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公众教育视角下美术馆展品展示宣传的策略

2021-08-31马梦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展品馆员

马梦

广西美术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美术作品的观赏,美术馆是人民群众参观各种美术作品的地方,人们可以在这参观各种画展以及美术作品,并学习到很多与绘画艺术有关的知识。伴随着各个地区美术馆建设规模的发展,美术馆每天接待的观众数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之前没有参与过美术作品观赏的群众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各地美术馆工作人员在进行展品宣传以及讲解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提升观众的兴趣,让观众产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赞赏,产生对于美术馆文化知识的学习动机。因此,本人结合在广西美术馆美术展品宣传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何有效在社会公众教育的力量背景下,提升公众对广西美术馆展品的欣赏兴趣,从而更好地展示广西美术馆的服务形象。

一、社会公众教育视角下美术馆展品展示宣传的意义

(一)提升公众对于美术馆作品的欣赏兴趣

随着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需求越来越高,很多人开始参观各种博物馆以及美术馆,在美术馆当中,人们可以参与画展以及一些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当然很多普通人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在与“像不像”与“好不好看”这个层面,没有对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创作思路进行了解,更没有美术艺术的欣赏思路,这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对于美术馆展品的欣赏需求。在社会公众教育的背景下,所有的参与人群都有机会获得合理有效地教育引导,同时也需要专业的讲解人员对知识进行引导与教育。所以在广西美术馆的展品展示宣传介绍工作当中,要想更好地提升社会公众教育目标,就需要结合展品的宣传展示工作进行优化,加强对馆员讲解知识的培训,更好地引导公众参与美术作品的学习与知识的培养,提升群众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兴趣,实现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功能。

(二)通过展示介绍提升公众艺术意识

美术馆的展品宣传工作需要发挥社会公众教育的作用,在进行展品的展示与宣传工作当中,大部分的馆员都是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很多普通的公众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以及艺术意识不足,导致他们在参观一次美术馆之后,就不会来第二次,因为普通群众认为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了解不足,参观之后没有任何的印象。其次就是很多馆员对于展品的介绍不全面,没有专业的讲解知识以及经验,导致很多观众也无法有效地欣赏到艺术作品,无法有效的享受到馆员的宣传教育内容,从而无法产生对美术馆展品的兴趣。所以需要从广西省美术馆以及馆员的角度来提升展品展示宣传策略,更好地为公众提供美术作品的教育,更好地提升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兴趣与意识,最终实现社会公众教育的目的。

(三)提升展馆社会形象

省级美术馆的工作内容属于公益性工作,而且省级美术馆对外都是免费开放的,公众可以自由的参与各种美术展品的观赏,所以在进行展品展示宣传的时候,馆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引导。一方面,增加对美术馆展品展示宣传的讲解与介绍,可以更好地吸引群众参与美术馆活动,提升观众口碑,这样美术馆的社会口碑价值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久而久之就能打造出优秀美术馆的形象。另一方面是就是在美术馆的展品展示过程中,美术馆要承担起公众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很多馆员需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加强对展品展示宣传的节能,在进行展品介绍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对展品的认识,然后耐心进行介绍,这样馆员的工作态度就能被观众所认可,也能提升观众对美术馆的口碑。优秀的展品展示宣传活动是基于全民文化提升的角度来进行的,全民文化提升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与意识,这也是大部分美术馆发挥社会作用以及提升社会形象的发展途径。

二、社会公众教育视角下美术馆展品展示宣传的方法

(一)加强美术馆展品展示宣传的人员素质培养

馆员以及工作人员是进行美术馆展品展示宣传的主要人员,所有的馆员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而且每一个馆员都是有着专业的美术馆工作技能,可以承担起对美术馆社会教育以及宣传教育的责任。但是也有很多馆员在进行展品展示与宣传的工作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馆员的工作没有受到监督,部分馆员在展品介绍的时候,比较随意懒散,不愿意主动向广大观众进行展品介绍与宣传;其次就是有一些馆员在介绍的时候,没有重点对展品的作者生平、作品创作背景、作品内容介绍以及作品价值进行介绍,而是直接让观众自己观看,走个过场,这种展品宣传介绍没有让观众领悟到作品的精髓,也没有实现对观众的教育目标,很多观众参观展品之后,没有留下对展品的印象,导致美术馆的展品展示宣传无法起到社会公众教育美的。

