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

2021-08-30唐礼群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大健康习惯

唐礼群

摘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为祖国做贡献。学校体育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身心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落实合理的体育作业,巩固和掌握已学的体育知识、新技术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对日常体育锻炼的延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习惯  大健康  体育作业

大健康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局理念,它追求的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精神等完全健康。

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大健康背景下,仅凭学校体育课上的体育知识讲解、体育技能的传授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体育作业由此应运而生。体育教师依据学情、生情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居家完成,也让学生、家长对体育作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体育作业一般根据学段所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合理酌情安排,不仅是对体育教学的补充与提高,更是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地坚持体育运动,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教师一般不会强制学生完成体育作业,也不会给学生及家长造成一定的负担。体育作业是一种提醒督促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大健康背景下落实体育作业意义重大。

一、思想重视,培养终身意识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疫情背后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比如:身体健康,抵抗力好,可能在强大的病毒面前身体也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不易被感染,即使不幸被感染了,身体的免疫力强,也能通过治疗很快打败病毒,恢复痊愈。再比如:为了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教育部要求全国范围内延期开学,学生居家开展在线教学。长时间居家学生除在线学习文化知识外,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审美意识、关注心理健康一样至关重要。

体育与健康课除了在教学中讲解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教会学生体育运动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意识和习惯。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环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兴趣,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克服困难,增强自信,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意志品质,为自身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行动达到,巩固体育技能

为让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我校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不占用体育课时间,除常规体育教学外,学校还开设“足排球”体育特色校本课程。每天30—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有跑操、特色操、分班自由活动等,内容丰富多彩,从而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除上述正常的课程安排和活动时间外,体育教师通过布置合理的体育作业来延续学生运动的习惯。体育作业通常分两类,一类是平时体育课中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延续和弥补,以达到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这种巩固和提升的作业一般完成时间较短,大约在半小时内,内容多是围绕体育课中的技能学习,通过回家的个人复习,巩固提升体育课中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从而为下一节课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做充分的准备。

另一类是特定时间段的体育作业,如:寒暑假期间和类似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居家体育锻炼。这既是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延續,更是寒暑假期间丰富学生居家活动的有效形式。学生寒暑假期间,父母忙于工作,不能有效监管到孩子;疫情期间,无法外出,居家生活离不开锻炼。如果没有合理的运动方式调剂,学生自律性不够强,会染上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等坏习惯,甚至沉迷网络,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作业作为一种有效手段,既能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积极锻炼,增强抵抗力,又能帮助学生分散注意力,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和伤害,培养积极的心态,促进健康。作业一般形式多样,可设置体育作业打卡表,涵盖建议学生锻炼的形式、时间以及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督促的形式,也可学习一个动作,完成某项练习等。学生可根据各自兴趣、需求选择,目的是在运动中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同时提倡家长与孩子一同锻炼,例如一分钟跳绳,学生练习,家长看时间、计数;亲子共同爬山、游泳、跑步等。一方面家长在过程中指导孩子锻炼;另一方面增强孩子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亲子关系,有利于家长评价学生。

三、结果见效,促进身体健康

体育作业是温习和巩固体育课中所学内容,也是运动习惯的延续,同时是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的必需,更是面对疫情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抵御病毒侵害的重要举措。在如今竞争压力较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大健康背景下,身体健康越来越被全民重视。体育课外作业是学生、家长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通过近两年来布置体育作业的实践,我校学生的运动兴趣浓厚,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明显改善,学生体质明显增强。

同时,我们明显感觉学生的运动兴趣浓厚了,自觉锻炼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身心更健康了……体育教师通过课堂检查、学生展示、家长反馈、激励评级等方式,了解学生完成“体育作业”的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检查督促,这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工作。在每年度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中,大部分孩子的测试成绩稳中有进,优秀率、良好率等各项指标明显提高。尤其是一些体质较弱的孩子,经过体育作业的完成,不仅对体育课兴趣提高了,更是增强了体质,生病的频率都大大降低。体育作业对实现新时期体育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对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的意识、自律意识、创新意识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充满生机活力,才能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通过体育作业这样的有效手段督促学生将运动当成一种习惯,提高锻炼意识,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畋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大健康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养成书写好习惯
好习惯
大健康背景下贵州苗医药传承和创新途径的探索
全民共建共享“大健康”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首届贵州绿博会关注“大健康”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