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元素化合物复习课教学策略
2021-08-30陈芳芳
陈芳芳
摘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复习课,可以以大情境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借助于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探究陌生情境下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 元素化合物 复习课
根据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要求,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完美人格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宗旨,要使学生能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实现自我发展;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以及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等;并且要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为: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复习课,可以以大情境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借助于学习过的知识探究陌生情境下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常见的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为: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对所涉及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关化学方程式进行复习和整理,然后通过相关的习题进行巩固,以强化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此时学生仅仅掌握、记忆课堂涉及的物质的性质,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于探索未知物质的性质。这种复习课教学模式仅仅起到的是温故的作用,但是复习课还需要达到另一种作用即知新。随着新高考、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教学时,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行转化,优化课堂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选择真实大情境,设置核心大任务
化学学科的主要特征是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这也是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要求。来自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的大情境既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也为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提供真实的体验机会。教师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的新课教学中已经带领学生归纳得到了相应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对于学生来说陌生的真实问题情境以贯穿整个课堂。通过情境模式,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体验性学习、迁移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全身心参与的学习过程。以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铁的多样性》复习课为例,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常见含铁物质的性质,以及掌握了铁的价类二维图,进行复习课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个大情境“探究墨粉中含铁氧化物的成分”。墨粉是学生既陌生又熟悉的一种物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认知冲突。
二、以任务为驱动,复习旧知探究未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的任务,以任务为主线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训练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创新能力;对于同一任务通过寻找多种解决方法既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又能使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知识进行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系统;通过社会性问题的探讨培养了学生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以《铁的多样性》复习课为例,在“探究墨粉中含铁氧化物的成分”大情境下,设置的驱动性任务有四个,分别是:1.宏观探究墨粉中含铁氧化物的成分;2.微观探析墨粉中含铁氧化物的成分;3.利用铁元素的价类二位图寻找多种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4.废弃墨粉的資源化再利用。
任务一:宏观探究墨粉中含铁氧化物的成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墨粉的性状,复习含铁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初步确定含铁氧化物的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任务二:微观探析墨粉中含铁氧化物的成分,学生设计实验完成任务。实验方案首先酸溶,然后通过设计实验判断溶液中铁离子的种类,复习了Fe2+、Fe3+的鉴别方法,培养了学生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通过任务一、二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用已有知识解决陌生情境的问题,将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任务三:通过寻找多种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任务四:废弃墨粉的资源化再利用,通过社会性问题的探讨培养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三、设置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探究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探查事物本质的能力,它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科学探究学习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能力。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探究未知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铁的多样性》复习课中,任务三:利用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寻找多种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该任务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首先,教师展示学生已经掌握铁的价类二维图,复习常见铁的价态以及对应的物质,提出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能够想到可以利用铁与氧气的燃烧反应;铁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制备四氧化三铁。教师进一步提出还可以有哪些制备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有一定想法,教师可以提示基于四氧化三铁中铁的价态,分析有哪些可能的制备方法。学生通过不断讨论优化得出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有氧化铁的氢气还原法、氢氧化铁的氢气还原法、氢氧化亚铁的缓慢氧化法、氧化亚铁的缓慢氧化法、铁盐和亚铁盐加碱共沉淀法等。教师最后呈现常见的工业制备方法氧化铁的氢气还原法、氢氧化亚铁的缓慢氧化法、铁盐和亚铁盐加碱共沉淀法。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证据推理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分析工业为何不采用其他几种制备方法。
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此类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四、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培养社会责任感
绿色化学思想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绿色化学思想既能提高学生的环保理念,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绿色化学思想主要特点是生产生活中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生产中提高原子利用率,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再利用等。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尤其要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课中,教师可以针对所涉及的物质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例如《铁的多样性》复习课中,所涉及的物质墨粉如果直接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设计任务四:废弃墨粉的资源化再利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将墨粉中含铁物质实现资源化再利用。这个任务的设置,既复习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以及社会责任感。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元素化合物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化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课堂教学,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将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美婷,刘秋芳.转变复习模式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1):7276.
[3]童文昭,皱国华,杨季东.基于标准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