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1-08-30丁惠玲

中国商论 2021年14期
关键词:传导机制货币政策

摘 要: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经过多轮变革与持续演化日臻完善,政策目标已较为明确,政策工具变得丰富多样,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运转中仍存在传导机制不顺畅、调控方式不完善、独立性与灵活性不足、多目标不协调、前瞻性不够等问题。本文重点剖析问题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控方式;多目标不协调;独立性与灵活性

本文索引:丁惠玲.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论,2021(14):-074.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7(b)--0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正从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调控为主转移,政策工具进行着不断创新,除了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利率及再贴现等政策工具之外,还增加了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及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的应用。此外,我国还不断推进金融改革,提升利率市场化水平,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以更好地执行货币政策。然而,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仍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与缺陷。基于此,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梳理有其内在必要性。

1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待改善

2018年以來,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风险不断增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此外,我国仍存在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深度不够,特别是资本、期货、外汇等主要市场发展比较滞后、发育程度较低、整体规模还比较有限,发展至今,仍未完全建立起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多样化与交易机制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并且信用传导机制不畅,金融市场微观基础不足,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与货币政策相背离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

1.2 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不成熟

2011年我国开始公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以替代M2。但社会融资规模理论上应与负债端的M2趋同,社会融资规模也不宜替代M2作为新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因此,由数量调控方式向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势在必行。虽然我国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水平,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但我国仍属于转型过程中的不发达经济体,经济结构也不稳定,货币调控方式选择和转型须服从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转变,属于全新实践且更为复杂。由此可见,实现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成熟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协调问题突出

我国经济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与运行离不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这两种主要调控方式,但两者之间仍会出现诸多不太协调的地方,具体总结如下:一是宏观领域方面,两种政策由于调节范围、调节侧重点、时滞性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两者的协调配合仍表现得不够充分,最终导致实现有效调控所需花费的时间变长,实现市场规则规范上的及时性大大降低。二是投资领域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引起财政资金过多地流向一般竞争性行业与领域,这样就会造成货币政策调控上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形成一定程度的有效调控困扰,势必会对两者的协调配合产生较大程度的破坏。三是政策工具方面,国债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政策工具,也是连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重要纽带,但其在发行、管理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及难以回避的些许问题,这就导致中国人民银行在采用公开市场业务的货币政策进行经济调控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样会引起金融债务的处理不那么灵活与高效。四是分工方面,虽然两者在经济调控上的目的各有侧重,但基本上都没能起到调节经济结构方面的作用。

1.4 货币政策独立性待加强

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处于“三元悖论”成立的区域,汇率波动区间未达最优,有必要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实现货币政策独立的既定目标。加之,我国货币政策容易受到财政政策、经济发展多目标,及对特定行业、特定地区政策倾斜的影响,在具体的经济生活和政策制定中,缺乏严格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削弱,加大了货币政策制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甚至会妨碍特定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1.5 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不足

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长期亟需解决的问题,货币政策也在不断改进,力图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然而,当前金融资源“脱实向虚”问题严重,实体经济严重缺乏资金支持,银行的金融机构存在“惜贷”问题,金融资源难以有效配置,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货币政策亟待创新、加强对金融资源投放的引导及监督,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切实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增强实体经济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1.6 货币政策灵活性较差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虽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利率改革不断推进,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但经济发展问题依旧突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金融风险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仍要加强防范,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并且受美联储加息及贸易摩擦等事件的影响,国外经济政治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这些新情况的出现,都需要货币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灵活性,然而,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灵活性不足,难以满足经济转型的需要,货币脱实向虚问题突出,不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不能及时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有效应对。

1.7 货币政策多样目标的调和难度大

与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相对应,我国货币政策不是为了实现单一目标,而是以多目标为实现目的,在维护经济安全平稳、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汇率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力求实现多个目标之间的平衡。但由于多个目标自身间就存在着难以有机协调的矛盾,在实际经济运转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制约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是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完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仍比较明显等,这就会出现难以同时满足多个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维持着高速增长,但受到外部国际金融环境的恶化以及内部经济结构深层次调整的短暂波动影响,增速下滑的压力不断加大,货币政策义不容辞地要作出积极的应对与密切的配合,同时还要处理好价格的稳定,这就造成货币政策身陷两难的境地。

1.8 货币政策的前瞻性表现不突出

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滞后效应比较明显,从货币政策制定出来并发布实施开始计算,持续到货币政策预定目标能够产生一定影响,需要一个较长的传导时间,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货币政策的执行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与不良影响,其制定与有效执行离不开严谨的分析过程与实践经验,比如短期流动性调节方面的政策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市场风险;优化经济结构与维持市场长期的稳定方面政策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货币政策要想得到有效执行并产生积极影响,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然而,当前我国市场机制仍未完全建立,甚至对于市场经济较为完善发达的国家,仍不能够做到这一点,货币政策前瞻性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克服我国货币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

