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教育视角下孔雀舞的发展与传承

2021-08-30冯琬婷

艺术评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图腾崇拜传承人非遗

冯琬婷

摘要:孔雀舞历史悠久,蕴含着对生命的歌颂、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傣族舞蹈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也是我国民间舞蹈中璀璨的瑰宝。孔雀舞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原生态的民间孔雀舞到毛相的《双人孔雀舞》,孔雀舞从傣族民间走向舞台;再到金明的《孔雀舞》和刀美兰的《金色的孔雀》,孔雀舞从舞台走向了世界;之后,杨丽萍通过《雀之灵》对孔雀舞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创新和艺术回归,大胆地借用现代舞的编创元素,从“形”走向了“意”,成为了一门成熟的舞蹈艺术。笔者通过对孔雀舞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反思,结合舞蹈教育的视角,对当代孔雀舞的传承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孔雀舞  图腾崇拜  “非遗”传承人  耦合效应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052-03

一、孔雀舞的起源

孔雀舞,在傣语中音译为“嘎洛勇”,其中“嘎”代表“跳舞”“舞蹈”的意思,“洛勇”即“孔雀”之意。孔雀舞者主要通过半蹲、叉腰以及“三道弯”等动作来模仿孔雀的习性体态,并注入对宗教和图腾的理解,形成一系列优美的舞蹈作品。从舞蹈生态学角度来考察,孔雀舞的诞生与其独具一格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一)自然环境

傣族人民聚居生活在河谷以及平坦的临水地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德宏和西双版纳。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风光旖旎、野生动物众多,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一批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民,流传着大量生动传神的仿生舞蹈,其中以孔雀舞最负盛名。

傣族人民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种植水稻和渔猎,故而形成了与傣族人民体质相符的舞蹈风格。由于长期进行耕作和水中活动,造就了傣族人民四肢修长、体脂含量较低的体质特征,非常适合动作幅度不大,但需要关节和肢体的持续用力与协调配合的舞蹈。此外,傣族人民普遍居住在阁楼上,日常生活中不能乱蹦乱跳,步法也相对轻盈、精细、柔美和平稳,这也造就了孔雀舞极其考验耐力和柔韧性的特点。

(二)文化环境

除了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也对舞蹈风格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傣族人民有崇尚动物图腾的传统,很久之前便把孔雀视为智慧美丽、吉祥幸福的象征,这种图腾崇拜源自于对原生态的敬畏与热爱。

此外,孔雀舞中还蘊含着浓郁的宗教特色。公元前3世纪,小乘佛教经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等国传入云南地区,一经传入就对傣族的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小乘佛教的教义宣扬因果报应,主张自我拯救,教育人们在世要积善行、修来世,最终方能达到自我解脱。孔雀舞的艺术形象也间接展现了傣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可以说善良、和平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头脑里。

因此,孔雀舞是在傣族人民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最能表现其民族性情、民族特质与信仰的舞蹈艺术,体现了傣族舞蹈的文化适应性。

二、孔雀舞的发展历程

传统的民间孔雀舞是由男子进行表演的,根据《傣家谚语》记载,孔雀舞的传承也奉行“传男不传女”。这一阶段的孔雀舞有着严格的表演程序,在伴奏乐器上,选择象脚鼓、错、擦等打击乐器,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在表演形式上更为原始,也更加依赖道具,并且由于道具十分沉重,导致舞蹈较为机械,观赏性大打折扣。此时的孔雀舞只是在傣族部落内部作为宗教仪式和祭祀表演,并没有登上舞台。

《双人孔雀舞》是毛相将传统的孔雀舞进行改编而得到的代表作,对孔雀舞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作用。从他开始,孔雀舞逐渐摆脱了对道具的依赖,更多地借助肢体动作来展现孔雀的姿态。这种改变使得民间艺术走向了舞台,使得孔雀舞逐渐被傣族人民之外的观众所接受和欣赏。

