训》 这3 门共享课程的课程标准、工作页、实训教材、评价标准和微课等课程资源建设经验可指导其他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依托服装专业群实训基地,以染织绣实训项目为载体,打造“丝绸—数码印花—民族服装服饰品开发—销售陈列”一条龙实训链的构建模式,可为区域服装专业群建设提供模式参考,共同探索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3.3 师资队伍建设示范作用
通过外引、内培与聘请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以民族技艺大师和教学名师为引领的服装专业群“双师型”师资团队;通过专业群教师在区内开放交流互动活动,将专业群联动实训教学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到同类专业教学活动中;通过校内外和区域纺织服装专业教师相互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带动广西纺织服装专业群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整体效应。
3.4 校企合作模式示范推广作用
纺织服装专业群整合校企行资源,依托校企行跨界合作,建设集技术支持、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和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多维共享平台。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与区域纺织服装产业链对接,开展校企资源共建共享与交流合作,校企合作开展专业群联动实训打造“绣织坊”品牌,推进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衔接。这些成功经验,对区域内服装专业群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广西本地服装企业和中高职服装专业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4 示范辐射推广路径
专业群团队通过总结、提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成功经验形成范例,向区域、行业和广西中高职院校示范辐射推广,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引领广西中高职服装专业群建设和发展,带动其他专业群教学改革与提高。主要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推广。
4.1 搭建交流平台进行辐射扩散推广
近年来,学校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各类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举办培训班以及举办工作过程竞赛等活动,参与校外专业建设研讨交流会议,介绍专业群建设理念、思路和成功经验。每年在校内举办服饰文化节展示纺染服装作品等成果、开设“面料图案编织”“扎染”“创意手绘”“传统盘扣和刺子绣杯垫的制作”等职业体验项目、开放专业群实训室等,吸引了广西区内几十所中高职学校来访观摩交流。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相互交流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2 通过师生社会实践展示专业群建设成果
服装专业群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内各类成果展示活动,近3 年共计20 多场、参与活动师生达300 多人次。在广西工业和信息产品展示会、广西东盟职教联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南宁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展示活动、武宣县2020 年荷花文化旅游节、南宁百益上河城服装走秀展示、首届壮美广西民族服饰设计征集与展演、广西艺术学院“盛筵”毕业展、木乐镇国际文化旅游休闲运动服装节以及“三月三”创意集市展等活动中,我校纺织服装设计作品创意和学生技能受到参会领导、专家和各界人士的肯定和赞赏。此外,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的数码印花丝绸产品,在2019 年广西东盟职业教育联展上,数码印花丝巾得到泰国教育部官员的高度评价,扩大了学校影响力,为广西区内纺织服装专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3 利用媒介宣传总结建设成果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通过各种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教改建设成果,出版规划教材与著作、总结经验积极发表论文是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有效途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自建设以来,申报立项5 项,获广西中职教育教学成果奖2 项,先后主编、参编出版规划教材3 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 篇,获各类技能竞赛奖励12 项。先后有广西工人报、广西电视台、南国早报和八桂职教网等20 余家新闻媒体对专业群建设成果进行宣传报道。
4.4 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模式
专业群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如行业咨询、企业培训和社会服务,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了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提升。近几年先后为广西残疾人劳动指导就业中心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服装项目、“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养计划暨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进行培训,为广西女子监狱服刑人员进行服装技能讲授指导;开设了两期网络空中课程——壮美广西“民”师课堂,在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星光视界直播平台进行现场网络播放。面向东盟,与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展国际交流数码印染技术定制培训,为“衣路工坊项目”的缅甸青年技术人员进行棉织物印染加工流程、质量检测和数码印花等技能培训。举办广西河池地区宜州市茧丝绸企业生产技能提升培训班,为广西恒业丝绸公司、宜州茂源丝绸公司和宜州市城西常乐茧丝绸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缫丝工技能培训,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共同推动广西茧丝绸企业的发展。
4.5 依托大师工作室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经过几年建设,专业群构建了以教学名师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依托广西教学名师汪薇老师引领的穿针引线名师工作坊和广西仫佬族刺绣传承人谢秀荣大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助力区域内纺织服装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师工作室集教研、开发、培训和示范等功能于一体,通过组织全区性示范课公开课、听课、评课、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享课程、师资和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观摩、说课交流、案例研讨、教学反思和教材分析等教研活动[1],促进服装专业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带动全区服装专业群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育人水平的提升。
5 结语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品牌建设专业为核心,带动专业群与产业协同发展。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总结专业群在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继续完善专业群全区辐射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发挥专业群的聚集与扩散效应[2],辐射带动区域内服装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形成区内服装专业群共同发展格局,共同推动广西纺织服装行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