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

2021-08-30王天军

学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有效运用初中数学

王天军

摘 要:近年来我国全力推进新课改,教师的教学水平遭遇极大挑战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标准。初中是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的时间段,而初中数学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初中数学课程的抽象性增加了课程学习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注重学生课堂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断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更新传统教学方式,使其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68

学好初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逻辑、主动探索和创新等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建设高效课堂成了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发现教学的不足之处,针对许多学生不善于主动思考、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等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养成学习的自信心。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并加以探索和思考,得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学法”,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考和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为未来的深度学习打下基础[1]。

一、问题导学法概述

(一)问题导学法的含义

问题导学是指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针对所讲的有关知识,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积极性。对课堂相关知识的思考,还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也会想要去学习知识、解答疑惑,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为课堂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2]。

在问题导学法的运用上,教师要注意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相关知识进行问题设置。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提出相对适合学生学习的问题,问题设置要有新意,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设置不同风格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学习环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要注重基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要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部分,为学生提供数学知识运用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3]。

(二)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性

问题导学教学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教育的新要求下,学生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索知识的习惯。问题导学法的运用会改变原有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知识点抽象、课堂枯燥无味的缺点,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通过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会加深对学习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个理解和思考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对知识独特的理解,非常有利于掌握和运用知识。对这些问题的深度思考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問题导学法的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较为相似,也是对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考虑,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要位置,改变了传统课堂老师安排任务学习的状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非常良好的学习习惯[4]。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大多知识都比较抽象,所以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在增加。而且,初中阶段非常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学生经常会因为学习中的困难,再加上数学本身就带有的抽象性和枯燥性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这种现状,不断优化教学方式,融入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主动认识数学知识并与之产生联系。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会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和抵触,同时也降低了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主导课堂,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安排学习任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一味的知识灌输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效率下降。这种方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问题导学的方法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思考的良好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主动参与讨论,进行思考,主动说出自己对知识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安排和设置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有针对性,能够引发学生共同思考。学生通过问题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探索和思考,这样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思维的碰撞,学生之间互相吸取优点,共同提高进步。初中教材中有一些“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的题目,这些题目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和主动巩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从这些题目入手,对其进行有效的讲解,通过分析总结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问题导学法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明确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有效运用初中数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