2.1 加快制度变革,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

央行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离不开央行职能的发挥,要为增强央行宏观调控提供有力平台,不断加强央行的调控能力。同时加强主体改革,引导银行、企业和个人行为,建立以市场优胜劣汰为基础的正常的企业和银行的退出机制,强化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净化金融环境。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建立较为完善、有层次、能够多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推动资本、外汇、期货等市场的发展,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

2.2 立足实际,加快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

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首先要认清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发展状况,来合理确定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切不可操之过急,应在探索中稳步推进,处理好从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调控为主转变的关系。其次,要从金融市场的微观主体、制度保障、产品体系三个方面推动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克服货币政策面临的政府过度关注增长目标和预算软约束、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功能深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制约因素,加快利率市场化水平,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最后,数量调控与价格调控在我国必将长期共存,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实践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相对成熟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

2.3 推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协调

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角度而言,可以采用尽可能使财政在长期过程中减少长期建设类型国债、逐渐减少扩张性政策在经济调节过程中的使用频率等方式进行,并配合逐渐增大的货币政策总量调控范围,以此来解决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为今后能够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加快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从强化协调方式的角度而言,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从政策工具上进行改变,通过对国债的运作方式以及制度进行“国债余额管理”化的方式进行短期国债的周转行为,以此为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总需求进行刺激;另一种是通过依靠货币政策主导调控,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则通过协调配合的方式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行,以此实现金融市场规则的完善。此外,还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两者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等方面的协调,不断推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各方面的协调水平,推动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2.4 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受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及目标多样化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足。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探索,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政治经济体制受制于当前国情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改革需要时间和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我国应持续加快政治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步伐,以适应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并不断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外,多目标以及财政政策等因素,都会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影响,我国还应加快市场经济建设,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弱化目标多样化的影响,逐渐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5 提高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一是货币政策要注重结构调整,杜绝“大水漫灌”,加强“精准滴灌”,以更大力度促进金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渐次落地。发挥好结构性货币工具作用,加强定向调控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提升工具使用的精准性;二是加强信贷政策的科学引导,强化金融机构对重点实体企业、领域与行业的信贷支持,实现“精准滴灌”,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扶贫、乡村振兴、绿色经济及推动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应加强关注;三是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将金融资源投放到实体经济中,引导资本流向更具效率的行业和部门,逐步提高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增强实体经济活力。

2.6 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发展格局及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的主旋律,但也应该合理适度,要主动调动并发挥货币政策灵活调节方面的优越性,在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方面下功夫,提前应对可能到来的外部性冲击、有效处理可能发生的内部性问题,努力创造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金融环境。具体来讲,一是需要市场实时变动情形,灵活采用总量调控工具,促进资金利率保持在“合理适度”水平,维护银行体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引导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二是创新并合理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改善與提升金融服务;三是持续加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注重政策之间的配合形成合力发挥积极作用,并建立与社会各界有效沟通渠道,有针对性地主动引导市场预期。

2.7 合理化解货币政策目标多样化的矛盾

我国特定的国情决定着货币政策目标的多样化,不能因为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就放弃货币政策目标的多样化。为解决目标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我国应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断探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体系,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建设,目标的选择上减少盲目性,注重各方面的协调统一,在难以调和的情况下,注重选择更为重要的指标,要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要抓关键、抓主流,使得货币政策多样化目标的矛盾得以缓解,逐步推进我国货币政策多样化目标向单一目标转变。

2.8 提高貨币政策的前瞻性

政府及央行应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完整的征信体制体系,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促进货币政策作用时间及效果的合理预测,能够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合理的参考。此外,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应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根据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环境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作出合理的预测,综合考虑各方面外在因素的影响,逐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易纲.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J].中国金融,2018(02):9-11.

徐忠.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货币调控方式转型[J].金融研究,2018(04):1-19.

范建军.当前货币政策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J].发展研究,2019(01):64-68.

姚均芳,王吉如.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谈货币政策等热点问题[J].金融世界,2020(06):92-93.

Some Thoughts on China's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Yunna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DING Huiling

Abstract: After several rounds of reform and continuous evolution, China's monetary policy syst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erfect, policy objectives have been relatively clear, policy tools have become rich and diverse,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not smooth, the regulation mode is not perfect, the independence and flexibility are not enough, the multi-objective coordination is not enough, and the foresight is not enough.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regulation mode; multi-objective coordination; independence and flexibility

猜你喜欢

传导机制货币政策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与居民杠杆率攀升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广西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
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分析
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