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美术馆馆员的素质提升。首先是提升对所有馆员展品展示宣传的做技能,在美术馆内部进行定期的展品宣传教育方法培训,可以进行馆员一对一的训练,一个馆员担任讲解,另一个作为观众,然后对对分的讲解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角色互换演练。其次就是针对一些新展品进行教育培训,美术馆馆员需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国内外的画家的信息进行掌握,及时了解各个流派的故事,提升在美术展品宣传教育时候的表现。最后就是要加强对展馆馆员的职业素养培养,职业素养包含了岗位方面以及做人方面的素养,岗位素养就是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职业意识、实现职业目标;而做人方面的素养包含了诚实守信、勤劳勇敢、恪尽职守等,更好地提升美术馆的社会公众教育目标。

在对美术馆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方面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观众需求进行一些素质方面的改进。美术馆可以针对宣传介绍工作的开展方法来进行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来了解观众想要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来获取什么样的作品知识,广西省美术馆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面发起相关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是一些关于美术作品讲解的需求以及意见,然后统计相关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馆员的介绍技能方面的改进,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美术作品知识学习需求,也能实现美术馆社会公众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美术馆展品展示宣传的科技设备应用

在美术馆展品展示宣传的时候,单纯的依靠馆员进行展品介绍是不可能的,在节假日以及暑假的时候,很多学生团体一起参与美术馆的教育日,这时候馆员无法有效地对学生团体进行高效率的讲解介绍;其次就是很多展品的介绍时间长,馆员无法有效地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导致教育的不够全面,无法提升公众对于展品的兴趣。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可以从展品展示的设备来进行改善。

在展品展示教育的工作当中,可以应用几种比较专业性的设备。第一个就是视频演示设备,在相关美术展品的旁边,可以通过大屏幕进行作品的介绍以及宣传,在视频当中,可以循环进行介绍,包含了作品作者背景、创作历程、作品艺术价值以及作品影响力等,可以通过动画、纪录片等形式来进行播放,当然这种视频教育设备一般只是在观众非常多的时候进行,人少的时候,馆员是要发挥出自己的宣传教育职能。第二个就是作品介绍机器人,作品介绍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产物,一方面机器人可以直接进行产品方面的介绍与宣传,对展品作品的基本信息的介绍与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机器人可以对一对一的问答进行回复,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观众的问题来进行展品信息方面的回答,更好地满足一些观众展品知识获取需求。

在广西省美术馆的科技设备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作品的内容进行一些主题方面的改进。每种艺术作品的主题都是可以应用不同的科技型产品元素,比如在进行敦煌元素的艺术作品宣传与介绍的时候,可以进行敦煌壁画的视频介绍,然后通过AR 的方式让观众体验敦煌飞天壁画的意境,这种科技技术的应用能够激发观众对于美术作品产生共鸣,加深美术作品的宣传教育意义。

(三)加强趣味性展品展示宣传活动设计

馆员可以对一些展品作品进行专业的活动设计,可以每周开展一个趣味性活动项目。趣味性活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是可以结合展示作品来进行的,比如对齐白石的作品进行单独的活动设计,其中主要是引导观众进行齐白石作品的参观与欣赏,比对比齐白石所有作品的特征,对其人生当中每一个阶段的作品创造思路进行介绍,提升观众的艺术学习兴趣;也可以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单元活动设计,让观众从展品宣传介绍活动当中学习知识。

在趣味性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新的活动内,很多观众希望通过一些互动的方式来了解各种展品,特别是在寒暑假的时候,很多青少年群体都会前往各地的美术馆进行展品的参观,学生群体对于展品的认知兴趣非常浓厚,所以需要结合学生群体认知新事物的方式来展开宣传活动。美术馆可以开展单元主题的活动,首先是学生群体比较喜欢的水彩画主题,水彩画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绘画元素,可以联合一些水彩画大师以及专家来展开主题活动,馆员与专家一起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作品的内容,并进行水彩画绘画展示的互动活动,专家一对一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于水彩画的认识以及兴趣;其次就是可以展开一些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互动主题活动,比如油画作品的互动活动,针对中国近现代的优化作品进行主题宣传,引导观众群体理解我国油画创作的历程,并通过主题单元的途径来对比中国油画作品与西方油画作品,让人们产生对中外油画作品的清晰认识,从而起到社会公众教育的作用。

三、结语

通过对社会公众教育视角下美术馆展品展示宣传的策略研究,可以看出美术馆馆员在进行展品展示与宣传的时候,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来提升观众对于展品的学习兴趣,不光要从专业的展品介绍节能、个人职业素养方面进行展品教育工作的创新,还需要结合科技技术与优秀的活动设计方法来实现美术馆作品展示的公众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展品馆员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气象科普展品创新设计的思考
国宝展品被盗案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