刀美兰师承毛相,在70年代被人们誉为“孔雀公主”。她细心观察孔雀,运用大量的现代编舞技术,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舞蹈当中,通过《金色的孔雀》这一作品,呈现了女性孔雀舞之美。在这个阶段,孔雀舞有了相对稳定的舞蹈特征,也渐渐形成了一套稳定的舞蹈教育模式。大体上讲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手型刻意模仿孔雀头的形状,通过膝部柔韧的起伏来表现情感变化;其次,手臂、手腕、手指的动作柔软而不松软,通过上述三个部位的旋转和律动来表现孔雀温顺、善良、稳重的性格特点;第三,通过小腿的踢踏动作和眼睛的变化表现孔雀的快速、敏捷和灵活;第四,以表演者的身体各部位组成优美典雅的三道弯造型来呈现孔雀体态和轮廓;最后,再配上与孔雀相似的服装,活脱脱就是一只美丽的孔雀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杨丽萍是一位个性独特的舞蹈家,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悟力和独到的艺术思维方式。1994年,她所表演的《雀之灵》震撼了整个舞蹈界,甚至是全中国,整个舞蹈从音乐服饰到舞者的动态,不仅仅展现了孔雀的灵动之美,更有一种静态美。《雀之灵》一方面描摹了孔雀的造型,再现了经典且动态的孔雀戏水;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神韵的表达,精准把握住孔雀喜静不喜动的特点,头是灵动的,身体却大多是静止的。杨丽萍的《雀之灵》不再是以娱神的姿态展现,而是将自我神话,整个舞蹈动静有致,孔雀仿佛不再是动物,而是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孔雀舞成为了美的符号。在这一阶段,我们的艺术瑰宝走向了世界。

三、当代孔雀舞的传承

进入到21世纪,人们的生产活动、价值观念以及艺术审美都在发生着变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带来了一些挑战。新时代的孔雀舞也迈进了重要的路口,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接过前人的“棒”做好传承工作,是当代孔雀舞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从舞蹈教育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措施入手。

(一)丰富传承机制,完善学科体系

最常见的孔雀舞传承机制有三种,分别是师徒传承、培训班传承以及学校传承。

其中,师徒传承对培养顶级舞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雀舞目前有两名国家级传承人,旺腊和约相,还有多名省级传承人,都与文化部门签署了《传承协议》,承担起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笔者认为,在签署协议的同时应该为各级传承人提供相应的补助和资金保障,以求增加学生人数;有关部门也可以多建设几个传承基地,各级传承人都有固定的教学场地,为学员提供良好的练舞环境。此外,还应当鼓励各级传承人开设培训班,积极担任中小学老师及大学客座教授。

培训班传承主要由地方上的民间艺人牵头,并通过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合作的形式开展传承活动。他们可以大范围传播孔雀舞,在提升孔雀舞知名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德宏和西双版纳地区,大多数4-16岁的孩子都有学习舞蹈等文艺特长的习惯,各培训班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周末和节假日开展教学活动,以吸引更多中小学生乃至中青年人前去学习;此外,有关部门也应该发挥能动性,积极联系一些优质的孔雀舞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办学,并且建立一套完备的资质考评机制,促使培训班业务走向规模化和规范化。

学校传承也是孔雀舞传承的重要形式,目前来看主要是依托该地区内的各所中小学、艺术学院以及大学的舞蹈系来开展。针对中小学,我们可以参考瑞丽市喊沙小学的成功经验,将一些村寨的普通学校转变为孔雀舞特色中小学,如在课间操中加入孔雀舞元素、课后开展孔雀舞学习兴趣小组以及庆祝孔雀舞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针对艺术学校,则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孔雀舞本质上来说是一门手艺,请各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给学员一对一教学往往比大课堂的方式更加科学和有效;针对大学的舞蹈系,在精通舞蹈技艺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理论研究,比如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支持、鼓励教学人员多参与教材编写,以求构建完备的学科体系。

(二)借助“非遗”力量,重视文化底蕴

2006年,傣族孔雀舞成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人们对她加以深入了解。借助“非遗”这个招牌来打响知名度,对孔雀舞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当地文化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通过深入社区的方式来促进非遗传承人钻研和传承孔雀舞,并联合基层组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有意识地保护、认可和宣传。

从舞蹈教育的视角来看,除了借助“非遗”力量之外,我们还应该重视孔雀舞自身的文化底蕴。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当地气候环境、民情风俗、语言习惯、神话传说以及宗教信仰等影响,必然带有这一地区文化的个性特点。因此,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简单地模仿既有的舞蹈动作,这样会陷入粗略浅薄的层次。要想真正领会和理解某种民间舞蹈,就必须从整体上对该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意义进行把握。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让舞者了解本地的地域文化,使其认识到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提升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自觉承担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

(三)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三个建议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傣族地区风景秀美、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业,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促使傣族人民对孔雀舞进行深入地挖掘和开发。当地人民将孔雀舞打造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往往会在旅游景点或民族节日中通过表演孔雀舞来展示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气氛,加强与游客的交流与互动。这样一来,跳孔雀舞不再只是一种休闲时的娱乐,而是成为了旅游产业链条上新的一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顺着这个逻辑,接下来我们再尝试以孔雀舞为主链条,发展一系列周边产业,如舞蹈服饰、舞蹈彩妆等。这样不断延长产业链,可以提高舞蹈者和周边从业者的收入,以调动民间孔雀舞艺人的积极性,最终使得孔雀舞这门艺术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四)举办跨国大赛,发挥“耦合效应”

“耦合效应”是指在两个既相似相通又存在较大差异的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效果,一方的积极发展会为另一方带来发展契机,从而带动彼此的发展,反之亦然。傣族人民世代生活在中缅边境,故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孔雀舞本身就具有跨境耦合的特征。虽然都练习孔雀舞,但是中缅双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其中,缅甸舞蹈者的表演形式以架子孔雀舞居多,侧重于模仿和展示原生态的孔雀在大自然中的生活习性,其舞蹈保持了较为强烈的民间特色;我国艺人表演的孔雀舞形式较为多样,如单人舞、双人舞以及群舞,兼有徒手、架子的形式,展现了更多的现代编舞艺术。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取长补短,通过举行一系列学习和交流活动,让中缅傣族人民感受到彼此的友好,让更多人认识到傣族舞蹈的魅力,激励着人们学习和传承孔雀舞。

一方面,我们可以在中国境内为缅甸边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在家乡没有表演机会的缅甸边民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来我国的歌舞团和舞蹈队工作,凭借表演他们擅长的架子孔雀舞来谋生。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举办各种官方或者非官方的“中缅孔雀舞大赛”。通过赛事为两国孔雀舞艺人提供了同台表演的机会,赛后双方也能坐下来分享自己的舞蹈心得,讲述自己的舞蹈是如何编排构思的,并从对方身上汲取优点。当然,既然是比赛就要尽量做到公平,设置专业组、民间组、少儿组等不同级别,分别进行;此外,奖项设置上,中、缅两国的选手得到的也要尽量平均。

四、结语

傣族的孔雀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世界舞蹈艺术领域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探究和传承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任何一门舞蹈艺术想要大范围、高质量地传承,都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民间艺术的发展之路往往会很艰辛;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民间的力量,没有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舞蹈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失去创新的可能。因此,运用舞蹈教育的视角來考察孔雀舞艺术,需要我们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理论联系实际,学院和民间并重,始终保持其先进性,不被时代的车轮抛下。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推广孔雀舞对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繁荣我国的舞蹈艺术,丰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晓鹏.浅析孔雀舞的“形”与“意”[J].歌海,2020(02):77-79.

[2]丁有鹏,林敬博.医学人类学视域下云南傣族孔雀舞的历史嬗变[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9(06):83-85.

[3]刘慧娇.浅析小乘佛教对傣族舞蹈的深远影响[J].戏剧之家,2018(22):118-119.

[4]王晋媛.浅谈我国傣族“孔雀舞”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8(15):131.

[5]王克.孔雀舞的前世今生——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创作何去何处[J].舞蹈,2016(12):32-34.

[6]郑好.浅析傣族孔雀舞的传承与变迁[J].美与时代(下旬),2015(10):108-110.

[7]汪洋.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年.

[8]柏慧.“非遗”视域下瑞丽傣族孔雀舞的传承现状[J].戏剧之家,2020(24):156-157.

[9]汪洋.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跨境耦合效应——以中缅边境地区孔雀舞发展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20(04):138-142.

猜你喜欢

图腾崇拜传承人非遗
论女娲形象的流变及其内涵意蕴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浅论“非遗”技艺传承中的现场培训
藤县牛歌戏的传承及生存状况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